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质量目标理解, f! S. G# t! z6 @4 e2 I* o5 J
+ m4 \* F! T4 ], ~7 W7 x, }
. ]8 c, [2 Q9 C# H$ O5 l
2017-03-14 中国认证认可" T6 q G" c; T, ~/ d
* r+ a1 f- }! c* e
1 c) J7 y) ^5 J/ I, |( N1 _; i) O" A( _6 E3 v: ]
- R1 r* v9 S: Q8 |5 {( G6 J S1 p" S
1 z: ?& v( Q. z9 Y/ R* D) p+ p
& W+ C* ?/ P7 \5 [质量目标来源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建立并实施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案。 J Q5 {) g# H$ [( c% W
2 `; h/ ]# d3 [! r4 j8 L
9 e* k4 \, H/ y8 e7 [
; ~! Q" |0 Z8 g, l4 L6 K2 g5 \+ q$ s, }5 ~: u% |
如何在质量目标中包括“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S; a2 Y N8 W- O
( B! j+ b: S7 ]! ~( a% A/ y- [) d( s
常见的问题是:质量目标中未包括“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只有“工程项目合格率”、“产品合格率”、“出厂一次交检合格率”等目标,而没有提出“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 h( ~4 ^: y8 L$ {$ m; k
$ K4 L) R/ Q0 y; X o5 W9 X' F
9 q+ S" ]" w+ ?* y
9 Q6 I2 w. }. z% X D; b. u
$ m, n, g4 l$ k' y5 ?* w“合格率”是不是顾客最关心的问题?, L q+ y* ~7 `% I& Y
. k# n* R- @1 L
+ U5 s- A' [! C3 v5 @
9 k/ F6 }9 A6 U9 d) ]+ J. z
8 J5 |9 ], d/ V3 V% ~通常不是,它是组织关心的问题。顾客关心什么?顾客关心的是自己得到的产品是不是合格品、有没有缺陷、是不是耐用,甚至希望产品具有超值的特性。但是,许多组织并没有理会顾客的这些需求和期望,而是“执著”地追求“合格率”,对于怎样“增强顾客满意”研究不够。
u, U4 Y; S& |- M( U y
+ i2 f5 x0 X5 s0 p
/ x( J! p! G3 W/ |& g. Q8 W, _# x2 g3 N) _) ^3 g
3 Z3 l! D% U' u( _4 X. N/ T; w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 w0 V+ H( V* D9 ?! M8 ^
! }" ?: k! j% [/ z" W4 |/ k% v
. ]6 Q% H- _1 \" m; z) V- e& e
2 K. E h& D; f1 z3 V) k
: F7 u1 @) W& ?2 h
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理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的理念,没有理解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顾客满意”,没有想方设法了解顾客对自己的产品及其特性的需求和期望,或者没有什对自己的产品及其特性状况征求顾客的意见。因此,不了解顾客对自己的产品有哪些方面的不满意(或者不是最满意),从而无法据此进行改进。
' J* K) M. ^; c7 d) [
( o- W; V* U, E6 U+ L" t
6 M# z: V+ K% X! b# c2 s5 h- Y( P6 X9 u1 k; E
& R1 C- q1 j/ j5 W2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 X' s( y9 T, I5 a9 P4 O
# @' E) _2 T- P' n
, S, n Y# E2 f, H- v2 I/ }/ e( c a) R/ |+ n" F
; j: C2 Z7 W6 ~- ^( a1 b有这样一个例子:某计算机公司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顾客希望买到的计算机不要出硬件故障,希望无故障间隔时间能达到国外某品牌的水平。于是,该企业以某国外品牌为赶超对象,确定计算机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1.5万小时”为首期质量目标。该企业依靠管理体系的运行,从设计、选料、零部件、外协件、生产工艺、检测、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等各个过程环节找差距,提高人员素质,进行技术攻关,改进过程。他们想方设法努力实现的是“1.5万小时无故障”这个“产品的质量目标”,而不是“出厂合格率100%”的目标。他们非常清楚:即便产品出厂时100%合格,但用不了几天就送修,顾客仍然不满意。( U' s5 i( j5 p8 f$ ~% S2 y' y" l
