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211|回复: 14

分享|浅谈“过程审核”与“条款审核”的差异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22 1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浅谈“过程审核”与“条款审核”的差异性
$ O% y; ^3 g) t+ o9 S8 O原创 2017-03-22 谢增明 中国认证认可
- F/ G9 w: P; `% @( `
" ?6 ~; N4 T0 |$ V  z% H

2 J# j2 L- H# K! M( h3 {7 h
2 m0 X: p$ U: N; W- ^5 O
通常在开展ISO 9001标准审核时,经常会提到“过程审核”和“条款审核”两种审核方法,本文将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
9 e+ U! F9 k$ S( ]2 b

过程审核


: L; S+ H8 |# ]% V* d: _
优点:
关注过程审核是ISO 9001:2015标准的关键要素之一。抓住“过程”这个主线,能深入对“过程”的全过程予以审核,能对“过程、结果”有准确的判断,对促进过程改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足:
“过程审核”首先要关注认证范围内有多少过程,以及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次序,熟悉过程涉及的部门和岗位设立情况。依据“过程”开展审核工作可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反复对一个部门开展审核,对企业正常生产影响较大
以汽车厂发动机安装过程为例,通常需要涉及采购、库存、物料配送、在制品、生产线、安装、调试、入库等过程环节。分别涉及采购、物流、生产、检验等部门;涉及ISO 9001:2015标准的4、5、6、7、8、9、10章节条款。
以汽车后轴安装过程为例,通常需要涉及采购、库存、物料配送、在制品、生产线、安装、调试、入库等过程环节;分别涉及采购、物流、生产、检验等部门;涉及ISO 9001:2015标准的4、5、6、7、8、9、10章节条款。
如果依据“过程审核”的要求,负责发动机过程的审核员与负责后轴过程的审核员,会分别在不同时间重复审核“采购、库存、物料配送、在制品、生产线、安装、调试、入库”等过程环节,并走访采购、物流、生产、检验等部门。让迎审部门忙于应对不同审核老师的审核,也会影响正常生产。
如果是专项审核,这个方法比较好。例如:开展发动机专项审核。
2.审核用时间长,转换现场浪费时间
以发动机审核为例,在审核“采购、库存、物料配送、在制品、生产线、安装、调试、入库”等过程环节,要分别走访采购、物流、生产、检验等部门,会有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审核现场的转换上,审核时间会相对延长。

. P% v: x7 Y! s  i" W

条款审核


/ K. p3 [7 D1 D
优点:
以部门职责和涉及的条款为主线,对部门工作和条款实施情况予以审核,能够准确判断某部门、某条款的实施情况,对促进条款实施和部门工作改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审核中不用频繁转场,所以节省审核时间。迎审部门一次迎审时间相对集中,也便于安排相关工作。
因涉及审核时间问题和企业承受意愿,多数认证公司选择部门、条款审核方式。

2 I( I1 W/ S. z' j
不足:
“条款审核”首先要关注企业有多少个部门及其职责,关注某一部门涉及什么条款。依据条款开展审核工作可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对过程评审不充分,只关注了过程中的某一段工作运行情况
例如:审核采购部门,主要涉及8.4、8.6 等一些条款。但对采购后的物品流动和使用情况不知道,不能对“采购、库存、物料配送、在制品、生产线、安装、调试、入库”等全过程予以评审。
如果是部门审核,这个方法比较好。例如:开展采购部专项审核。
2.条款过于分割,不能把条款连贯审核
例如:在采购部审核8.4条款时,不能对采购计划的输入(8.3.5)、输出(8.1)予以评价审核,不能对采购物品的下游(8.5、8.6)予以审核。虽然有可能评价部门内的8.6条款,也只是审核了进货检验证据,不能对质检部门的8.6条款的实施予以审核。
综上所述,“过程审核”和“条款审核”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和现实情况,特别是考虑审核时间对审核工作的影响,合理策划审核方案,以实现预期的审核目的。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作者:谢增明
, n! h9 H6 {2 P6 k" J! S
$ V# [/ J: W/ T& N
发表于 3-23 10: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程审核比较系统,麻烦点,审核质量还是优与条款审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3-23 1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3 13: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案例的过程审核本身举例成了产品审核,当然导致问题出现。过程审核是大势所趋,取决于认证机构及其审核老师的专业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99

