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101|回复: 16

16949条款8.2.3.1可用性的疑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24 1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16949条款8.2.3.1中有一要求:这些文件应包括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及其接收准则(见下图)。
6 W. s& n  p: U$ p% j关于“可用性”有以下疑义:
1 E8 |0 [( f1 ~/ {此处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都是对产品的要求,根据标准的要求:对每个过程都要规定过程能力目标,对产品应规定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但“可用性”是可靠性”、“可维修性”综合的结果,已规定了可靠性”、“可维修性”,我认为没有必要规定“可用性”,即使规定了也不方便实施检测。! c# T, p, y: O' {' }3 J

$ w8 i( h6 r2 Y& a1 O! v- ?请各位发表高见!. [. A& ]# t* }0 L
谢谢!' E* b/ |% K# F3 I: y
$ t! c3 g9 s( w% \- u2 e4 G
1.png 7 P. n6 Y" F: J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12-24 16: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5 10: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4-12-24 16:53+ }/ M- c6 O6 `0 a6 r# k  h, t6 M
这个规范本来就是东拉西扯的。你偏要认为它博大精深,那就没法了。
$ e; C: q: ^$ F% B, I5 r8.2.3.1第一段实质上是对“制造过程研 ...
& q5 P9 r) }7 a% V% U  c7 I) p6 M
$ F5 l4 g! z7 w/ }
这个规范本来就是东拉西扯的。你偏要认为它博大精深,那就没法了。0 h4 ~- T" {0 c) C& x: w; a; s- F" n, \$ s2 a# V
8.2.3.1第一段实质上是对制造过程研究结果的要求。这本来包括在90017.1(方框内)——“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策划和开发不需要研究吗?把制造过程设计弄到7.3去已经是一种重复,毕竟还可以认为是对7.12的固化。
; G0 t/ v; {) |* ]3 b3 c5 u" F# E! Q! C9 \8.2.3.1第二段对制造过程能力与性能保持的要求,实质提出的是该过程的控制要求。这应该归属到7.5.1去增加才具有对口管理的实际意义。" o3 O. T/ @/ b" R, I
& P) R9 [( R" j) t8.2.3.1第三段大致是有关能力的异常处理要求。这些内容首先可以是7.1的特殊策划。规范既然将制造过程设计挪到7.37.3设计制造过程时,就应该考虑这些异常因素的管控。或者在针对异常的纠正措施中考虑。这里提出稍微比前两段好一点3 o4 K) Z* B" c2 S
0 B; m. l5 Z( d! j2 E8.2.3.1最后一段保持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该在哪里?7.1d# O# U2 V( _$ l* `4 B
7.1d说的是记录的确定,而此说的是记录的实施。当然,我放在此处是有点欠妥,应该放在7.5.1可能 好一点) X) V0 H5 s: n& ^! ?
8.2.3是干什么的?呵呵。针对制造过程,也应该是针对这个过程的监测吧?( l5 [' G1 Z8 ^9 n( I8 I% l* \9 Z- m/ p0 }( }. x
这个东西,真的是驴唇不对马嘴。7 @$ `" A5 u  P2 o2 H" v* V* @
' v1 f% F7 i% ?" d/ Z7 o3 @至于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除按上述应在7.1或它的7.3规定外,制造过程能力不说,制造过程的可靠性也可勉强理解为工艺可靠性,制造过程可维修性就是一个笑话——过程更改=过程维修?制造过程的可用性”=工艺可行性?这简直就是没文化的人编的。
. H! l  t7 ]" k9 V0 V9 \- {/ l# z2 V3 N这句如果后面的三性不是针对过程而是针对产品,则应表述为制造过程能力、产品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似乎这后三性本来也更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相关。如是,可靠性主要针对产品规定的性能可靠持久的程度,可维修性主要是产品维修方便的程度,可用性不是前两性的综合,它主要指向产品操作使用方便的程度。7 e3 Z& h! k) x" o- k
: |  j. _: q+ B( F" e0 ]! ~5 i  f不要相信这些被扭曲的博大精深。否则就象小孩玩游戏,玩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被这些似是而非给同化了。再回头来看9001都摸不着魂头了。. `9 O7 J/ }# e& V5 V5 H: |  o4 [' g/ \1 `4 U7 ]7 U! B2 R
看这种东西,需要好好对照方框内外的内容到底有什么联系。
( C8 r# Y- T/ v6 f3 \1 a( L' A! E0 R) I0 E0 a& d如果这是国产标准,可能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
第一次听人将16949说成“东拉西扯”,但细看一下,你分析的有道理:
我推测标准写此段的思路是:对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首先要有制造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于是就有了第一段,即标准要求的“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及接收准则”,既然有这种监测和测量的对象,就要保持,于是就出现了第二段。监视和测量结果不符合时,就要有反应计划,于是就有了第三段
此条款第一段: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包括装配和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其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我认为此处的“验证”改为“确定”更妥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5 1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4-12-24 16:536 S; [5 K. I. O0 w  W
这个规范本来就是东拉西扯的。你偏要认为它博大精深,那就没法了。, d5 m4 i6 x% y9 M, P4 r* W  @
8.2.3.1第一段实质上是对“制造过程研 ...
  a; ~5 T  R/ `
这个规范本来就是东拉西扯的。你偏要认为它博大精深,那就没法了。0 h4 ~- T" {0 c) C& x: w; a; s- F9 I. z2 y% n) F3 O
8.2.3.1第一段实质上是对制造过程研究结果的要求。这本来包括在90017.1(方框内)——“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策划和开发不需要研究吗?把制造过程设计弄到7.3去已经是一种重复,毕竟还可以认为是对7.12的固化。. j3 x7 h! k" X3 j/ b- L
" F# E! Q! C9 \8.2.3.1第二段对制造过程能力与性能保持的要求,实质提出的是该过程的控制要求。这应该归属到7.5.1去增加才具有对口管理的实际意义。" o3 O. T/ @/ b" R, I
6 ^" Z+ @( Y$ w4 }4 c8.2.3.1第三段大致是有关能力的异常处理要求。这些内容首先可以是7.1的特殊策划。规范既然将制造过程设计挪到7.37.3设计制造过程时,就应该考虑这些异常因素的管控。或者在针对异常的纠正措施中考虑。这里提出稍微比前两段好一点3 o4 K) Z* B" c2 S% n& p# e4 y/ x1 q, W4 C
