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ojak585 发表于 2012-4-18 00:18 6 n4 X6 |# ]- l2 V0 q0 q* X0 g
看来,楼上所谓的“争议”、“带刺的讥讽”、“剑拔弓张”、“争强好胜”是有所指的。- U# W' [# B$ d, |
以后楼上的帖子看来 ... $ R% z( b K5 a9 j
! \1 o1 R9 i' U/ ]* n# J3 I. `, R, F- R* n" z" Q
kojak585 朋友无需对号,也不必生气。
, ~. Z6 s" [# A8 e本人并无心所指。只是最近有空看过坛中的问题的争论和对话有所感触。就是对审核的学术技术问题,有不同意见可以直接指出。比如关于被审核方向审核员发问的问题。按审核准则要求,审核员是不予解释的。审核员只评价过程的客观证据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效?这是所有审核员都明白的。但在中国这一个国情环境下,有多少审核机构的审核员能够100%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认证机构,包括认监委对认证机构的审核。有被审核方向审核员发问,审核员能够不予理睬吗?恐怕不能?这个问题讲清楚后,大家都会理解。也用不着将坛友的意见就批评为:“不是第三方认证审核了吧”?对您和rml我都不认识。这个坛中的人是真人不亮相。至今在坛中有三年了。我也不清楚您和他(她)是谁,姓氏、性别,是男是女,何种身份!都是我的朋友---虚拟空间的朋友(我还真盼望能成为现实的朋友。有机会开个联谊会,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同步提高,共享快乐。为中国的认证事业做点贡献!) 大家都无需将此论坛作为非学术争论的场合。真理无需“带刺的讥讽”、“剑拔弓张”、“争强好胜”而来。比如,您对我的文章的点评,我就觉得非常好,正确就采纳,而且是100%采纳。还由衷的感谢,绝不带半点虚情假意!今后如还有拙文发布,再批判和指正照旧,不必拘泥。坛内需要有杂音。否则就会成“一言堂”,只有专家才有“话语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