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征文选登 | 于忠民:发现一张记录不符合,然后呢?. I% r; W/ o2 A9 t* p9 N
6 q+ _0 _) t1 \8 N- M9 I% @
2017-06-24 中国认证认可
& p9 t% ~) M3 P8 s- l8 f# f! J& S/ W; ^+ \$ L( c
9 l3 C8 e/ v5 S$ I0 r东北认证有限公司 于忠民$ {! }! }2 f3 d, f/ M5 `, s- Y4 {$ G8 {
善于从被人忽略的细节中发现问题,是对审核员能力的一种检验。
! t( U4 l n1 h8 N1 R3 l$ a& e
/ J* d4 \; j f6 e" D; i有一年,我作为专业审核员进组,对一家大型国企进行管理体系审核。组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职审核员。她强调审核要有深度,应关注细节,提高审核质量。按照审核计划,我主要审核设计、生产、检验等部门和生产车间。因我是头一次到这家企业审核,事先针对企业产品和生产状况,做了一些功课。
' d5 }! @$ C8 t
* k9 c. U+ `# B! ^到了现场发现企业产品多,现场车间大,工序也多。而作为审核员,每个产品、每道工序都要检查到,才能根据审核结果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而且各个部门、车间的距离较远,且审核时间有限,工作量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于是,心中暗自盘算着怎样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 M: O7 m$ Z, _+ X) i& p
1 k, B( O9 P* Z好在企业很配合,而且企业贯标很早,管理也很规范,去各部门审核都有专人引导。先上设计部门查看近年的设计资料,随后又到生产和检验等部门,从提供的一大堆文件、资料、记录中翻看,寻找审核发现,进行审核记录。单从材料上看,这家企业做得还不错。但现场呢,那是生产一线,按文件要求执行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体系的运行,关系到产品质量。0 V; m$ q1 k# ]( u% V* p
! Q' f9 C1 G8 f& {来到生产现场,几个车间连在一起,宽大明亮的厂房跨度几十米,长度足有几百米,显示着大型国企的气派。各种机器、设备有序的安置在不同的位置。操作规程挂在明显之处,各种标识清晰准确,现场工艺文件齐全,设备运行正常,环境也很整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工作着,查看了一圈并未发现什么明显问题,难道生产加工检验就没有一点纰漏?
& u0 B# @# j! w4 ?7 J# B5 ]3 U3 |+ L' ~ R
心中带着问号我来到一个机床旁,查看机加中的一道工序。操作者正摆放加工完的零件。我上前问操作者,有工序检验记录吗?操作者说,有。我说,拿来我看看好吗?他在机床旁边的工具箱上找到《产品报检单》,我拿起一看,上面有产品名称、图号、加工的数量,确实是今天加工的产品。随口问道,那《产品检验记录》在哪呢?他说,这我可不太清楚,你问检查员吧。2 C9 D2 w7 }7 _9 t
3 C9 _7 z7 P: j
我转过头问随同的检验负责人,这道工序加工完了,检查员检了吗。他说,检查员每天都检。我说,那把产品检验记录拿过来吧。他调头走去,一会儿领着检查员过来了。只见检查员捧着一摞产品检查记录。我仔细翻看着,都是几天前的记录。我问,今天的检验记录呢?检查员瞅着我,眼睛眨了眨说,今天的还没记呢。我说,那你什么时候才能记。他说,要凑够数一起检,然后一起记。
) ~! [. {+ J. @& c2 E# S/ b M: \4 J; ~7 i5 ]3 w( h4 I: i
原来是这回事。我心里明白了。随手将这个审核发现记到本上。身旁的检验负责人和检查员看着我,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检查员解释说,平时都是接到产品报检单立刻就检,今天忘了,一会儿我给补上。我说,这道序加工完了,没有检验记录怎么能断定是否合格,如果就这样转到下序,产品质量怎么能有保证,你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吗?$ S3 c" T7 d. Y% ?- T8 V
/ J3 K! i6 E0 B# N2 a# f7 v4 w
“能有啥后果?”检查员显得满不在乎。
7 F# i- M! g5 m. `+ i. {* ]9 [7 n4 I. b8 X$ T6 W
看来,他们对记录重视不够。怎样才能让他们认识其中的重要性。我想了想说,我给你讲个真实的事吧。我以前所在单位的数控机床班是三班倒,每班在交接时,都要查看上一班的加工记录。有一天,夜班的操作者接着上班的工件继续加工。第二天早上,活加工完了。钳工拿去一组装,却发现尺寸小了,整个件只能报废。重新加工不仅损失了原料,还耽误了工期,因未按期交货被对方扣了不少钱。后来经过详细的调查,才发现原来上班的数控程序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尺寸有所改变,但当班的操作者却忘了将修改的结果记到交接班记录本上。下一班人员以为没有变化,继续按原尺寸加工,造成了这种无法挽回的后果。, {( x( L8 q; _" h b* g+ H
/ w) Z( d$ b& x7 o我说,你们看记录重要不?检查员说,重要,太重要了,我们这就改。我说,好,但要举一反三,看看其他的记录是否有这种情况。“好,一定。”两人心悦诚服地点着头。
: }: c8 J7 H4 `/ [- M6 c V `0 c2 y7 @+ J+ a. q; B
我根据这个审核发现开具了一项不符合。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宣读了不符合项时,又重点强调了记录的重要性。受审核单位人员边听边记,表示一定认真整改。# |( O+ a0 L3 t4 D# m2 e
. @% J1 r0 V+ v# J; Z2 g- B
第二年,我再次来到这家企业审核。那位检查员见到我说,老师上次提出的那项不符合,单位可重视了,不光对我们检查员培训,还将全公司所有记录都进行了检查,说是举一反三。这回您再好好查查。
y# l1 q p# V1 a4 g+ K) P% }- U; v9 J: U7 s, y0 C
我仔细查看了产品检验记录,未再发生上次类似的问题。一个看似平常的记录,常常被人忽视,“其实记录不仅保留了当时信息,还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那次审核经历让我再次真切体验到标准的内涵。只有将标准融入实际工作中,从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寻找审核发现,才能对受审核单位有所帮助,提高审核的价值。
z$ I5 ]- p+ m. e. _7 J! U; C" V! g/ {0 O% l/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