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421|回复: 0

搞不好变更的安全管理?项目肯定出问题!丨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0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搞不好变更的安全管理?项目肯定出问题!丨专题1 v! O, r( c% X/ t- h4 G/ k  z
原创: 《班组安全》 [url=]班组安全[/url] 今天+ Z1 C* V7 `* }$ N8 w# q; d; j! d

: `* d3 ?  O4 K) a# g  i9 i" \) F% N
7 Z) G0 o! B; ?4 |/ B) g& m+ c1 }& ~. z% R
变更,字面解释为变化与更新。
在生产活动中,变更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劳动组织等方面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n5 V) M& R* O3 V- {7 H( A
变更的特征
1 L5 P, _& g8 k/ }; _/ m

5 u* s# h9 v% A4 p2 q% B$ e- v/ z8 Y# @2 q! |. N0 L
1
变更的普遍性
0 ~( g/ i! @" P5 t  v
因为社会、技术、设备、标准及规范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任何企业任何装置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是变更具有普遍性的根本原因。
变更的普遍性表现在横向到所有专业:设备、工艺、仪表、指标、管理等;纵向到全生命流程:从装置设计到生产运行,再到装置检修优化,最后装置的报废拆险,任何一个节点都是由无数变更组成的。对于炼化企业,最集中的变更是在建设项目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以某新建催化裂化装置为例,仅三查四定过程出现的变更超过1 000项;在装置运行期间,典型的变更是临时工艺指标调整、各类生产方案的实施等,贯穿于装置各项日常工作中。
2
变更的多样性
) \( r3 Q/ S2 |3 p
对于一个企业一套装置来讲,小到工艺指标调整,大到生产方案切换;简单到增加一条跨线,复杂到全装置联锁升级,都是变更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根据《中国石化生产变更安全管理规定》附件举例可以看到,以举例方式归类的变更种类就有3大类23小类。
' S; `0 D2 m8 Z; g) X5 z

% e. E" J/ x4 j5 P# Z
变更产生的风险
- a& |, l/ `/ T0 G8 d% W% K& R& }
( _2 D6 p# Z5 N/ x- [" X" W+ ~
变更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引入不可预见的新危害或增加现有危害的风险。变更所带来的风险可以分为2大类:  `( |$ U7 c. f* L% R% o

3 j$ }- E! Q$ x7 r+ m
3
变更的固有风险
) G5 w; J, ?. I5 f9 Q) a' S1 s
所有的变更,即使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或评估,在实施投用后形成的风险是长期存在的,所有相关人员对变更及相应的后果掌握必然落后于它的投用,这种落后就是变更的固有风险。
事故案例:
某厂常减压装置对含硫污水外送流程进行优化,具体动改内容为将原A泵的入口线改至B泵入口,达到停用A泵节电的目的。项目实施投用一段时间后,对B泵进行维修时,仅关闭了B泵原有入口阀,导致原A泵入口线含硫污水大量泄漏,1人出现吸入反应。
: i  \5 E$ l! F% p: q6 w
4
变更的不确定风险

% V, A8 ~( v4 \% l8 |+ ~
即使经过评估的变更,无论是变更本身的效果还是变更所产生的风险都是不确定的。通过多次评估,或是引入具有经验的评估人员,可以明显降低这种不确定,但最终很难完全消除这类风险,如果没有进行深入有效的评估,风险更加难以控制。
事故案例:
2012 年 2 月 28 日,河北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硝酸胍的一车间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 25 人死亡、4 人失踪、46 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在相关变更没有进行深入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况下,擅自实施,改变生产原料、改造导热油系统,将导热油最高控制温度从 210 ℃ 提高到 255 ℃,造成釜内反应产物硝酸胍和未反应完的硝酸铵局部受热,急剧分解发生爆炸,继而引发存放在周边的硝酸胍和硝酸铵爆炸。
$ |% @5 X+ b9 P- [7 {

