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924|回复: 4

取经 | 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不仅仅靠质量取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 19: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取经 | 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不仅仅靠质量取胜!                     2015-02-03                                                [url=]质量与认证[/url]                    * t+ _) e+ t" f3 q3 g! o
( {" @; h: o# I" X$ N% i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其中传达的观点极其简单易懂。我们一直在讨论:“德国制造”靠什么取胜?“中国制造”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该学习什么。令人惊叹的是,本文不再按照常规突显质量之于“德国制造”的重要,而是探讨了质量之外的理念,比如创新。静下心,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 C. o, L+ |+ Y$ n
3 i* ?5 P4 `. Y3 ~8 R  u
  前几天,我和德国的企业战略专家,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及监事会主席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说了对中国制造现状的困扰,贝格给我说了德国的故事:从1870年到20世纪初,“德国制造”低质廉价,当时全球制造业的金字招牌是英国。为了和德国制造划清界限,英国要求所有商品必须标明出产国。
1 }! g+ l% H( a
  之后,德国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向英国人学习”,从单纯拷贝到开始尝试做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质量。20世纪初,“Madein Germany”已经赢得了好口碑。到现在,很多人已经不记得那段历史了。
' Z0 c  i) `! o: S; \# ~; V4 j
  “之后,日本人也走了和德国人基本相似的一条路。从拷贝,便宜货起家,开始有自己的研发,技术,产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反向狙击了诸多欧美企业。受到日本产品和新兴市场的冲击,德国摩托车,自行车,照相机,和纺织品产业基本死得一干二净”。罗兰贝格说。上述这些行业中也有剩下的,基本都是古董,而不是潮货了。
1 p" Y- {- u8 n! L, I
  那些成功对抗了日本电子产品新科技和东南亚纺织制造业的公司,则越变越强。例如德国的工程化工和汽车制造业。中国制造或许占据了全世界,但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用的是德国的机器设备。
# N- [$ `4 ^: h; h
  时过境迁,前英国外交大臣的顾问伍德(Steward Wood)之前在英国《卫报》中写道,“小声地说:向德国学习很好。特别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值得英国学习。在我们寻找当前最大挑战的答案时,德国可以给我们启示”。

' y: \4 L, F, W2 {
  这就叫风水轮流转吧。

) ~  @4 j4 H' ~! H/ h6 b/ \
  贝格先生这段简短的德国工业史告诉我两个道理:第一,没有自有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仅靠仿制和低价是没有前途的。第二,不创新真的会死,这是德企血的教训。

' T4 V" I. N0 ?/ m
  德国中小企业的欣欣向荣,德国联邦政府对企业创新鼎力支持。创新这件事,要有意识,有环境,还要有制度保障,这些德国一样不少。

: H  D2 D* O7 ^+ W0 e  C& X
德国百亿欧元砸创新

+ L- P- r( J- C3 v( \4 y: E0 p6 F
  在过去100年,德国人的发明很多,从阿斯匹林,隐形眼镜,汽车安全气囊,到MP3和SIM卡。很多德国企业至今还在享受着这些老一代发明所带来的红利。这种惠及几代人的专利红利,正是中国商界很多人最为痛恨的“专利壁垒”。很可惜,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
% A& j& y% b8 T5 D& F4 u
  2012年,德国在新技术开发和创新领域的投入达到794亿欧元,是GDP的2.98%,目标是3%。欧盟的平均值是1.97%,中国同期这一数字是1.98%。不同的是,创业投资在德国并不盛行,天使投资基金更少见,所以政府与私人企业在创新上的投入占了重头。

* E. T2 k2 H3 Y3 ^6 x7 @
  “提到3%这个数字时,我们的联邦政府也是十分自豪。因为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加大研发的投资,他们也看到这个数字本身在增长。”德国博世公司前主席,现任监事会主席弗朗茨——菲润巴赫(Franz Fehrenbach)表示。德国博世并不是上市公司,他们100多年来一直不变的策略就是在研发上投资巨大:大概是整体销售额的10%。

* M% m$ j& F1 Z- P
  “德国整体的研发投入大概占GDP的3%。但我的观点是德国必须要超过3%这个数字。因为德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唯一的资源是德国人的智慧。要让德国竞争力只增不减,就要加大对研发的投资。”菲润巴赫接受新浪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
; l% i6 x+ Z. J
  这个欧盟里GDP最高的经济体,近五成的GDP是由出口创造的。而在过去5年,即使是欧债危机最为深重的时候,德国私人板块和公共研发机构的投资增加了15%。

