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杰克 发表于 5-9 15:19:33

认真观察下述案例,有无不合格项,请指出不合格GB/T19001-2015idt:ISO9001:2015

标准中的哪一个具体条款号,并说明理由。
1.在《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中记录打磨车间的COPY仪校准周期为每项12小时一次,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校准期限为每6小时一次。

rml 发表于 5-11 09:47:13

阿芳 发表于 5-9 16:15:44

不符合8.5.1b)

Cuddlydog 发表于 5-9 22:10:13

可能隐含四种情况:
1、组织确实现在要求12小时校准一次,只是作业指导书的6小时规定没有按文件要求同步更改。
2、组织确实一直要求6小时校准一次,只是现场习惯性一直12小时校一次。
3、组织确实要求6小时校准一次,现场也是这麽做的,只是记录表格的格式错误的制成12小时,现场懒得更改表格。
4、无论6个小时还是12个小时,这个校准周期(审核员认为)都是不适宜的。

不符合的描述不要止于表面现象,要清楚描述不合格的实质,以便于判标。

一剑封喉 发表于 5-9 23:33:48

.在《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中记录打磨车间的COPY仪校准周期为每项12小时一次,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校准期限为每6小时一次。
对楼主的表述有点疑问(见上面对应文字的不同色标)。是不是下面的意思:
在《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中记录对打磨车间COPY仪进行校准的间隔为每12小时校准一次,但COPY仪的校准作业指导书对该仪器的校准周期规定为每6小时一次。(未按规定实施校准。此时判7.1.5.2a)“测量设备应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检定)和(或)验证” 不符合。)

还有一种理解:
在《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中对打磨车间COPY仪的校准周期规定为每12小时一次,但COPY仪的校准作业指导书则规定该仪器的校准周期应为每6小时一次。(表单规定与作业指导书规定不一致。此时判8.1的 “策划的输出应适合于组织的运作” 不符合。)




rml 发表于 5-10 08:04:35

一剑封喉 发表于 5-10 09:23:35


楼主的题目是否出自上面?

一剑封喉 发表于 5-10 09:29:43

愤怒的杰克 发表于 5-10 09:43:47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6-5-10 09:29


感谢老师的点评。

rml 发表于 5-10 10:44:48

emeipengxu 发表于 5-10 12:37:30

打磨车间的COPY仪到底是个什么仪器?是否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这个不明确,就不好判标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39:44

:)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39:46

:)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39:54

:victory: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40:06

:Q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40:13

:victory: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40:23

:@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40:25

:@

LONGYUN 发表于 5-12 18:40:48

很明显,这个测量系统正常与否,影响的是打磨工作过程而不是产品验证。它的“校准”属于设备维护——7.1.3。

一剑封喉 发表于 5-12 19:54:19

在《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中记录打磨车间的COPY仪校准周期为每项12小时一次,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校准期限为每6小时一次。
这个内审员试题所讲的,到底是使用所谓的COPY仪(对刀仪?)对磨削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属于 7.1.3 的基础设施定期维护),还是对COPY仪本身进行定期校准(属于 7.1.5.2 测量设备的定期校准)?在没搞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所有的判标都是臆测。

从案例给出的“校准”时间间隔为6~12小时来看,似乎应该为前者,但题目却用《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这样的表述,想说明什么?

rml 发表于 5-13 00:15:14

阿芳 发表于 5-13 14:03:12

首先这是一种生产设备上的仪器,其作用是工太对正,不属于监视产品质量特性的监测设备。生产作业指导书里有规定,工人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以前判定2008版的标准7.5.1中的c,新标准不是8.5.1中的b吗?

rml 发表于 5-13 14:19:22

阿芳 发表于 5-13 14:38:47

请教RMLl老师:这个内容与我上次碰到的一个企业的不符合是否类似:一家做薄膜的企业,分切机上的刀片文件规定8000米予以更换。但是记录显示8000米的没有及时更换。一家1000对人的上市企业要求我一起参与内审,我给企业开具的不符合7.5.1C。

rml 发表于 5-13 18:26:38

北极熊 发表于 5-15 09:06:30

现场应简单跟踪一下,“规定”到底是6小时一次还是12小时一次。若是6小时,现场按12小时进行,则应判7.1.5.2a“未按规定实施校准” ;若现场使用的《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就策划为12小时,与作业指导书规定不一致,属于“文件”问题。

北极熊 发表于 5-15 09:06:38

现场应简单跟踪一下,“规定”到底是6小时一次还是12小时一次。若是6小时,现场按12小时进行,则应判7.1.5.2a“未按规定实施校准” ;若现场使用的《检测工具校准记录表》就策划为12小时,与作业指导书规定不一致,属于“文件”问题。

北极熊 发表于 5-15 09:17:12

“校准”搞得太深奥了。对“很明显,这个测量系统正常与否,影响的是打磨工作过程而不是产品验证。它的“校准”属于设备维护——7.1.3”此观点不能苟同。虽不是最终产品”,但其仍影响到产品质量。

一剑封喉 发表于 5-15 09:54:44

北极熊 发表于 2016-5-15 09:17
“校准”搞得太深奥了。对“很明显,这个测量系统正常与否,影响的是打磨工作过程而不是产品验证。它的“校 ...
新版标准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的测量设备在7.1.5.2条款中规定了控制要求,应注意:该条款对测量设备提出控制要求的前提是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而不是 “当测量设备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




rml 发表于 5-15 14:21:3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认真观察下述案例,有无不合格项,请指出不合格GB/T19001-2015idt:ISO900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