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2 X1 Q$ M3 P+ c
QC、QA和QM是质量管理中非常常见的词汇,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本文作者从质量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诠释,很有新意,我们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6 e$ H: g" r2 N; L( f7 C
产品
) K" M0 s, {- w早期的质量管理(工业化雏形期)侧重于对最终产品的检测、测试,即QC(品质控制)时代。
/ ]' ]3 m' r7 r- u% W& i) S/ n/ F
这个时期的质量管理是以产品为主,在生产人员完成了生产任务后,有专门的人员(简称品控人员或QC人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 s8 F- {% @" Y1 Q3 s
但控制最终产品意味着亡羊补牢,更改生产计划和延期交货,这在工业化成熟期尤其明显。
* |- n" i7 ]+ W; }3 C; H4 q客户
% @; y, _ K# v t! q因为分工更细化、库存控制更严密、生产计划更精准。
6 _6 s# w5 M }6 g
对组织的质量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将质量管理提前,从流程设计开始,以预防原则为主,从而开始了QA(品质保证)时代。
- ^2 ]) t* _; L& i, f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一切围绕着客户需求进行管理。
; K( x# R. w' h. O6 U$ P, E0 g, G
价值链
. D& b* v- w$ W% Z( H6 W( a
随着工业化的到来,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可能是在不同组织、地区或国家进行(如耐克),很难将不同的组织召集在一起设计流程。
* l: p2 V" `, w+ J- b7 ]
因此系统管理QM(品质管理)成为来将不同的组织衔接在一起纽带。8 k9 Y# y9 G1 D& z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以价值链为主。价值链中的每个组织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价值链的起点是产品,终点是客户(消费者)。
. U6 m% k: q8 N; b0 ~上面是对QC、QA和QM的历史阶段和概念的解释。
j0 o& r- L! D$ {2 P" \6 b& h- l0 f$ V# Q/ M
角色定义& K1 `) | C$ e# W+ a5 z
那么在一个组织中(或企业中)如何定义QC、QA和QM的角色呢?
- }9 L" |2 v; G3 W1 w8 m% y- j/ d品质控制(QC)意味着在生产线会有两类人对产品进行控制,生产人员控制产量、成本;QC人员控制质量,这势必会造成生产与QC之间的矛盾,进而造成彼此的不信任。
+ P: ^: s* i5 t" s: K
6 H9 C; ?1 T) Z5 b' ]; Z* L我在雀巢工作时(1994年),恰逢雀巢第二版的质量体系发表(Nestle Quality System)。
, ~; N/ c" i0 c在这个质量体系中,用一张非常清晰的图,解释了QC、QA和QM的区别。
1 p# ?# P# ` M7 ~7 Z
当年雀巢将所有QC功能转给了生产部门,解决了生产与QC责任不清的问题,因为生产人员都是QC了。
! z0 g7 o6 d$ R+ I2 Q3 ^) ^) f这时候以往质量部门的QC岗位升级为QA,主要支持生产部门进行在线检验(生产部有在线实验室),包括:设备校验、方法提供、人员培训、试剂购买等。另外,QA部门协助生产完成HACCP计划、QMS(Quality Monitoring Scheme)、净重控制、环境卫生监控、纠正预防措施验证等项工作。
6 G! }/ k9 N4 q; Q7 f: L
质量部门(QA)的工作还包括:原料、成品检验放行,参与供应商管理(评估、审核)等。
) k) L6 c7 j. E p
# O* G) x8 Y. e7 C+ S& c
当生产线没有了专职QC人员时,不仅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合格率,非生产人员比例大幅度减少。
- g6 ]/ h, b! b" r3 f
消灭质量部门+ {8 r( X. A9 Q
让质量部门的人员远离生产一线,实际上是将QA人员角色从保姆变为教练,从关注产品质量到关注流程质量。
; I6 ?9 _# R$ q! a% e( E
+ ], [9 f& O" S( F$ X9 I- M7 x
当QA人员不再直接参与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时,生产部门一定会主动承担这样的角色,按照逻辑讲,生产人员应该比质量人员更知道问题所在。
% y) t. P D# g" h
5 w) B: d( d% @. o( S2 Q3 i( p5 X7 k1 M
而当生产主管也开始关注优化流程时(QA的角色),质量部门的QA就可升级到QM的角色,即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对各个体系进行整合。
/ e9 a0 O2 X8 R
4 ^4 p( h, J2 z# I$ S" @+ E/ e7 S
质量人员的使命就是消灭质量部门,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实际结果就是这样。
3 W F* \3 a& U" o+ s9 q当产品质量控制由生产人员承担,业务流程的优化是由各个职能部门负责,那质量部门就该寿终正寝,这需要质量人清醒认识到这一点。" p. H; q) C+ ^. v3 F0 n
* }( S8 H* ?' N5 k
质量管理的革命历程
5 [( ?1 y1 u! R0 V8 \
第一次革命是建立专门的QC部门。第二次革命就是建立专门的QA部门。
3 L6 j) N1 A. j: h1 ~0 b0 U
第三次革命是将所有QA工作转交给所有职能部门(生产、采购、物流、营销等)。
第四次革命就是消灭专门的质量部门,或者说这就是质量管理的4.0。
1 `$ T" a' |) U$ Q质量人员的未来0 M f8 T1 Y5 h/ }8 i
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质量部门的人却越来越困惑,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如果你将自己钉在QC的位置上,基本上死定了。
, {% \- _& A0 k+ a! L1 V
如果你将自己盯在QA,那么可以提升自己的系统思维方式,让你对未来(包括生活、工作)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 r# ]/ {* n) F8 w$ Y. e t# ?* Q
& ^ G" `7 L: k% u
如果你将自己定在QM 上,你将是老板的投资顾问,他将离不开你,给你最好的待遇。
( ?& b0 l3 a' E5 ~# P! F
来源:标杆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