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导读:企业缺的不是经验,而是传承。每个企业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如同零散的“珍珠”,每一粒都光彩夺目,但如果不能通过管理机制把它们传承下来,当员工流失了,经验也就流失了。
$ z8 o% O) @! o- o近日,有1位企业老板给我打电话,他向我抱怨现在人难招,问我能不能帮他介绍几个中基层管理人员。该企业年产值有6个多亿,员工也有几百名,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偌大的企业依然摆脱不了对经验型人才的渴望?
4 p( f m X: h. A0 {/ l5 t( {# M
企业真的缺经验吗?很多企业办了10年、20年,我发现最有经验的那个人往往是老板,老板既得懂业务又得懂研发,还得懂经营、管理。曾经有个老板跟我讲,他说他连叉车都会开。
0 |# H. z, W( z9 Z+ Z为什么企业创办多年还是摆脱不了对经验型人才的依赖?为什么老板成了企业里面最有经验的那个人?这两个问题的根本是经验传承的问题,即如何将员工的个人经验转化成公司的组织经验?简而言之,就是将老员工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复制,当来了一名新员工,能够快速地让新员工掌握优秀老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 k5 _% c O/ u' s那么,具体怎么做到呢?本文给你5点建议。
: J% t1 H# m" u0 R
1、个人经验的发现与挖掘
经验分三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手做为纯。朗欧咨询调研过数百家企业,我们发现,大部分工厂没做好员工经验的发现和挖掘工作。我们没有明确的数据去体现员工的工作业绩,员工做好做坏、做多做少一个样。
7 a9 r ?# j. A( }% }/ @那么,如何发现并挖掘员工的个人经验呢?比如,通过劳动竞赛、技能PK的方式,让工作经验和能力突出的员工脱颖而出。再如,通过“师带徒”、“老带新”的活动,让经验型员工浮现出来。
' |5 G+ e3 w, g/ m5 |
2、个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个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是持续改善业务流程,组织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技巧、信息、文本、数据等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进行提炼、加工、整合的过程。
9 [/ o* b5 ~, ^$ l* G9 p我们在工作中通常会发现,有的员工不管做什么产品,不仅质量稳定,而且效率高。很多员工都羡慕不已并产生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通常这位员工会说,这是经验吧。
: ^* [/ K$ N* f. i; x8 _, _: `
由此可见经验的重要性,但问题是这个经验往往只有个别员工有。因此,当我们通过技能竞赛、师带徒等活动发现了一批经验型员工后,接下来我们要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将宝贵的经验标准化、显性化、方法论化。
- r% Y: V, T! b4 f% n$ _
比如,通过SOP的方式,把优秀员工的作业流程、作业方法、操作技巧记录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影响分析”,利用照相机、摄影机等声像设备,记录优秀员工的操作动作,形成影像化的作业指导书。
6 {6 o) t" j6 m5 k' ? \: F 3、个人经验的呈现和分享
在企业里面,每个员工其实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问题是,每个人脑海里的经验或者说“绝招”都是隐性的、孤立的,它没有变成企业的组织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我们要把它挖掘并呈现、分享出来。
3 |9 @8 D+ J1 q3 r7 N# @5 Y
将员工经验总结和提炼后要在企业公共场合呈现和分享。比如,将优秀员工的经验制作成作业指导书后张贴在公司的宣传栏;在饭堂的小电视上,播放优秀员工的操作动作视频。这样既可以增加优秀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主动学习。
2 j: k; w) _1 Q2 q5 y& o4、设计经验转化的动力
员工为什么要将个人的经验分享出来?如何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将个人的经验转化成组织经验呢?其背后的动力源泉,作为管理者要把它找到。
+ ^, \/ b) [( o5 T8 d
比如,做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只要员工愿意把他的经验方法分享出来,并配合拍摄成视频,公司给予200~500元的奖励。
( M' }' \5 T+ ?7 @; y# i% A
再如,做一些精神上的激励,员工在工作中有创新、有“绝活”,不仅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激励,还能得到以其姓名命名工作法的荣誉。如“张三操作法”、“李四操作法”、“王五操作法”。这种荣誉感和成就感甚至比物质激励更有用。
* Q& U! e1 T: n: P6 Q/ f这些被冠名的员工除了获得物质和精神激励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他们作为评先评优、提拔晋级的重要对象。如,在提班组长的时候,必须是从这一些得过奖、贡献过、分享过工作经验的员工当中选取。
5、建立持续转化的机制
任何事最难的是持之以恒,坚持做下去。我们仅仅做到让员工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出来是不够的,还要建立持续转化的机制。
6 c% `# d/ e! K2 L8 D+ J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周期性的评定,设立一些固定频率的奖项,每个月设立一个“鲁班奖”,每三个月设立一个“詹天佑奖”。这就意味着每一个月、每三个月都有固定的获奖人员产生,内部的竞争氛围就有了,组织就有了活力。
/ W4 Y- |' o/ w# k1 x( G) ]9 t
再如,我们固定周期地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各个岗位最顶尖的、最厉害的技能型人才也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只要他涌现出来了,我们又把他的经验进行发现、挖掘一下,提炼一下,总结一下,呈现一下,分享一下。你看这就变成了良性的一个循环圈了。
结语
- D& j, _; D6 C9 w. A, ]做到如下5点将个人经验转化成组织经验:做好个人经验的发现与挖掘;个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个人经验的呈现和分享;设计经验转化的动力;建立持续转化的机制。
3 y# ]+ {% F { E个人经验通过组织记忆的方式变成组织经验,并通过激励机制的建设,让转化的过程可持续,从而保证组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