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的管理体系整合 2014-12-26 [url=]中国认证认可[/url]
2 a A. i4 [ O# b4 ~) T6 C, X , q) o% H* I h) r/ w7 g' I
 质量管理历经百年发展,各种改进方法风生水起,各类管理体系纷至沓来。质量管理进入了大质量的时代。立足组织实际,整合管理方法和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将成为大质量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q8 V a$ V' U% K/ ]: }7 @
. ~/ q. C( c) V7 N) E5 W
整合意味着“协调一致,融合互补”,意味着“1+1>2”,指在计划、过程、信息、资源、行动、结果和分析等诸方面协调一致,支持组织的关键目标。只有当管理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都以充分互联的机制运作时,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整合。整合是对管理过程与结果成熟和卓越程度的度量,如果说ISO9001等合格评定体系侧重于解决组织内部职责及接口的清楚“分工”问题,那么卓越绩效模式所致力的就是组织内部乃至内外部“协调一致、融合互补”程度的“不分家”。“不分家”的程度越高,则管理的成熟度越高,也就越卓越。
4 ]8 }: h$ O1 W6 d) Z" E& C( ^* ]& X5 g9 T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整合管理方法
' c" V7 n1 I% \6 b9 _% x1 b+ l6 |* x4 `# I4 ?* u2 S; o) A& T
如何使企业原有方法与新引入的管理方法整合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企业应当基于卓越绩效模式这样一个集成化的管理框架,经过系统的诊断后,识别改进和创新的优先次序,有序地推进新的管理方法,优化“木桶”的结构,补上短板、提升长板并改善“木板”间的协调一致、融合互补。在改进方法方面,当代管理界向企业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理论和工具,如QCC、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精益生产等等,过多的方法交叠,会使员工混淆不清、无所适从,资源配置混乱。在整合推进多种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持续改进模式是有效的办法,而各种改进理论为改进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使六西格玛、QCC等改进方法更加“活而新”。
) z. B6 I. E' Y" {. }2 Y4 A9 Y+ ~6 s$ J, F
卓越绩效模式与六西格玛的整合推进
0 o' \8 x; {& E# |1 l& u- O7 w4 B) o
6 R6 t2 o( _' k7 n0 A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曾经对12家最优企业就应对21世纪质量的管理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标杆对比、卓越绩效模式和六西格玛管理被列为前3位。当前,质量管理正向两极方向发展:一是向解决具体而又复杂的“大质量”问题的微观方向延伸,由传统的质量工程科学向更加严密的六西格玛技术发展;二是向构造应对竞争环境、面向未来的“大质量”系统的宏观方向延伸,由基础的ISO9001等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向追求卓越的卓越绩效模式发展。而这两个方向的最新发展,就成了当今质量管理的两个前沿领域,而且它们都不约而同地与组织文化和战略相链接。
7 D, f' x/ w J) d% \+ U' m
' R3 @% K' m" v( ^' A3 d 从管理框架的角度看,卓越绩效模式兼容了六西格玛管理。以结果为导向的、对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之“动力轮”,而六西格玛管理是卓越绩效管理框架中最重要的改进和创新方法之一。为提高效率效果,可将这两个当今最前沿的质量管理方法整合推进,按照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将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评估、激励和DMAIC流程视作一种持续改进方法纳入TQM或卓越绩效手册及程序、指导书文件中,将六西格玛理念、文化等相关内容融入手册的相关章节,并在自我评价程序中融入整合推进的六大步骤。实际上,许多顶级企业在这方面已有成效卓著的实践。如六西格玛管理的首创者摩托罗拉,在正式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1997年率先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并由于其在六西格玛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性和显著的成效,于1998年首获、2002年再获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另一种情况是,已获奖的公司为进一步强化改进机制而导入六西格玛管理,如在1991、1997年两次获波多里奇奖的索莱克特朗(Solectron)公司,于1999年导入六西格玛管理。% l9 Y. P9 t5 M: U
: s, z2 G/ r$ ?* Y# V# y5 X1 k 整合有效模式. L1 w- o# U9 ?) e+ k+ E- q
# T7 @9 v; x% g( l0 s) f$ `1 | 一般来说,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的步骤如下:: c: P, ^* Q& r' Q
1 Y: @4 t& _- u" n* n: q 首先,按照ISO900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并根据需要建立ISO14001、GB/T28001等管理体系;其次,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参照ISO9004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和深化,进而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也可以直接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将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等合格评定体系要求融入其中,综合六西格玛、QCC和合理化建议等持续改进和创新方法,建立高度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或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兼顾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要素,具体进行整合的内容分布如下。 x9 V) k% ~% C1 S5 {" Q
6 s6 d) V8 p! T1 }, l; E/ o2 D! x
领导: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方针;组织文化建设;沟通与激励;风险管理;管理评审;治理结构与审计;法律和其他要求;质量责任;环境安全管理;商业道德;公益支持。
% y# I/ M+ } p
- B* N$ z* G+ t( I& n$ z4 o. R 战略:包括战略制定过程;内外部环境分析;强项、弱项、机会和威胁分析;战略和战略目标;战略实施计划;目标管理或平衡计分卡;绩效预测。( ~' ^$ T) a: X8 F) a
3 i/ z; A1 Q2 y8 M. ]/ l
顾客与市场:包括顾客与市场的了解;顾客关系管理;顾客接触管理;顾客投诉处理;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测量和改进。4 _, f+ \+ l3 |7 F0 R
& S! Q9 T9 L: ] m8 r& a, L$ @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与职责;职位描述、招聘与人员配置;员工绩效考评与激励;能力、培训和意识;员工职业发展;员工权益和员工支持;员工满意和敬业测量与改进。财务管理;基础设施与维护;技术管理;信息和知识管理;供应管理。
! a+ G: M" X5 E Q( Q [+ J- c5 T3 b, U( P
过程管理:包括关键过程的识别、设计、实施与改进;产品实现的策划;产品要求的确定、评审顾客沟通;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运作;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顾客财产;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现场管理;服务;过程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 c+ p$ r9 E+ e4 Q" {) U" B
$ v/ M7 g( s5 H% O+ H3 d
测量、分析与改进: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测量系统;竞争对比与标杆对比;绩效分析;内部体系审核和卓越绩效自我评价;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管理;多种改进方法的整合推进;统计技术的应用。3 x# l1 I; w8 t$ X! `5 d
! F1 j$ `2 y6 R) {* s
结果:包括历年关键绩效指标的水平、趋势、竞争和标杆对比数据图表,以及分析和改进报告。
- N9 I2 L2 t, U) v
& h. o5 B; p! @2 M/ k) e/ Y 为便于ISO9001/14001和GB/T28001等管理体系开展外部和内部审核,可编写“ISO9001、TQM手册及相关程序对照表”、“ISO14001、TQM手册及相关程序对照表”和“GB/T28001、TQM手册及相关程序对照表”等检索文件。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3 u4 ^5 E0 ^' W% t- l: P. l. z* I1 B( [1 _- \% R
% B# x" Z* a) {$ T6 {
) v9 O, N" Y-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