5 ~- C* h6 y t( K
5 |1 A* O8 \- {) g+ w: g0 n
' X8 M! H8 a0 Z
1 ?: E. [1 X1 G对于建筑企业,什么是“产品的质量目标”?3 m) q9 m8 |" q" m9 t0 O! Z/ w
+ H0 b! m8 ^5 J+ D' H; C4 a1 z+ l
" A; ]2 u5 \# v- Q3 b3 F. M# ^8 h/ w% O: x1 I2 W
/ L- p) h5 @9 d: B9 H
这必须从产品及其特性本身去探索。例如,某装饰工程完成后,不出一个月,墙面裂缝;不到一年,门窗变形;不满两年,瓷砖地面起鼓。此时,顾客必然很不满意,多少“合格率”都对顾客毫无意义。那么,如何让顾客满意呢?显然,只有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这些需要下功夫的不足之处,就是建筑公司应该设定的“产品的质量目标”。8 G" V# W0 n- ?5 T
又如:建筑设计文件也是产品,作为其产品质量特性之一的工程尺寸应表述正确,做到无“错、漏、碰、缺”,无违规设计。为此,一些设计单位将建筑设计项目的质量目标确定为:
6 B3 ?. E+ M: M4 B/ y4 z4 ]% x+ F1.工图“错、漏、碰、缺”的数量从去年每张标准图纸6个,减少到今年每张标准图纸5个;4 ~* t2 B7 {- j& i3 ~( i& M
2.施工图第一次出图违反强制性规定≤1条/万平方米;
' G. k# L' J' \+ `8 T% z+ d$ C3.施工图审查二次通过率100%。这个质量目标,既包括了“产品的质量目标”,体现了今年在去年基础上的持续改进,又包括了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这种需经过奋斗才能实现的目标,才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才是质量管理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才是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目标。
) V: }! }9 m5 A, V/ }* F ]
5 W( N0 Y4 F& r" Y) W1 g/ t
/ @0 O+ {$ n1 z0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组织实际上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产品的质量目标”,但自己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在质量目标中加以明确,形成了贯标与日常管理的“两张皮”。
( s! P8 K% V& g2 {. s) X) ~5 K: x3 @% e# q
0 u7 R/ e: s" |; l9 y2 _0 U3 [7 I
例如:某化肥厂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尿素出厂合格率100%”。但是,他们发现本厂的产品销路不如外厂,原因是尿素颗粒直径大于285mm的比例较低(不足50%),使用时容易落在作物的叶面上,降低了效力。如果增大颗粒的直径,便于撒在作物叶面上的大颗粒尿素滚落到地面,既可以增加肥力,又减少浪费于是该厂对尿素的造粒过程进行了改造。但是,这么好的改进,却没有纳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形成了典型的“两张皮”。
% C) ^- }" |4 `% B7 n, W3 O* l
' E6 P+ Y3 a' R2 x6 y+ z
9 O, ?4 j8 F0 O' N适宜的做法应该是: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以币场调研开路,了解到顾客的需求——要大颗粒尿素,据此策划质量目标——将尿素颗粒直径大于 2.85mm的比例增加到80%,策划实现目标所需的过程和资源——改进造粒过程(开发、工艺、设备、采购、生产、检验、销售、包装、人员培训、安全、质量管理等各相关部门分工协同),投资XX万元,然后落实到部门,按计划进度控制实施,确保实现。0 C: e$ ^% m5 K L8 M
( e; `( X6 `! C4 `% L来源:网络
7 l% E1 Q+ F7 O6 V/ H. Z1 T$ L, v2 {6 m. j
* k6 w# X0 E, r+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