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文件在你的企业里有实际作用吗?
依我多年的经历,好像体系文件真的没多少作用。但我没进过大企业,不知道大企业的体系文件有没有作用。如果没有作用,为什么一定要有呢?还是回到“两张皮”和“表面文章”的疑问了。
严格按照切合企业实际的情况来编制体系文件,企业最高管理者重视体系的作用的话,体系文件才能被实际的执行。因为大多数企业是不把执行体系的人员当做一回事,平时不管,到外审时才临时的补资料,杯具 同意2楼,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体系就是个杯具,体系认证这一行不知道还能存在多少时间,CCC等特殊认证除外 如果没有用的话,说明企业对于认证工作不重视;另外企业内部运行体系管理的人员对于体系没有正确的理解,起草的文件与公司的实际运行存在差异造成的。 应该说有用的,但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作用和价值悬殊还较大。
一般而言对大企业不仅作用相对更大,而且建设、运行和维护体系的成本公摊相对更小。
在很多中小企业,如对于不足百人的简单加工型工厂(举例单纯的冲压、注塑成型加工...)等也效仿大企业搞复杂的质量体系是比较迂腐的,与其把质量资源投向体系不如投向过程能力的提高上效益来的更快和有效。
中小企业有个体系框架即可,老板要有钱就提高过程能力,作坊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运作,产品质量责任压在师傅头上。设专职的质量人员专攻质量策划、设备和模具能力评估、首件批准、可靠性等性能测试以及忽悠客户等等即可。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体系文件是不是有用,完全在于组织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的老总都没有按文件办的意识,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完全避免两张皮的情况。但大多数企业还是把体系作为广告,而不是改善管理的工具。 我公司有体系文件是有用的 企业的经营与企业的管理其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企业首先是要确定经营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经营方向来确定自己企业经营管理的反方向。但是不可能先确定企业的管理方向然后再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此外,企业的管理是企业文化层次上的活动,企业的管理应该和企业的文化等项对应。而企业的经营是企业的决策方面的活动。尽可能地寻求企业的自主地追求卓越,这种追求并不是依据企业的市场来确定的。不要将企业的市场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结合起来。如果硬要结合的话,那么请将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规模结合起来吧。 企业的经营与企业的管理其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企业首先是要确定经营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经营方向来确定自己企业管理的方向。但是不可能先确定企业的管理方向然后再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
此外,企业的管理是企业文化层次上的活动,企业的管理应该和企业的文化等相对应。而企业的经营是企业的决策方面的活动。
尽可能地寻求企业的自主地追求卓越的途径,这种在提高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的追求并不是依据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来确定的。不要将企业的市场情况和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如果硬要结合的话,那么请将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规模结合起来吧。
其实中国人应该学习体系的精华,学会运用,而不是照搬,好东西到中国都变味了 体系文件有没有实际作用,关键要看公司领导层想不想让他有作用。 体系文件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标准的角度所做的工作行为规范。越贴近实际,其管理作用越大。两张皮现象的存在或多或少的是由于不符合实际造成的。 管理体系有没有用,关键在于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取决于企业老板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没有最高管理者的支持那是很难有作用的 体系文件在企业里是否起到作用,我感觉主要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管理层重视体系、流程的建设与完善就有用;反之,一点用都没有,形同虚设。 体系在中国为什么会走样?中国的文化是人治的文化,所以一般的企业,制度规定都很多,但真正实施的就很少了。有许多文件发布后就没有用过。即使是搞体系的,比如我刚开始搞体系的时候也是这样,做事总是想当然,而不是查下文件是如何规定的,流程是怎样。在这种文化下,贯标是很困难的。 这说明你们企业体系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好的体系文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运作编写的,当然有用了 回复 emeipengxu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点评一下你的观点,
你想问的是我们所在的企业文件是否有效实施,
但我看了好像单选投票的意思是:我们认为有没有效果一样,
如果是第一点,我们公司也没有很好的实施,但他们都认为我要做,所以就做
如果是第二点,我认为有作用,提高顾客对我们的信心,规范人员行为, 回复 qman 的帖子
过程能力非常关键,但过程能力强了体系也有了,
无非是一些系统的东西而已 大家想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企业内的人事制度哪么重视,体系制度就不重视呢?是什么原因?一起讨论一下,可能对这个题有作用 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从成本和效益方面分析一下就很容易得出答案。如果体系实施起来让老板感觉投入太大,而成效很小,那老板很难动心去做。再加上一帮唯权利论的主管人员的话,体系文件想得到实施,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不光是质量管理体系,其它体系也是一样,好东西,进口了就变味了,这可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认为关键是国家管理机制问题,说到企业方面还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咨询、认证机构做体系的态度,完全是在应复审核,单纯是为了拿证而拿证,随着现场审核的结束,这个年度的体系工作就算结束了,说的更具体一些,花钱买证。有时侯出去审核,企业记录仍是前几年的,你看着办吧,不让过,企业不给钱,认证中心不愿意,让其过,审核员担风险,一旦让认监委抽到,只能算你倒霉,这样完全是在难为审核员。 每个公司都会有很多体系文件,就好比一个国家一样,需要有很多法律来约束每个人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体系文件时很重要的。 不用就没用,用则会逐步完善 做体系的员工,单单是拿证的话,好办,如果要是稍微做的实际一点,没有最高领导的支持,想做好那就是瞎扯淡 现在企业大多在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比较少去把眼光放那么远去搞体系。 体系还在于应用,比如电脑,用于管理就对企业有用,如果弃之不用,就没有任何作用 作业过程基本是按体系文件执行。 同意体系文件能否起作用,首先取决于体系文件能否操作。 没用的,只是为了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