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无论我国是否加入国际环境保护公约,都较我国的国内环境法有优先的权利。F5 V, A, J f% }8 ~. e
2、在环境法律、法规变更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F) Q1 ~5 H4 m1 b: m5 T
3、环境管理体系第一阶段审核,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在组织的现场进行,前提是不降低审核的内容及深度。T% o* \: j9 H) g. W4 y
4、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制定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可以用文字、图表或样品等表示。T
: k' P# M( S2 l0 T! ^5、环境绩效是衡量组织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的尺度或标准,而非组织由此取得的EMS的结果。F
. L7 x( Q7 C) X# h0 E/ z# @6、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应了解组织的环境方针,以及与他们工作有关的环境管理要求、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T
# w/ g! ~9 M7 J+ y, s4 x7、总经理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F8 x8 q% Z) F& `; @
8、必要时,组织应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和测量。F
1 J) i6 J- U1 C. Y2 O* ]5 R9、内审的结果应该报送管理者,目的是进行管理评审。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