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管理体系落不了地的55种原因
2 V& M4 [ W6 r5 W! ^9 F# ]0 | f7 F# v7 {" A- o6 ]
原创 赵伟立 让管理简单有效标准化 2023-02-06 , e7 u: t9 j' g5 Z
# W, Y8 \( ?( v: ?+ l j[color=var(--weui-FG-2)]
' s4 \+ d. n* d u8 E
1 E0 L* g7 a# L3 D8 Z2 sISO管理体系落不了地的55种原因
" b% F8 p- n( ]) ^3 Z第一:管理体系建立前的诊断评估1.没有真正用心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评估调研
g6 k4 d/ }+ U& P# a6 ]: V第二:管理体系导入动员造势1.没有在管理体系导入前进行动员造势
' S; Z& |& @# O! I a第三:管理体系培训1.没有精心组织团队培训管理体系标准知识2.没有精心组织团队培训管理体系文件知识3.没有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展管理体系培训4.管理体系知识培训不分层次不分对象5.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讲解不透彻不到位6.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过程缺乏互动性活动! L$ h4 m. V1 O5 t5 d3 U
第四:管理体系策划与建立1.管理体系的策划结果没有经过充分讨论会审2.管理体系的职能分配东拉西拽,混乱不清楚3.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与公司的实际情况不相符4.管理体系文件未经充分讨论会审直接颁发使用5.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过于繁琐导致人员抗拒6.管理体系记录表格设计得过于复杂不具可行性7.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忽略了使用者的实际情况
$ k( n% B& g3 ^" L. k E* ~第五:领导方面的因素1.领导从不过问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2.领导认为只要能获得管理体系证书就OK3.领导从不参与管理体系的各类活动" y0 \- G0 U% u6 I, A
第六:团队因素
8 q; K: A9 a3 w# I1.对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不透彻不精准2.对管理体系的要求存在错误思想认知( F$ [, d) K9 h" \
第七:组织部门1.对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不透彻不精准,一知半解2.不能将管理体系的要求恰当运用到公司实际过程中3.不能将各部门提出的建议合理运用到管理体系中4.缺乏管理体系方面的组织与推动能力5.不主动、不积极深入到各部门了解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与遇到的困难6.不善于引导与扶正各部门对管理体系的认知7.缺乏对各部门疏通引导的耐心、恒心与自信心8.不善于肯定与激励各部门在管理体系方面的付出9.缺乏对管理体系的宣传引导或不善于有效宣传引导10.缺乏对各部门的指导,不能有效消除各部门存在的困惑或疑问11.不善于管理各部门反馈的意见或建议,引起各部门抵触抗拒+ s E" g; g. B! Q" t0 v
第八:各部门负责人1.不重视不支持管理体系在部门内部的贯彻实施2.没有尽到对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督促责任3.没有在部门内部开展管理体系的培训学习4.不能将公司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到部门的实际情况中5.没有对部门在实施管理体系过程中做到及时解惑答疑的责任6.不主动、不积极与管理体系组织部门交流沟通,彼此脱节
/ W& i# V# N A, j6 c# R* K第九:公司内部内审队伍1.对管理体系标准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2.没有真正掌握管理体系内审的技巧3.对管理体系的内审知识掌握不系统、不深入,一知半解8 e6 s5 r2 l9 t/ E n: A* Y
第十:管理体系的日常实施1.公司内部缺乏管理体系实施方面的指导与督促力量2.没有定期收集、分析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并进行有效答疑3.没有定期组织管理体系实施情况总结分析讨论会议4.没有定期组织管理体系实施情况答疑活动
# q+ ~' ^- G4 E1 ^; v十一:管理体系的内审与管理评审1.定期的管理体系内审活动走过程、搞形式,没有深入了解管理体系的真正落实情况2.没有用心策划定期的管理体系内审活动3.安排的内审员对被审核部门的管理体系不了解、不清楚4.确定的内审方案重点不突出、思路不清晰、时间分配不合理5.确定的内审要点不全面有遗漏、前后要点缺乏逻辑连贯性6.定期的内审没有按照过程审核方法实施,导致内审无效7.最高管理者不参与定期的管理体系内审活动8.管理体系内审不审核最高管理者9.对内审发现的不合格整改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10.定期的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流于形式7 g+ v6 C0 \8 G9 s
十二:管理体系的激励考核机制1.在公司内部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激励考核机制
3 j& d& I1 Z" v; N- ~
! G3 H! P9 g3 q) o1 C1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