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787|回复: 10

酒鬼酒塑化剂风波五大追问 提醒:不必谈“塑”色变(转自东方早报)

[复制链接]

94

主题

573

回帖

7009

积分

博士

积分
7009

Medal No.10Medal No.1

发表于 11-21 1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核心提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塑化剂目前有20多种,它急性毒性较低,仅与乙醇相当。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甚至会有致癌的危险。 : p' N! ]! l! F! Y' U+ P
  白酒生产哪些环节可能渗入塑化剂?
3 R" ]1 T" N* K8 r( n
8 G7 k7 B, U" J4 k9 Q  在酿酒过程中,冷却的白酒从陶坛中用酒泵抽出,通过输酒管送往勾调车间。这些管道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大部分酒厂采用不锈钢管道,但有的企业出于各种原因考虑,就用塑料软管代替。劣质的塑料管可能发生老化,酒将塑化剂带入酒中。
& O* ~$ i, e4 A5 r& n  O- S  z0 T. I5 Y" A- M0 u% B: g
  ——宝丰酒业营销总监晋育锋+ ^$ T  G( S  C# X

9 S' x, U  I! x; ]4 x  塑料制成的酒瓶盖不是酒中超标塑化剂的来源。酒瓶盖本身比较小,和酒的接触也未具备塑料制品产生塑化剂的条件,即使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剂量也是极微小的,不会产生危害。/ N4 |. s' k+ D. ]' i

# n2 [# t5 {+ m% `3 J) Q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
$ U! o8 a  [- X5 ]
' f0 G( L2 v& A" b* |  塑化剂在两种状态下会影响到被包装酒产品,一个是加热,另一个是脂溶性的问题,在酒包装不被加热的前提下,只需要考虑脂溶性。酒精是脂溶性的有机溶剂,所以塑化剂的产生就符合条件了。
  r, n5 w5 M- l' ]( q  B8 _$ C+ [9 q# D; i( C,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
  m7 N0 m* r4 R& L0 _6 A; ?- ?5 E) ?2 s+ c# r6 n! R7 N
  有无可能人为添加塑化剂?
5 U! X7 k0 k5 S7 {/ p. ]$ \1 s. h- _0 K% B( c
  酒体醇厚要看酒厂的勾调水平,而这个技术并没有操作难度。没听说有人在酒里添加塑化剂会让酒醇厚。
/ J# a8 W9 \3 H6 W  D6 d+ w# i5 V; z& F" }8 Y
  ——白酒高级酿酒师杨思佳
  W' i  R3 S' E1 L  F* S' c( o
  d6 c3 |9 [* u% c0 p7 E  公司无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塑化剂,没有利益驱动,公司产品已经送往权威部门检测。
; U# n7 _2 U* E* [' s+ I1 t5 Q7 h! M: [3 q7 @+ M* H5 r
  ——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 I8 K6 f8 L1 w8 a
  |+ Y) ^! j4 Y. G8 \1 D$ }8 b
  “都来炒酒吧!”在中国酒业高峰论坛上,酒鬼酒副总经理郝刚挥舞着有力的臂膀呼吁,“因为酒越放越香,价值越放越高,买时100,喝时200,卖时好几百!”话音甫落,数百名与会者齐声叫“好!”,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 P7 d1 y* L3 q. l$ a7 l5 X' `7 f, c6 R
  这是两年前酒鬼酒公司官网上的一篇文章。随着塑化剂事件的持续发酵,酒鬼酒乃至整个白酒行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而对事件来龙去脉尚不清晰的公众更是处在疑云之中。
+ W- j) t6 W$ F  H3 e
% |7 C+ |6 [0 s1 J/ U& I8 b  追问一: 塑化剂如何进入白酒?6 n& C, I' Z- C
. @7 N* K# W3 [: l. {8 Q  f
  假如酒鬼酒中塑化剂超标的检测报告结果属实,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1 G% t0 E# @# S. G  S0 T
- H6 C. S" u8 a- @( x7 J3 O5 z  “我感到意外,但也感到是意料之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中国的酿酒史来看,不应该出现类似塑料设备,从以往在酿酒厂使用的情况,无非是罐、缸、窖等,“好像印象中没有什么与塑料有关的设备”。中国酿酒史几千年,塑料史也就五六十年,此前从未出现过与塑料相关的问题,所以,塑化剂问题的出现是个意外。6 U# ~! C6 P+ [7 T