回帖

5476

积分

博士

积分
5476
发表于 3-23 17: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我觉得不论哪种审核方式,最终都要以取得证据为目的,通过与标准的比对,确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尤其现在2016版的审核强调要用过程审核,我觉得是瞎折腾,没有部门和岗位支撑,你的过程从哪来?你不审核条款,你的审核依据是什么?整的审核记录和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格式,什么过程图、输入、输出、过成目标、资源等等,纯粹是在抄,最后还是要补充审核条款的内容,真是不作不死。这样折腾企业有意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2

回帖

4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44354
发表于 3-23 18: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程审核并不是2016版的9001标准才有的概念,在十几年前就有了。 时不时地就冒出几篇文章在各类认证认可的杂志上。 或者早几年的良好审核案上,某些教材上。9 d* |$ ~% s+ b- i8 @

, ]$ ?( Y' e, \" z  绝不是什么新概念,好象新版的9000标准要过程审核,2000版到2008版就没有过程。 这是不对的, 2000-2008版的标准章节本身就是按照过程 来编排的。PDCA
4 P+ b' M2 ^* a; d2 X2 s  所谓什么管理过程,支持过程,以顾客为导向过程,你都可以在标准的章节中找到。
& I8 n6 H8 w+ Q% z* H2 B 但为什么十多年了,各大机构 还在用部门/条款 来审核。对那种审核方式叫好不叫座呢? 实际上谢增明这位作者在他分析过程审核方式的缺点时已指出了。7 r, S7 s: G9 Y8 ^. T& N( x, [
  审核用的时间太长,企业不知如何应付。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是极大的干扰。 众所周知目前大陆认证市场可谓是良莠不齐,两张皮的企业彼彼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小微混证的企业能够稍微懂点9000标准的不太多, 如果这么折腾很多企业基本是要搞死的。
  n4 b" H% S8 t7 B  过程审核是有优点,但现在最主要的矛盾在于  认证机构的审核方案策划 根本就不会考虑你的过程审核,他还是按 认证规范的 人日表,企业多少人排多少人日。显然 你按过程审核你的审核时间明显要比 传统审核方式的时间多很多。造成审核组在前线根本无法操作,这才是转版审核的症结所在。
0 X5 y& n: [, z: g   我的看法,某些企业(尤其是微小企业,场所集中)用过程审核适宜, 大企业,大集团,分支机构众多,用过程审核,审核组是作死。
, A, U# d5 `! l# G5 F- W!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3 1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rmll老师谈一谈:“过程审核”与“条款审核”的差异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3-23 20: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3-23 23: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9

回帖

4899

积分

博士

积分
4899
QQ
发表于 3-24 11: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责、产品和服务都不一样,应根据组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审核方法。主控部门如:材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材料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供应(发货)——日常监控等,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完整的过程,就比较适合过程审核;质量管理部门,如果组织的产品品种比较多,就比较适合条款审核(如8.1条款,就应把组织所有产品的8.1条款一起进行审核;其他条款也是这样);现场审核比较适合过程审核,因为现场从材料检验、验收——产品生产过程的策划和控制——产品的加工、组装——过程的检验——成品的验收——产品的完成、交付、入库等,是个比较完整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591

积分

学士

积分
591
发表于 3-25 23: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分那么清,只是审核方法、方式的综合运用,怎么方便有效就怎么来,个人比较倾向条款审核,关键的部分可以进行过程追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

回帖

2261

积分

硕士

积分
2261
发表于 3-26 2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标准条款,可以进行拆分(如:基础设施、可以拆分成设备管理过程、工装管理过程)、合并(如合规义务和合规性评价可以合在一起)!,但无论怎么组合,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必须覆盖标准所有的条款、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后每一个具体的过程,对应一个”过程所有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能分配!, B; \/ ]$ w% K7 Y% `' q0 p
# @/ {/ Q7 Q& v$ R& K
2、同一行业、同一规模大小、同一产品档次的两家服装厂,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一家可能形成10个”过程清单“,另一家可能形成12个”过程清单“。这个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只要覆盖标准所有的条款即可)。
" b% X7 x- W6 n. ^+ q
/ f3 ^* z: r/ L8 k5 h* F2、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应考虑遵循两大原则:
! n+ _% h- I4 y* j. Z6 m- u# h0 E    A 尽量将类似的过程整合在一起;. h1 A: H4 ?9 u/ Q2 u
    B 审核(含内部审核)的时候,尽量将某部门分担的多个过程,放在一起安排审核时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按”过程方法“审核时来回折腾的弊端!
/ U4 v9 B1 a, A
6 @/ ]2 b4 ~* h- ?3、站在认证机构的角度,如果申请组织是按“过程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那么,认证的时候应该尽量按“过程方法”编制审核计划;如果申请组织是按“条款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那么,认证的时候应该尽量按“部门”按条款编制审核计划;% v) g2 I% p4 Y. i

