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目标是一个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业绩的体现。如出现组织拟定的“质量目标”与实际达成的目标差距达30%。通常可能有以下原因:! ^% [2 \5 c, y. g0 v
1、对标准5.4.1要求确定的“质量目标”及其与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关系未搞清楚,随意定一个目标值在哪里。以忽悠认证机构,最终忽悠自己;6 v$ Z3 Z4 R" j2 w: D- A% I( `3 f7 |
2、对标准5.4的两个子要求没有理解,5.4.1质量目标是需要5.4.2策划来确定的。质量目标与标准7.1a)产品实现策划中需策划的“产品的质量目标”有关。5.4.1中规定"质量目标包含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a)"。本问题所描述的“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90%,但实际只有60%?”实际上反映出组织产品的质量和控制问题,根本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对目标的“策划”问题,深层次是组织对整个体系的策划和控制问题,其中自然包括有控制能力问题。产品的质量未达到策划结果,最终影响的是组织是否能满足顾客要求或法规要求。. r' y% _. J7 N: n6 f' ~2 [0 w
3、组织的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目标未达成,质量方针自然也没有实现。' y$ D0 j2 l0 ]% m; _6 o
文中反映出审核员已发现“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90%,但实际只有60%?”这一个事实,但是否顺藤摸瓜,跟踪查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势的?其中的未达成的30%质量目标有哪些情况?什么原因?是否在内审时查见?采取措施没有?是否提交管理评审?评审后有什么改进决定?等等。。。。审核员可以追溯所有,去发现组织质量目标没有实现的根本原因,然后发出不符合报告。也可能是6.2,6.3,7.1,8.2.3,8.2.4,8.3,8.5,8.2.2,5,6的不符合。
( Y- S8 R9 R1 P1 T: T- e2 Z8 ` 如这一问题已在内审和管理评审时由组织自己发现,并做过评审,但未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可以开出《不符合报告》。但这份不合格报告的事实描述可否这样表述:
7 ~% ]0 Q) y) z4 U: s( ^! ? “在审核公司质量目标及对目标的实现的测量结果时查见,公司确定的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大于90%,实际只达到60%。跟踪查验产品的年度(或月)测量考核“一次交验合格率”的产品质量统计报表,发现影响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质量目标的主要原因是XXX,审核员要求被审核部门提供对这些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和采取适宜纠正措施的证据,但被审核方不能提供”。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的5.4.1和8.5.2要求。(当然也可以:不符合GB/T19001-2008标准的5.4.1和8.2.3要求)" F$ }" Q" l8 U
如被审核方仅仅是提交了一份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统计,但并未在内审和管理评审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审核员现场审核查见另外的不符合。可能引发其他的不符合。如8.2.4,8.3。
+ y( C8 i& n' J( M& w 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