|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第二版)
# }0 x5 o/ L+ W* L: t( m7 E6 o9 E4 C5 F6 F5 Z
1.总则
- c5 h. m: |7 _- o- Q 本大纲依据CCAA《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以下简称注册准则)制定,旨在通过统一的笔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参加考试人员满足注册准则中“2.4知识要求”的程度,及其基本的个人素质情况,为CCAA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的能力提供依据。本大纲适用于拟向CCAA申请注册为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的人员。
. a; o4 {9 V0 ^ ^2 i, h4 j0 Q K1 U" }" E, {$ h
2.考试要求2 ~$ m- g7 k8 G! ^' L
2.1考试对象( z/ a ]9 a" s' H4 f( S
已完成符合注册准则2.2.4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的人员。参加考试时,考试人员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和审核员培训证书原件。. i' Y S# B( ]2 b; |3 j* j; e
2.2考试方式
- `! f& U, R% B2 P考试为书面闭卷考试,考试试题由CCAA统一编制。
) M0 ]2 i; ^8 O: c* G考试分为基础知识和审核知识两部分,分别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进行,每部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j1 s+ N+ g' S
参加基础知识考试时,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参加审核知识考试时,考生可参看CCAA提供的、考场专用的GB/T 19001-2008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文本。
/ H1 @) V+ Z7 Q7 ~6 R申请人可以一次参加两个部分的考试,也可以一次参加一个部分的考试,两个部分都合格方为通过考试。
. L( d5 p" h9 X: ~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见附件一)。违反考场规则者,将取消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1 H+ J" ?. }4 {+ y4 n6 i9 _. C
2.3考试频次及地点
% n1 x4 L8 e5 U9 m9 `, F9 ~- T考试原则上每季度末月下旬组织一次,每次在北京和选定的国内大中城市设立考点。CCAA将提前发文通知报名,申请人可在每次设立的考点范围内选择地点报名并参加考试,具体的考试日期、地点及安排在考试前1个月公布。
: ?' O. I$ @; S7 H) F2.4考试费用
5 K" M0 M, N* C m; VCCAA根据《认证人员注册收费规则》收取考试费用。
5 e3 b. O: K, W. @, E' D报名截止后,无论是否参加考试,考试费用将不予退还。) a8 E9 X2 F& Y( y
2.5考试的题型及分值' U1 E" \9 z( G# R1 L
2.5.1基础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及分值9 s. t) l( k9 b/ t% }7 }
分值分布 1. GB/T19001-2008标准理解 约占65%( `6 ]2 M3 V8 p$ r4 z: X
2.GB/T19000-2008标准理解、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 约占20 %; p0 D% @% ?: F7 P
3.法律法规知识 约占10%6 [, c" s/ n9 l8 P: V' r6 g, D
4.个人素质 约占5 %, V0 f( S/ e, c: A( h2 {
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 小计分值(分)/ P/ c/ {4 f; V" G
单项选择题 40 1 40 9 d/ V. s+ t/ E3 H& j
判断题 30 1 30 & x; h+ ?8 S# U; n0 Z
多项选择题 15 2 30
# D$ ?: f+ \# ^2.5.2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及分值 5 R# |5 K/ H6 G' W8 K$ d; [
分值分布 1.审核及认证知识 约占75%
& I# e( k2 _" j1 m" S, A2.标准、质量管理工具和法律法规知识的综合应用 约占15%" P) _. [$ ^8 s" }6 q
3.对审核员管理的通用要求及组织状况、管理运作 约占10%' @* Q+ {* a/ P, \% _0 }
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 小计分值(分)% f2 Y' [/ Q8 o9 V3 Z- d
单项选择题 20 1 20
& [$ B9 s3 d& x0 p& c H" v! N0 y; w判断题 15 1 15, d9 K& [/ S0 q6 R8 a2 t
简答题 3 5 15 G! F* |: w2 B* X2 K. d1 c% C
阐述题 2 10 208 O) }% f' A( d# }9 w" T
案例分析题 5 6 30
l$ w- h5 W* p" x2.6考试合格判定9 ?+ ]4 L& p7 g! M6 R* X& s9 J* v
基础知识部分和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满分均为100分,每部分70分(含)以上合格,两部分均合格方能通过考试。3 K3 U% e( R* i# T( r. k# s% Z5 l" u8 k% x
2.7 考试结果发布
' Y" I% F1 A% P* bCCAA将在考试结束后45天内,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6 w+ v7 Y3 J6 r J$ i
& l/ H1 Z Z. r$ J3 [3.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
9 g _! H9 L# @/ u6 V: F* M3.1 范围
* [5 ~$ s7 I4 t- U: `, Pa. 注册准则2.3.1 个人素质
* ^" v3 B, L) E I/ |3 H" E( r) zb. 注册准则2.4.1.2 质量管理体系1 b- _7 A% M8 Y" \$ V1 C( V9 R' r4 ~/ \