7 v6 s8 \/ k  ?, v4、如果能先把标准0.3条款“过程方法”、4.4条款“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连续读它个N多遍、 边读边想的话,或多或少应该能领悟到“过程方法“的真正意图,以及按“过程方法“审核带来的增殖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

回帖

2261

积分

硕士

积分
2261
发表于 3-26 2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标准条款,可以进行拆分(如:基础设施、可以拆分成设备管理过程、工装管理过程)、合并(如合规义务和合规性评价可以合在一起)!,但无论怎么组合,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必须覆盖标准所有的条款、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后每一个具体的过程,对应一个”过程所有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能分配!; N; V8 J* Y2 w  b1 R$ u' v1 }* q2 A9 P

8 }1 Y$ T" I0 P8 J6 o, K3 n. [2、同一行业、同一规模大小、同一产品档次的两家服装厂,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一家可能形成10个”过程清单“,另一家可能形成12个”过程清单“。这个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只要覆盖标准所有的条款即可)。6 B( T6 C3 N7 D; B; x

# H6 e4 w2 d" Y  q6 Z1 h; Q/ \3、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应考虑遵循两大原则:
( F: D0 k. |( b; r( [" ]    A 尽量将类似的过程整合在一起;
( M) ^1 M" U/ ~, V) H+ ]    B 审核(含内部审核)的时候,尽量将某部门分担的多个过程,放在一起安排审核时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按”过程方法“审核时来回折腾的弊端!: U/ {4 ~4 q2 `! M( G$ y

, O% A  e; T5 n+ s5 ^2 b+ G4、站在认证机构的角度,如果申请组织是按“过程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那么,认证的时候应该尽量按“过程方法”编制审核计划;如果申请组织是按“条款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那么,认证的时候应该尽量按“部门”按条款编制审核计划;
$ a* q( E0 z  F; g1 _
% j' c7 q. }2 R( J7 B) U; {5、如果能先把标准0.3条款“过程方法”、4.4条款“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连续读它个N多遍、 边读边想的话,或多或少应该能领悟到“过程方法“的真正意图,以及按“过程方法“审核带来的增殖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

回帖

2261

积分

硕士

积分
2261
发表于 3-26 23: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7-3-23 20:16
: P4 h1 y6 R! B; f/ R+ V9 k* b不好意思。没有“差异”可言。不论调子唱得多高,任何审核都必须按条款策划和实施(包括监督时对某些非必 ...

& t) G: a, M% d8 z1、标准条款,可以进行拆分(如:基础设施、可以拆分成设备管理过程、工装管理过程)、合并(如合规义务和合规性评价可以合在一起)!,但无论怎么组合,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必须覆盖标准所有的条款、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后每一个具体的过程,对应一个”过程所有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职能分配!
. r- w+ o$ v' M5 S2 z) J4 r; ~% Y- T2 J
2、同一行业、同一规模大小、同一产品档次的两家服装厂,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一家可能形成10个”过程清单“,另一家可能形成12个”过程清单“。这个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只要覆盖标准所有的条款即可)。
6 b0 B9 h) e1 _0 e
: {8 z) q" a2 R- J% {# @; C3、最终形成的”过程清单”应考虑遵循两大原则:
* G: t, z/ F2 q3 U4 G# q5 D    A 尽量将类似的过程整合在一起;
- B, z+ D- S4 J9 B) j    B 审核(含内部审核)的时候,尽量将某部门分担的多个过程,放在一起安排审核时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按”过程方法“审核时来回折腾的弊端!: }& R* F6 a6 u$ X9 P0 Q+ U
) F3 \3 _2 Z- s* F! I
4、站在认证机构的角度,如果申请组织是按“过程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那么,认证的时候应该尽量按“过程方法”编制审核计划;如果申请组织是按“条款方法”建立的管理体系,那么,认证的时候应该尽量按“部门”按条款编制审核计划;7 Z7 q: }) q) T) z, J% }% c
# z, D* X7 Z, W7 g6 J8 }5 w$ c" c
5、如果能先把标准0.3条款“过程方法”、4.4条款“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连续读它个N多遍、 边读边想的话,或多或少应该能领悟到“过程方法“的真正意图,以及按“过程方法“审核带来的增殖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5-8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