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胡立彪:别让质量成为硬性短板 2014-12-17 [url=]中国认证认可[/url]
& ?9 T( x8 J( f4 u- v$ K3 l+ e2 H2 h1 t " ^3 Q# A1 d5 B, a" N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质量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核心要素。
9 g; b( G8 u* q' }6 I3 y" k. w) E* `5 e" Y% p* n2 O9 [ o7 h$ z, N+ f
4 K: c6 r% h) ~- g8 `
既要面向广大消费者,又要与诸多同行展开竞争的汽车企业,应该对此十分认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认为:“中国汽车的根本出路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基础是品质。过去中国很多企业都强调质量,但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想的却是销量、利润,最后牺牲的都是质量。”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表示,过去1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依靠所谓“性价比”赢得了不错的市场空间,但这种优势已不不复存在,“质量差距造成了自主品牌承载力弱且难以克服的硬性短板”。3 b8 @3 \6 k) F* ?. [8 D
0 O# t4 p5 d. S# M4 A 显然,汽车界人士现在看中质量,是有着深刻教训的。过去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不管好赖,是车都能卖出去,然而10年之后,当市场开始出现增长乏力局面,质量这块硬性短板突然变得十分刺眼。其必然的结果是销量下降、投诉增多、生存压力增大。从去年10月到今年9月,自主品牌销量12连降,让自主车企真正感受到了整个车市透骨的寒意。这12连降,是过去10年中国车企种种弊病的集中爆发:质量短板从背面转到前面,让人看到了那个巨大缺口,以及从缺口不断流失的利益。
7 n( K6 n- W. E4 ]. p. x1 O) m5 X( g/ ^) T1 g) K
卖不出去车赚不了钱,卖出去的车质量差解决售后还得花钱,这种情况犹如“双斧劈柴”,自主车企们撑不了多久的。有人说,理论上,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售后的,低价产品返修率高,必会加重厂家的售后负担,而这样的负担几乎每个自主车企都背着,已经积劳成疾。据悉,汽车企业每年在处理质量投诉等售后方面都要花费数亿元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大多是可以通过提升品质来摊薄消除的。奇瑞的报告显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2013年诉赔费用有9000万元预算没花出去,2014年这个数字预计会达到1.5亿元。' l9 d9 D) N+ ^, X5 H9 O, g& m! y
2 W2 Z! d, g/ }. E7 e 什么事算算账就清楚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账,算来算去还得从质量这里找补。怎么找怎么补?向汽车发达国家学习,向成功汽车企业看齐。不管是欧美还是日韩,其出色的汽车企业无不是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落到实处、做到极致的。从战略一开始就要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在质量和成本相矛盾时一定选择质量,即使销售不好,也坚决守住质量底线。当然,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需要全过程全体系各个部门协同合作。自主品牌缺乏的恰恰是精益求精的文化与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而这也正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i* Z( z0 X- B4 K/ g! P
: f6 ^$ E4 y( j' ?7 w, w" {7 [ 仔细想想,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时间还很短,而且这个市场很大,即使有困难也还能活,中国车企尚未像日本、韩国车企那样经历市场残酷打击。现在不一样了,国际国内市场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或许就是一场新革命,而革命成不成功,关键就要看企业能否真正重视质量,把提升质量当作发展的第一要务。
& b$ {1 B" T! S1 A* \9 U. j( {7 V( D, s3 D5 {
& v; y: e: r8 h: _4 N6 ~/ B7 c( O; o2 P1 m9 _$ I: q) U+ x1 T3 f2 w) @
, U4 ^+ l/ Q8 S8 @: _) k%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