c. 注册准则2.4.1.3 法律法规
0 W& G9 v) F/ A5 Q/ {& v3.2 内容
) k- _ W. J/ q1 y2 y3.2.1 GB/T 19001-2008标准(以下序号以GB/T 19001-2008标准的条款号为序)
2 d" W& K5 q& n% Y: W* [理解本条款中列出的内容
# d% r# G* F* ]; X: `$ C' I5 p+ Y+ y0 引言
: p5 p( ~% i5 R* h7 j# s5 {- } a.影响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的6个因素:
( {$ R m2 o" f* y b.标准的目的、用途、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6 K* h* V# g! o
c.过程方法、PDCA的含义
: G V$ X3 r% V5 O W; gd. GB/T 19001与GB/T 19004标准的关系; |; `, I6 ?, k& T( f+ \
e. GB/T 19001标准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 M# p2 Q- E7 G( f5 z1 范围) N6 h, y( r- T8 ~
a. GB/T 19001-2008标准的适用范围% m" k+ r& I5 I4 J
b. 遵守法律与符合标准的关系,满足产品要求应包含的几项内容
9 U' `, c$ Q1 f' G& Wc. 标准中,术语“产品”适用的范围
; v0 r2 u5 Q/ v* [4 h2 应用 标准要求的通用性、“删减”的要求和条件
. O$ ]8 @/ D9 s; s* H+ V3 引用标准 引用的标准是GB/T 19000-2008标准; K% P% d/ l$ o& l4 B
4 质量管理体系
& u; w9 V! e6 I7 b1 W: v! J5 E4.1 总要求 e5 x0 P7 v/ B6 p5 N' S( X2 [: j
a. 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有效性的总体思路
5 M4 B+ H/ H2 W5 T b. 外包过程的含义、识别和控制要求及影响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3个因素* n$ M, M$ b" v2 _- W
c. 外包过程和7.4的关系
% D: x9 w# u: [$ ^4 @6 c4.2 文件要求
! o5 p$ e& ?) Z ]' y K6 E 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类型) @& S& _: F4 c- z* P
b. 质量手册必须包括的内容
& j+ k' D$ R9 @1 A5 U& G2 uc. 文件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文件控制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
0 T. |3 R; i: H0 q$ kd. 记录与文件的关系及控制要求,记录的作用6 _% v5 F5 s6 G! L: W* Y
5 管理职责* k8 h2 @. Z7 p" @4 R' g& S
5.1管理承诺的内容和证据
) l p: C, c. E) s8 Q' r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体现,与7.2.1条款、8.2.1条款的关系! ~1 Y* |; Z+ A( d& D( o
5.3质量方针的制定要求和管理要求
$ O. m5 V/ C+ _! Q+ T& O/ V# j( Ka. 质量方针应包括的两个承诺、一个框架+ p3 [4 s: G* m- I
b. 质量方针的管理要求及与质量目标的关系4 @; _- z* C; G1 S1 ^" Y3 x
5.4策划的控制要点
* ^9 i i' k/ N0 Q& L% O- r- f1 ~! Ua.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标准4.1条款和质量目标的关系
3 ^) {5 P1 i2 X9 j7 ]6 sb. 质量目标应包括的内容,质量目标的管理要求
/ A2 ~/ R3 h& ^' Ac.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与要求
4 t2 w0 H* A% o8 O* E' J- h5.5职责权限和沟通
; o; ~4 T7 s3 p1 ga. 内部沟通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措施7 |- g( V: E: y+ @, T$ ]
5.6管理评审
9 M0 X; S/ ~$ y2 p# wa. 管理评审的目的与要求/ }; \! ~! i. ?3 b: _& L
b. 管理评审输入、输出内容
) l7 I/ i; q/ G1 Y6 资源管理
: r0 m8 U6 @6 P( @+ @; G6.1 需要确定和提供资源的两个方面 G# X, L1 ]8 o" |& g
6.2 人力资源; a7 T3 v/ E' X1 m! ^4 N; ^
a. 考虑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对人员具备能力能够胜任的要求,
0 E# k6 X, x9 ~+ X8 u7 m* }) Pb.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的范围
# n6 h; ]+ A5 n$ W) a, B9 k' Kc. 满足人员能力要求的措施及其评价,记录的要求
2 s [ g% S% ?7 }0 B; Y+ Q 6.3 对基础设施控制的范围和要求
* |8 o" K; y7 r! D# R 6.4 工作环境所涉及的对象、范围、要求和内容3 e, u+ m; G9 {
7 产品实现/ i; L* G" j' b. \' y: V
7.1产品实现策划* A" `% b ^7 A% C6 B. s
a. 产品实现策划的对象、范围及4项内容; F8 d# @$ c( U) N+ a: g
b. 对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理解
m8 m8 C! V9 _8 Q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l3 p n/ B& O, W0 C; D" la. 产品要求包括的4个方面,交付后活动的内容/ j4 B+ T7 S0 J2 w& a8 k
b. 产品要求评审的目的、对象、时机、方法和内容0 d& g0 R. ?0 R
c. 组织与顾客沟通的安排与控制+ k/ X3 M- D. v2 r5 I3 J; O; a
7.3设计和开发
9 a2 c$ U! j) B: F8 ia. 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应确定的内容4 n; I* y9 {2 u% U8 e; H/ h) p