. S, v6 N" q, q! z( l" J
" H9 x9 X, f& B* e
变更安全管理原则

5 j5 b2 r! f, L7 c  q7 l0 F0 z4 u" B/ B' a+ n- X4 h0 G
原则1:谁主管谁负责、谁变更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按照业务分管、属地化管理和岗位职责对各自负责领域的变更负责,审批人应对审批的结果负责。3 t( w! a% M  p
事故案例:
某公司环己胺装置管理层为清理物料方便,擅自在静电除尘器下部开人孔,未将其纳入变更管理,最终导致承包商员工进入作业时发生碱灰坍塌掩埋窒息事故的发生。
$ G( e2 W+ r- c$ b$ U% o6 ^
原则2:变更应当评估和批准的原则。严禁未经风险评估批准变更,严禁未经批准实施变更。
事故案例:
某公司承包商“8•13”高处坠落事故,对集液器安装工序由在地面满焊后吊装改为点焊后吊装再满焊,未提出异议,未进行变更风险分析,施工人员踩踏集液器发生高出坠落事故。

" x6 q3 M: w# O. B
原则3:变更应当降低风险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国石化安全风险管理相关规定,变更后不得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 o% z0 n+ y8 P& w4 [5 U% y
原则4:尽可能减少变更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能不变更的不变更,尽量减少紧急变更。

+ X2 _; I; l; l% B4 K: ~6 j
' b' c( p+ _3 H: @
变更安全管理要点

; p8 J8 c3 B% m) X8 |& e: }. q) H$ k6 O8 V5 @7 W8 T/ O  S
5
减少变更的发生及其影响

1 g3 h1 ]9 X, `. i: o
以一个新装置为例,高水平的设计、施工及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变更的发生,从而减少风险;如果存在问题,可以在更早的环节发现并处理,比如在设计阶段发现问题,只需要在图纸上变更;如果在建设阶段发现问题,就会造成工作量的浪费;如果装置运行后发现问题,变更的成本和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减少变更的数量及影响程度,是控制变更风险最根本和有效的方法,也是本质安全理念的具体化。
% q- ^) r5 l/ k2 _

7 O( a! ]. s6 N2 m1 r
6
规范变更的管理

, l. p. \# z' D7 N& d/ r6 |+ I
变更本身风险较高,没有规范的变更管理会使风险更加不可控,如果无法消除变更,就应当以规范的变更管理去控制风险,其中变更的分类和分级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变更进行分类管理,让专业的人员去管理专业的变更风险;对变更进行分级管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风险变更的管控中。) c3 ~1 y1 D+ P3 b
" Y4 [: V0 \% n3 W$ x
7
关口前移
' v! y8 z5 f1 W: H% W, j: D) g
变更一旦实施,所带来的风险是复杂的,但是可以预知和评估的。通过评估及相应的教育培训,可以明显提升相关人员管控变更实施后产生风险的能力。这里要引用作业风险控制的“二八理论”,一项变更,应当将八分精力放在变更前的评估、培训工作中,将剩余的二分精力放在变更的实施和投用工作中。
8
变更管理的完整性

8 \; \3 F6 l* l$ I: ^
变更的管理要完成前期评估、前期教育培训、实施过程、投用、实施后评估、实施后教育培训及实施后相关资料更新等关键环节,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前期的评估,后续的风险无法做到有备无患;如果没有后期的评估,对变更投用后的效果没有整体认识,投用后的风险变化无法总体管控。反观目前的炼化企业变更管理,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逐步改变了以前全部精力放在变更实施投用过程的习惯,已经将部分精力放在变更前的风险评估及教育培训环节,对风险的管控起到明显作用,但对变更后的评估及变更的风险封闭重视程度不足,造成许多变更实施后留有隐患。
常见的情况有:变更后没有将相应的操作方法在工艺资料中更新,变更后的培训教育缺失,变更后产生的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风险没有进行充分告知等。
  @# V7 i6 _5 M( d

) k4 z* |. H&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5-24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