( q. {( v% S# `) B6 g, J
  欧盟每年都针对全球对研发投资进行排名。2014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大众,三星和微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三家公司:大众去年一年在研发上的投入135亿美元,超过1000亿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近19%。此外,榜单前十名中有五家是美国公司(英特尔,微软,谷歌,默克赫强生),另有两家欧洲公司(瑞士罗氏和瑞士诺华),以及日本的丰田。

' a  ]. P3 \% ^
  这些千亿级大鳄有很多创新大话题,化工行业在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企寻找替代能源,例如氢动力和电力。德国的环境监管政策催生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以及提升能源效率方面的技术创新。针对创新,德国制造业的话题无限多,但涉及到日常生产中,就是对生产流程和已有的产品不间断的改善。
5 n# E& V5 d& d8 k  E
  “所谓转型,不是放弃,也不是破坏,其实就是追求高质量,往行业的价值链上面走。以此提升竞争力和投资回报。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技术上不断研发,研发才能产生生产力。”菲润巴赫坦言。
8 z3 q2 j4 e# }& k
  菲润巴赫认为,“效率”这个概念与创新紧密相连,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取:一个途径是创新新产品,另外一个途径是改进技术,更新换代现有产品。

% E0 N! n# N7 ?0 s: f+ u. A
  “有些企业是通过创新的产品提升效率和竞争力,另外一些企业是通过实现操作上完美来获取竞争力。如果以博世为例,我们可以同时生产几百万个零件,保证同样的质量,没有瑕疵。”菲润巴赫对新浪财经称。

+ X" W- C2 i8 L* I( e  ~8 t$ k  @
  在研发领域,博世的投入是销售额的约10%。按照菲润巴赫的估计,竞争者们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大概是销售额的3%到6%。

6 K/ T- S7 D, H' ^' s" x
过千家中小企业的隐藏冠军
! {5 v. a7 p2 K$ }& w
  德国那些超级航母几乎坚不可摧,可并不是德国战车实力雄厚的最终原因。在德国,超过99%的公司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在工业方面高度活跃,如此欣欣向荣,以至于德语中小企业“Mittelstand”都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代表着德国工业的脊梁。

7 G) o  u$ n& B$ k: K
  德裔哈佛战略专家西蒙(Hermann Simon)2009年曾就祖国的“Mittelstand”写过一本书,名为“21世纪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 of the 21st Century)。所谓“隐形冠军”,是在某一个细化的工业领域排名全球前三名,或者在自己所在地区为第一名。
+ M2 @& ~% X$ }1 Z3 N
  即使如此,他们的品牌却不那么为人所知。最近,西蒙又对他的研究数据进行更新,去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全球2764家中型全球领导企业中,德国占了1307席(47%);这些企业占德国出口额的1/4。对比一下,美国有366席,中国有68席,英国则占67席。

& a: ~& S3 U1 k
  这样的一批公司,他们在研发上的投入时一般工业公司的两倍,甚至更高。即使与一些以专利见长的大企业相比,若按照专利和雇员数量做比,平均到每位雇员的专利数量是一般大公司的5倍。考虑到成本的精细化,他们最终的投入产出比更高。
$ U" _1 C( l. C( d
  说个例子:德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Enercon,拥有全球风能领域专利数的30%。
4 Z3 B5 b4 w4 N6 d" X% z- S
  还有一些德国公司很多人闻所未闻,甚至连他们涉及的那个偏门的领域都没听说过。西蒙就发现了很多这样散落在德国各地的珍宝式中小企业公司,例如德国凯密特尔集团(Chemetall)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铯和锂生产商;3BScientific,是解剖教学辅助领域的领导者;Uhlmann,是医药包装系统的龙头,而Flexi是专业生产宠物伸缩牵绳的,你想像得到么?仅仅一根小小的牵狗绳,他们垄断了全球70%的市场。

/ Q) A1 t- B' X4 B1 l! K
  在很多公司时下对“外包”这样的概念十分热衷时,德国的“Mittestand们”是绝对反对“外包”概念的,尤其是牵扯到他们的看家专业知识时。

$ ?9 I8 h& \3 ~0 R
  德国有一家叫Wanzl的中型企业,主要业务时生产购物车,以及机场的自取行李手推车。他们的手推车卖到全球各地,包括日本东京的成田国际机场。
5 S# {" S; d1 q
  机场的手推车?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质量要求很高。这家公司所有的部件都由自己工厂生产,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达到他们设定的质量标准。