8.2.3.1最后一段保持过程更改生效日期的记录该在哪里?7.1d# O# U2 V( _$ l* `4 B
7.1d说的是记录的确定,而此说的是记录的实施。当然,我放在此处是有点欠妥,应该放在7.5.1可能 好一点9 [0 `: O" W' [+ J  J" C
8.2.3是干什么的?呵呵。针对制造过程,也应该是针对这个过程的监测吧?( l5 [' G1 Z8 ^
3 M4 ^+ e: N7 r/ t4 J% k: v这个东西,真的是驴唇不对马嘴。7 @$ `" A5 u  P2 o2 H" v* V* @5 {5 h5 F/ ?3 B. h/ u
至于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除按上述应在7.1或它的7.3规定外,制造过程能力不说,制造过程的可靠性也可勉强理解为工艺可靠性,制造过程可维修性就是一个笑话——过程更改=过程维修?制造过程的可用性”=工艺可行性?这简直就是没文化的人编的。
) X7 C7 T- U# d+ x$ a0 V9 \- {/ l# z2 V3 N这句如果后面的三性不是针对过程而是针对产品,则应表述为制造过程能力、产品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似乎这后三性本来也更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相关。如是,可靠性主要针对产品规定的性能可靠持久的程度,可维修性主要是产品维修方便的程度,可用性不是前两性的综合,它主要指向产品操作使用方便的程度。7 e3 Z& h! k) x" o- k+ T7 p1 |" V! i9 U& C3 ]
不要相信这些被扭曲的博大精深。否则就象小孩玩游戏,玩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被这些似是而非给同化了。再回头来看9001都摸不着魂头了。. `9 O7 J/ }# e& V5 V5 H: |  o4 [' g
& k) Q7 r8 u+ _; T: g; g看这种东西,需要好好对照方框内外的内容到底有什么联系。* M0 d: z5 `3 r8 ~
! E0 R) I0 E0 a& d如果这是国产标准,可能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
第一次听人将16949说成“东拉西扯”,但细看一下,你分析的有道理:
我推测标准写此段的思路是:对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首先要有制造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于是就有了第一段,即标准要求的“制造过程能力、可靠性、可维修性、可用性的目标及接收准则”,既然有这种监测和测量的对象,就要保持,于是就出现了第二段。监视和测量结果不符合时,就要有反应计划,于是就有了第三段
此条款第一段: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包括装配和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其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我认为此处的“验证”改为“确定”更妥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5 1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版TS(1999年版本):ISO9001:1994、QS9000、VDA6.1、EAQF、AVSQ几个标准机械的拼凑一起;
# S; y$ j0 E% o$ C第二版TS(2002年版本):ISO9001:2000、QS9000、VDA6.1/6.3/6.5、EAQF、AVSQ+日本TPS、5S一些东西拼凑一起;第三版TS(2009年版本):ISO9001:2008、QS9000、VDA6.1/6.3/6.5、EAQF、AVSQ+日本TPS、5S一些整合拼凑一起;% z5 a2 c5 d5 i/ M" e
TS就是一个依附在ISO9001标准之上,众多国际汽车主机厂(汽车巨头)自己管理模式的拼凑东西,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顾客标准”,而非国际通用标准,,,随着ISO9001:2015的诞生,真不知道TS下一步以如何面目示人,TS这块布不知道何时扯下去,呵呵,,
( M% I0 `7 M: K8 C8 \+ e3 ^只待ISO和IATF之间的利益博弈吧,我们静观其变哦,,,
8 l, }+ n1 P0 z# [#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12-25 12: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5 13: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4-12-25 12:18: r! k6 c: K" k( Y: ?  T
你引得太复杂了,又多出那么多乱码字符。不与原文对照,我都分不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你说的了。
  W4 W- S3 q9 n$ @* [. w4 i; [3 |: j9 V0 E( ~# A
你 ...
! h7 `' }' k* V0 J$ w( O( G" i/ _
非常简单的,过程监测的对象应是“过程”。“能力”只是过程监测的方法应证实的。从紧后一句也并不是针对“不具备能力”或“能力不足”(最后一句是针对过程的能力不足或能力不稳定来看,这个“能力”只是“能够”的意思。
遇到“能力”,就拆解为个人或组织的本领。这是贯标中一个貌似细致应用,却并不一定可取有习惯——最终也许是以经验代替标准。
而中文版标准也有一个特有的问题——9000为整个族定义了两个“能力”(见9000之3.1.5、3.1.6。3.9.14实质上是3.1.6在审核方面的重复)。但9001用到这两个“能力”的地方并不多。3.1.5基本上在4.1注内用到。3.1.5则基本上集中在6.2。而更多的“能力”并不投向这两种“本领”。英文版没这个问题,因为在英文版中它们分别是不同的单词——capability; competence;  ability。而在中文版中,它们都被译成“能力”,并且使用频率最高的最后一个,不是标准定义的“能力”。
8.2.3也就是这种情况。16949编者也拼命从安排对本领的影响角度去考虑。把本来简单的问题高度复杂化,最终以对过程安排的要求取代了对过程监测的要求。而安排本身应是7.1或它自己的7.3的事。真的张冠李戴了。
这其中很重要的是——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要素的遍历。所有以要素或安排代替过程的行为可能都包含着错误。(这句说的好)
此条款第一段: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包括装配和排序)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其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附加的输入。我认为此处的“验证”改为“确定”更妥一点。
也不妥。原因:①8.2.3根本就不是在要求验证或确定过程能力(通过对过程进行监测来达到对过程的验证和确认)。“这些方法应能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只是对监测方法的要求。而此处的“能力”只是“能够(之力)”。“证实”应是通过以实施中的过程之监测来证明实际上能否实现。②过程能力则过程所需活动(子过程)以各种文件、资源来体现。对制造过程能力的验证或确定都属于工艺管理——在9001属于7.1(9001条款7.1是对整个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并不针对制造过程能力的验证,在16949可能还属于7.3。但绝不该属于8.2.3。8.2.3要安排,也应是对过程监测方法的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12-25 15: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947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5128