b. 产品设计输入与设计输出包括的内容,设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 A O5 B; |6 g" Z' F8 C) Qc. 产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内涵、区别和方法( 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
+ o+ e- @3 l: I# U" od. 产品设计更改的控制要点
" r" G# r, T' ~( }7.4采购& A1 T, I" j1 h6 t: F; ~. Q
a. 对供方评价和选择的要求,评价的方法
$ G7 y1 P2 i9 Hb. 评价、选择和再评价供方的准则& _( t+ O8 B) V/ U J/ A
c. 采购过程的控制要求" u3 `3 }6 X- O& ^( H- W* V
d. 对采购信息的基本要求,采购信息的内容应充分和适宜0 v( N1 ?) p. j: x4 f- D0 L
e. 适当时采购信息应包括的三个方面要求的具体含义
/ r9 X+ d( H0 ^6 Of. 采购产品的验证
: U; g5 r0 b1 R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w, W8 v9 J- u. U: ?. x5 u2 Z& H
a.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策划及其控制的要求. }; [! G. Z- F# w+ a/ b+ {
b. 交付后活动的类型: i1 G1 {: Q, J* _, C3 R( \
c. 过程确认的目的、对象和要求
; k2 M2 H$ G. T7 F7 Kd. 标识的三种形式和作用及其区别
8 h: ]0 S" O: B k$ B- W/ Fe. 顾客财产的类型(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及控制要求 ) Q1 e. ^. X& @( m" X
f. 产品防护涉及的对象、内容、要求与方式$ S. n+ L+ N7 j. z: X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 z2 ^5 U& q0 M" ca. 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区别,监视和测量的范围,校准和检定(验证)的关系 o1 p# D" w, c# @
b. 对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
4 B! f/ e% z1 k* X, k3 K5 E4 Bc. 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采取的措施。: O' S# t, R+ k/ G
d. 校准和验证(检定)结果的记录要求 。% k7 b1 T% q4 i( @' T0 \9 C1 A1 h
e. 对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的确认要求+ g. j* [3 v: I6 J2 G/ V, a& H
8 测量、分析和改进8 @$ M; e+ {0 W8 {' s! I+ W! u a
8.1总则
1 r6 R, d9 |" K1 S* D a. 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策划的要求、范围和目的
7 _6 f* j. j5 T4 \ Z. K b. 对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的确定要求。, C9 d' z0 e. D6 j9 r4 [
8.2.1 顾客满意
* D8 B4 j1 D( Q+ T! z t6 i a. “顾客满意”的概念/ ]! E' k3 ]& a% _* S. X
b. 对“顾客满意”的信息获取、利用的要求
% H( l2 t; F5 T- u+ f c. 获取“顾客满意”的信息的方法: y5 T [1 D' V/ g! ]1 N6 K( Y
8.2.2 内部审核
, [" @4 X0 d1 L/ Y3 }% K7 l a. 内部审核的时机、目的、作用及实施要求0 b! U* f2 a2 W5 g: S
b. 审核方案的策划要求
+ o( @1 U* ?6 C O. L" R7 t c.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及程序文件的内容) m; c u% D% J8 g
d. 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审核员的选择
+ s% S9 t2 d+ u# L e. 纠正和纠正措施要求及跟踪活动要求
/ x- L, }0 l* `8 ^5 `2 a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F7 U" w0 k1 k6 |. g% R3 g
a.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要求
8 J* h6 a9 r* h" R# f/ P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9 [: v0 e8 Q( q, i
a.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对象、时机和记录的要求
; H: j+ S7 k9 r% H( U b. 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要求/ ~* X7 F% }4 x& {$ `
8.3 不合格品控制# F- @; b1 R; @3 Z* m5 X" z3 [# ]% C
a. 对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置的目的和要求
4 U H# b& V2 r" Vb.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
7 U+ U" x& i# R9 c: x5 P& mc. 纠正后再验证的要求
4 _6 W- r' p6 e: ? 8.4 数据分析 ' l2 Y2 g6 I7 q* E6 n+ h5 D
a. 数据分析的目的、输入和输出的要求
1 e& k s" } ~ 8.5 改进+ Y/ Y" J3 U' R: O4 S" N
a. 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活动
3 [, D7 {7 a" R) V% M6 u4 Zb. 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目的和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