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从事的是管理工作。所谓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对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期高效的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 M6 C4 F9 t+ D一般质量管理人员更侧重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但是,既然处在质量管理的岗位上,还是应当提升自己的整体管理能力,既能策划又能组织,既能沟通又能协调。
0 ^& \# \/ k8 S% ?& Q9 l

一、策划能力
! G# M4 I9 m2 D0 }0 Q5 c1 G( U
质量管理工作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策划,有的是宏观的,例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发展战略;有的是微观的,例如开展某种专题性的质量活动、制定某种质量计划。策划是一种高智力劳动,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需要掌握相关的策划方法。策划能力还与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关,也与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包括调研)相关。


二、组织能力
1 r( n9 G( F E, S; |: g+ z# a+ c1 s' F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给出的路径,一件事经过策划,有了既定的方针目标,就形成了一定的任务,就要去组织实施。很多事情,往往不需要质量人直接去做,而是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按照规定要求去做。因此,组织能力是质量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 j+ {( I. o' x4 b6 K; C
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对组织的各种资源能够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知道有哪些可以使用的资源、不同的资源有哪些禀赋、怎样调动资源等等;
7 e! C5 c, k) m0 K1 P& u! R8 v, r其次表现在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特别是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善于用人,敢于授权,能够把相关职责分配到合适的单位或人员,并且能够通过采取解释、劝说、设置奖励之类措施激励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6 r4 l# {+ O5 h0 S! y8 A
再次表现在指导执行策划任务的相关单位或人员,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措施、相应的程序、相应的方法,让他们能够顺利执行分配的任务。组织能力往往是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内在素质的综合表现。


三、沟通能力
4 f$ C0 Y( x1 [2 M0 x* n# [2 H& _在组织的过程中,要把策划的内容、方针、目标、要求、方案、措施、过程、程序之类传达给员工,让员工明白,除了沟通,别无他法。
p/ V7 d- U& b# @$ s- `: K质量人要监视质量过程,要掌握生产现场的情况,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达到。向领导汇报,和他人讨论问题,在网上发布信息,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等等,都是沟通。
m: y8 {, J0 k4 x& @" L沟通中,质量人可能是信息的输出者(发信者),也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受信者)。作为发信者,要求质量人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把信息传达给员工,让员工能够理解,愿意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意见;
9 e+ X1 u+ L" H( M( M
作为受信者,要求质量人有良好的接收能力,特别是理解力,能够准确把握员工表达的意思。这两种能力,再加上选择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的能力,就构成了质量人的沟通能力。


四、协调能力
: n4 b( G" o' i/ s; d1 G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各部门、各员工之间条件各不相同,认识各异,难免不产生矛盾、不出现问题,甚至还可能发生冲突,因而需要协调。
, H1 a7 H9 o; l+ Q( R3 J) g/ R
质量人应当有相当的协调能力,也就是化解矛盾的能力、聚分力为合力的能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能力,以及动员员工、组织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能力。协调能力实际上也是控制能力,是对实施策划事项的过程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的能力,协调能力往往是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来源:品质人生质量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