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 s4 w; s# s; m! m, C) q企业的竞争力在哪?有人说关键是人才、也有人说是技术,当然,有人提出企业的竞争力在生产现场!1 J( P( h. X% D5 y* \6 V
+ O* n4 M! i X
. x, O9 U: h0 V! a
6 j- d1 t; M6 O7 i5 i4 v1 A1问题的提出
$ t0 ?# `7 A: x" c, y
能否真正重视现场工作,取决于企业对现场管理的定位,以及在此定位基础上的正确认识和指导思想。现场管理也有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的区别,认识不一样,所开展的管理活动重点和目标也不一样。只有真正认识到现场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价值,才有可能制订出正确的管理机制和配置合适的资源。本篇的重点就是回答好“为什么说企业竞争力体现在现场?”这个话题。
# v+ d. M: g7 [" B: A2 U
2体系对应的理念
# m' p" s% Z: V \
在日本的企业界,“现场”这个词就如同“改善”一样,被管理者普遍使用。优秀的公司,总是把“现场”摆在组织的最顶端,表示对它的重视。组织中的各个阶层——高级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工程师和现场督导人员,都是因为能够对现场提供必要的支持而存在。进一步而言,现场不仅是所有改善活动的场所,也是所有信息的来源。因此为了解决现场发生的各种问题,管理层必须密切接触现场实际。一旦管理层不尊重、不重视现场时,便会下达一些不正确的指令、要求。日本的企业界,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十分密切。作业人员更清楚地了解管理阶层的期望,管理人员也更了解作业人员的表现,现场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的。作业人员在管理人员面前更有成就感,更受鼓舞。这是一个更富有挑战性,更给人热情和力量的情景。
/ I/ \* t( Z1 J
; D8 T$ I0 Z: ]) e1 f b/ g) x
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的业务流程效率高低,一方面需借助IT信息技术,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是供应链各个节点的人(员工),特别是现场员工。
$ d3 S& _$ j; Z3 y什么是现场?就是以员工、生产流程、设备、质量、仓库、环境等直接部门为工作核心、中心、重心,再不断扩展到其它相关部门的工作理念和实践,与现场保持密切的接触,是生产系统有效管理的关键。“现场是否在主动思考”是保证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源泉,一线员工不理解和不主动,再好的企业战略都没有办法执行,所以说:“从现场建立的自下而上的战略是唯一且绝对适用的方法”。有实力的企业拥有这样的现场:
/ [5 P+ s( R& E0 A
1)员工能主动地想办法理解企业的战略和远景目标;
2)结合现场实际将其转化为可行的战术;
3)努力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6 k l- N( r! g
如下图所示是打造“有实力现场”的核心要素和逻辑框架。
9 Y$ t. A c2 {2 { c3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
, [$ l3 L; [+ v; ^4 o. ]管理者要养成“先去现场”的良好习惯。五步现场管理方法的要旨是:
( C& V1 m7 g, Q! p% P, d3 s K1)每天都去现场,有问题更是先去现场;
2)检查现场发生的一切;
3)当场与现场人员协商改善或问题处理的临时措施;
4)研究现场不合理的真正原因,加以排除;
5)规范作业行为,以防止问题再发生。
0 @$ t4 h3 z7 R3 o( Z五步现场管理方法是管理的金科玉律。
! J9 |, x2 }2 S" m通过管理者关注现场,重视现场,带动企业形成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机制。在TnPM推进过程中,关于现场管理提升的重点是搭建“有实力现场”的三大机制,如图3-3所示。
; F6 [+ u( E+ b2 Q
/ W& V5 j! s+ ~+ X1 \- c' Q8 D6 J
4解决问题的效果
- P, G7 x e. z$ A( x6 m让现场居于管理结构的顶端位置,便需要有员工的承诺。管理层要激励作业人员去努力完成任务。给员工以使命感和成就感,以自己的工作而自豪。这已成为管理层不可缺少的职责。图3-4显示了管理层对现场重视,对正确决策和企业运行的重要作用。
4 A. N" B8 {; o2 k6 B! p
! L9 W* }+ f2 i: P5 F4 \
无论是日本提倡的“走动式管理”或者西方推崇的“情景管理”都把现场作为管理的中心和重心。
) Z3 {! S6 V1 p, }! n/ ^ w-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