Medal No.1

发表于 12-25 19: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以致用 发表于 2014-12-25 12:08
. _  k+ ^+ q/ G第一版TS(1999年版本):ISO9001:1994、QS9000、VDA6.1、EAQF、AVSQ几个标准机械的拼凑一起;
( k7 ]$ @$ }' M2 i$ D+ b! N第二版TS ...

# d6 j1 _$ t5 C. u呵呵,我最近就见过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向供应商提9001:2015版方面的要求了。当然不是以标准的要求,而是以供应商考核标准的要求。见到最有意思的要求是要求一些服务供应商按照fmea的方法分析风险。供应商又要一片哭天喊地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6 07: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个所谓的二方半的审核规范,居然还一直死而不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43

回帖

9795

积分

网校学员

积分
9795
发表于 12-26 08: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使用性要求:从顾客的角度讲,产品的通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6 1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4-12-25 15:32) D& z, B5 L! [7 }
你夹在引文中的阐述总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的确老了。你看我把你显得多年轻!/ j- U) U/ p) \' |  ]2 u( n
$ @5 A, N0 b6 B6 B$ X0 O% w
这段话是在分析9001之8. ...

7 a: x% B+ p3 d' x) @, O0 K- m6 M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标准研究的相关透,对此帖反复看了。
* o1 G2 ~; T! `6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12-26 1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6 12: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4-12-26 11:34" I- ^4 Y% G4 T6 O1 U
不必客气。7 Q$ _1 D* f- u- ^
不是我研究得透,是16949的毛病太多了。它就是一锅豪华版的夹生杂烩。表面一看内容丰富,稍 ...
! F3 p+ g$ Q9 Z+ Y; V* y1 N
                                            感
! q; o& Y; `9 F  u# {/ w                              谢; J( U$ ~( W: D( m, E" z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1 13: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4-12-26 11:34
  m9 Z; x: K: S, c9 D7 [不必客气。
5 X2 K5 U" D5 N4 W: K不是我研究得透,是16949的毛病太多了。它就是一锅豪华版的夹生杂烩。表面一看内容丰富,稍 ...
: }8 ?  k7 c; p4 `$ I0 J) F
一锅豪华版的夹生杂烩' g3 `3 P. \# D- x5 C
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30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