9 T4 f4 ^3 _( }7 g! ~( V
  这就不理解中国企业想对很多德国小企业发起收购时的困难重重了。

' y$ c7 Q6 K" V- _" l# j
  时下的德国企业中,很多最炙手可热的发明正是来自一些中小企业。举个小例子,仅3D打印技术这个小领域在美国和德国聚集了一批中小型技术公司,于是诸多中国企业家都到德国去收购3D打印方面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公司。结果这些看起来都不富裕的中小企业却根本不愿意卖。

3 ?% q: j7 [2 |# r+ j3 H6 I, p
  按照沃顿商学院教授Christian Terwiesch的说法,德国式创新的诀窍,就是在某一个很狭小的专业领域技术专业知识很过硬,所以即使在很小的板块也可以成为市场领导者。
% z6 ^' C) J$ J) [
  很多中国企业乐意收购这种小公司,收购成功的寥寥。

& {% O+ G4 A6 F$ ^7 w
篇外:德国特色的“创新技术孵化器”

/ t( u; n: r  E* |$ I* i6 x
  在创新这个领域,无论是德国的超级航母们还是中小企业看起来都很风光:他们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O8 {+ |, i2 d7 \' g" d( S$ h* r' P
  但创新气氛活跃并不仅仅是企业们的功劳。德国的整个市场体系,似乎就是为了鼓励创新量身定制,这一点,美国人都很羡慕嫉妒恨。
+ S* Q" a2 z8 M
  针对创新,必须提前说明的问题是,研发这个词说了很多年,做企业的无人不知。为什么大家对投入创新有保留意见?因为有的行业投入研发后需要一二十年才能有所突破,这一点在医药行业尤为明显。机械制造业不需要那么久,但也不会立竿见影。

" {& f) ]/ E) Z- k' g/ X
  企业吝啬资金投入研发,现成的技术找不到市场。这种信息不对称在很多国家都存在。
/ A8 A, p$ a7 }4 u) t, ]
  德国有一种特殊的“中介”,或者说是“孵化器”,填平了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鸿沟。
  D# x1 {, R) q% A6 E) r
  德国有几百家研究机构,慕尼黑的马普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是很著名的一家。他们专门资助和发起一些生命和资产科学研究项目。
/ M/ G$ v( R: q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有近66年历史。他们拥有67个半自治型研究所,就像科研开发的搬运工,把一些成熟的科研成果搬向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
" B( f# o" j' @
  上述这些科研中介组织,是德国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缺了他们,德国很多工业领域的创新就可能根本到达不了终端。

# A( Q( R% ^( B# ~" U
  以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为例,他们每年研发预算达到20亿欧元,其中30%资金来自于政府,另外7成来自一些公共预算支持的项目,以及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合同。他们的责任就是把技术创新顺利投向市场,几乎跨越所有行业领域,最关注的是德国人的强项领域,从健康医疗到能源。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在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孵化上贡献卓越。

- K( ?! c6 M# U: s& v
  这些研究项目不会仅仅停留在学术期刊的程度,而是迅速商业化,不仅是一家公司,而且可能惠及整个行业。

5 ^$ ~; }! p2 [* n; [) V
  更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企业,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上竞争激烈,但绝不用价格战挤压彼此。德国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互通有无。他们将这种紧密沟通称之为精英集群(Clusters),共享创新和科技的红利。尤其在德国最具竞争力的化工,汽车和电子设备和工程领域。他们不会相互拆台,而是通力合作。
; _/ L' ^4 g6 q$ w# F1 z0 p( A
  “德国货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转型,中国制造也可以。至于‘中国制造’什么时候可以扬眉吐气,我觉得是10年。要走在科技的前沿,大概需要20到30年。”
' W+ e" p* L! P! _, E
  贝格先生对于中国制造的乐观估计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从仿制阶段走出来,开始创新自己的生产流程,技术和产品。现在的世界是透明的,世界的一端有了一个新技术,另一端几秒钟就知道了。所以学习的过程必须加快。”
1 Z6 U( D+ k0 ]/ l
  贝格说:“德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因为他们知道制造业的强大对一个金融独立的国家至关重要。”

9 t) ?0 l, q" o
  W2 ]& S! n; U& f! D1 [5 P$ K9 j
1 I' w8 o6 z3 f' s' U; i
发表于 2-4 1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2-4 12: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82

回帖

1777

积分

硕士

积分
1777

Medal No.1

QQ
发表于 2-4 15: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Z6 ^& f* p% f' z5 q# ]% d& {
发人深思,我们落后的不是设备,而是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7

回帖

7747

积分

博士

积分
7747
发表于 2-5 08: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怎么才能得到理解和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5-1 20: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