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425|回复: 1

实验室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08: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实验室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汇总             2015-01-08                                [url=]仪器信息网[/url]            
- ~: H  v& o, |; O  一、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2 q+ q" ?4 O& D- K- I  X
- g  K2 y5 z' o, |% n% X
  1、防毒, t' W9 C$ X- E6 i( z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5 F6 Q4 s9 q; r" }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 p5 \1 r  v! W$ r+ U8 K/ H; k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n* _9 _( d! G3 C( b4 R" B( U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 f( j$ M. Z0 [9 y. e+ s* ^; D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 Y' g7 x' g9 C2 i: A; w; l4 [  6)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n. `7 j$ r5 i6 [! C' |  S
  7)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O# G2 w3 P, ?) M- q
  2、防爆
3 _5 x. c( f7 i; r  a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 E% j! y  O6 Q- Y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 E. B9 @, X/ {' c# p) L5 S' ]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 a; j5 r, N. U6 a! d  y  K  3)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4 v2 b" L+ Q% o. C1 Z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 m2 o! x  \% }( i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Z- E4 b* X* X4 F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b; N+ u" @6 T( T" j7 P3 G
  3、防火  ]3 l/ s# H  @5 p: ~
  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 ]% e/ {# E0 ~5 s7 E  H6 j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3 A7 m# S6 @7 j% S  U5 I        3)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8 Y$ d7 e: e" R; f) F- S
  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6 T* P3 ^& z: h2 R8 L3 V* L/ w$ {  (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5 P) K" Z' X9 w+ H0 Y  x" D+ B. ^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 x; X; E0 d6 C2 K; ]; r! a/ \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i. J* Z: L/ J, f$ L9 B/ V7 H, H/ f  (4)防灼伤7 \0 S5 W$ c3 V  I8 q- v( K5 r0 n; Y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 h5 L9 @( K, f% h
, J8 S" w- H3 X
  二、高压钢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 `6 A# W: h2 b7 T- e# v* b
% |. g( N: a4 R; Z( k0 s  1、气体钢瓶的使用
9 {5 O$ L! i0 }5 x  1)在钢瓶上装上配套的减压阀。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 g3 \9 D# A  Y. N- J4 @6 G
  2)打开钢瓶总阀门,此时高压表显示出瓶内贮气总压力。% P9 o! R7 y: d" i+ ^- T
  3)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 4)停止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待减压阀中余气逸尽后,再关闭减压阀。
6 [7 q4 ?" E5 o  2、注意事项  a$ j9 p2 |7 Z2 j' J. j; c
  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可燃性气瓶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3 G( c( |* J  i# B$ N, R
  2)搬运钢瓶要小心轻放,钢瓶帽要旋上。: C' Y* N& W- p3 r
  3)使用时应装减压阀和压力表。可燃性气瓶(如H2、C2H2)气门螺丝为反丝;不燃性或助燃性气瓶(如N2、O2)为正丝。各种压力表一般不可混用。
* b8 G! r  [. B  q  4)不要让油或易燃有机物沾染气瓶上(特别是气瓶出口和压力表上)。: q& ~: l2 ^: _
  5)开启总阀门时,不要将头或身体正对总阀门,防止万一阀门或压力表冲出伤人。+ p2 c4 b" e6 T. E: |
  6)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3 f7 _9 y4 s) w8 Y% Q8 i, N& s  7)使用中的气瓶每三年应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使用。) Y! R% @9 [6 f8 [, ^2 m
  8)氢气瓶应放在远离实验室的专用小屋内,用紫铜管引入实验室,并安装防止回火的装置。
8 A4 p: l  K+ Z- G+ \+ H
$ F7 p4 m4 \# p9 v$ w- e  三、安全用电常识
' u! V4 c1 M) X1 Z4 O
* n% S. ^/ y3 e8 w: C( T3 C# L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 \& A  g2 k7 D8 T; d* m+ p/ ^( Q/ z3 b
  1、防止触电
) n! @1 T% z) ^  1)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3 J1 Z+ l8 R0 S* x' v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1 n3 o' K6 H9 P$ {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 L8 I1 V6 i2 o5 {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7 y3 D( F6 ]" z& V) V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G1 z& c& |; |, C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7 T8 f3 F: |+ y2 F6 n- a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4 p4 f( K4 Y( W, |& v" w% U  2、防止引起火灾5 `% r6 y  C' F0 `% M% z, X: v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 i8 n% F& }# W4 n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 C- a; Y  R# @7 B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7 S8 J; W/ d9 A% G; t0 d3 X( |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7 I' c( ^+ P6 I3 C& g& H  3、防止短路1 R6 h; M+ Q( T! L# g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 m) y; U) B) X+ {" j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0 F8 x8 _% [$ y; b& s1 d7 Y7 E' u% f6 s) P
  四、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0 ?/ h4 t2 a  j* ~( s3 `1 _+ T
3 O( H: u6 ?* L! a1 m$ @! Q. z
  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e. E8 ?' E% N9 l
  2、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 E, i; o' t  Z5 Y  3、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W7 k5 }' ~! e: p  z) x* ^
  4、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上报、检查。  _) Q* Q: M# ~3 |1 H/ z
来源:互联网

$ B) y# r% f. \
6 N+ p+ N; `( \. D9 }: n" C3 e

- ]0 u% r$ X4 y) W1 h
发表于 2015-1-9 15: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9-20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