; f: v3 q+ \) Q% v1 u) l  而所谓的“意料之中”,厉曙光认为,我国一些酿酒企业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塑料容器、管道等设备,如此一来,就有可能污染到酒本身。也就是说,如果在生产途径中使用到了塑料设备,那么,便有可能吸收并使酒本身含有塑化剂成分。
# ]. E- ]; J% c" _7 u9 E, }  b7 S/ n" a2 \# Q1 _
  中国酒业协会(下称中酒协)称,溶进白酒产品的塑化剂主要来自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50米乳胶管),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
* p* y1 L9 A% f9 G' K
9 y7 ?4 G' l# Q: C: c" }  据宝丰酒业营销总监晋育锋介绍,酒泵进出乳胶管主要应用于勾调环节和灌装环节。在酿酒过程中,冷却的白酒从陶坛中用酒泵抽出,通过输酒管送往勾调车间,勾调工艺结束后,再用输酒管进行酒瓶灌装。这些管道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大部分酒厂采用不锈钢管道,但有的企业出于各种原因考虑,就用塑料软管代替。劣质的塑料管可能发生老化,酒将塑化剂带入酒中。
/ I7 {, }9 Y; }5 b, T( y5 O9 z  g1 @: z" p$ p$ Y0 |& F
  对于有公众担心塑料瓶盖可能增加酒中塑化剂的含量,厉曙光说:“塑料制成的酒瓶盖不是酒中超标塑化剂的来源。酒瓶盖本身比较小,和酒的接触也未具备塑料制品产生塑化剂的条件,即使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剂量也是极微小的,不会产生危害。”
9 _! Y' Z: E8 ~+ \+ t) Q3 w3 C: P; R# p
  追问二:塑化剂是否人为添加?
/ o- n+ `' D) u, M5 x, r  O. i
$ Y" @4 m( E3 f( `  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后,不少网友怀疑厂家人为添加塑化剂。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曾于11月19日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采访时表示,公司无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塑化剂,没有利益驱动,公司产品已经送往权威部门检测。) y/ \7 Y+ G' J) G4 l6 M. s3 ?
! X' U' w& Z. b8 [+ N1 s
  据相关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塑化剂有增稠效果,可以让年份不够的酒看起来更像陈酒。对此,白酒高级酿酒师杨思佳称,酒体醇厚要看酒厂的勾调水平,而这个技术并没有操作难度,“没听说有人在酒里添加塑化剂会让酒醇厚。”
3 z1 p4 Z8 F/ m' A3 K5 H- M# u( t# p; e
  对于是否会由于生产过程或者饮用时挂杯导致酒中含有塑化剂等现象,厉曙光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塑化剂不大可能随手添加,因为在中酒协发布的声明中,卫生部标准下,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不得超过1.5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必须低于9mg/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最高仅为0.3mg/kg,而天祥报告中这三项指标分别为:0.49mg/kg、0.41mg/kg、1.08mg/kg。
1 d6 d; B% m5 C% b% A' ^, d. W6 e$ |: ~) C( ]
  也就是说,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倍,指的是DBP超标。如此指数,不太可能是人为添加,更有可能是生产环节中遭受污染所致。" _1 T, r) h) A: W, f9 B6 j

) ]) x% e  u# o! A* S  湖南省质监局昨晚做出回应称,经过对酒鬼酒公司的执法检查,截至昨晚5时30分,没有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行为。6 g# r; J& i  u; V) |

; h" V5 A, ?( y$ `( B  追问三:为何高档白酒塑化剂含量更高?0 {/ p( c8 X" Q- @* u" k5 s" D, q+ M

1 Z2 N: g; g5 [  根据中酒协今年8月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v6 G7 s1 O( }) k& n# H
! y* @3 M6 K0 j5 _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档次不同的白酒塑化剂含量也不同?昨日下午,中酒协工作人员表示,协会已经在官网首页发出了声明,对于其他问题不再进行回应。
( J2 D) ~1 ]# N5 _% I
! N4 o7 f$ U0 n$ s  e) D9 @: B5 {  据了解,前天公众正对白酒中含有塑化剂一事感到惊诧时,网络流传的来自中酒协的一份说明文件引起轩然大波,这份说明文件称,国内所有白酒均含塑化剂。在媒体报道和网络言论的双重影响下,这份说明文件流传的当天,两市酒类板块蒸发约327.79亿元。
+ v  N; s% ]0 ?- X
2 p" s5 @+ |2 I5 z( n7 Z2 D  前晚,在中酒协的官方网站上突然出现一份声明,该声明直指网络流传的说明文件系伪造,同时,声明中对塑化剂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在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声明中可以看到,2011年6月,白酒相关塑化剂问题便已受到重视,同年12月,中酒协发布通知要求全面查清塑化剂来源。- A+ g/ n$ e. x1 q% M& K; z
6 x/ S6 ^2 a' |: q- p9 a1 ?
  然而,这份声明中,对于塑化剂问题的通知是在2012年8月发出,而最早的关于彻查塑化剂的通知出现在2011年12月,这份2012年8月发出的说明是针对什么事件?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的?
) v, n2 L1 x1 Q0 x7 i6 y2 i9 q  F
( H) g: u* h5 v  对于中酒协2011年6月便获悉酿酒过程中存在塑化剂的问题,但却未曾公开相关情况,以及中酒协声明的我国酒类产品中的塑化剂都低于国外标准,厉曙光表示自己无法理解中酒协的举动,中国酒业协会作为一个国家的饮酒民间协会,首先,如果已经知道塑化剂的相关问题,为何不及时启动设施的改进、技术的革新以消除塑化剂的存在?其次,在2011年6月至今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什么对相关问题隐瞒不报?这会使得消费者处于一种不自信的情况下。“中酒协的如此表态,让我十分费解。”
+ ~9 D+ |  X  r6 v3 B4 U! t: b% \+ f0 w# k* ~; I8 X( E
  追问四:白酒塑化剂含量是否有相关标准?
% X6 Q; B% z  q- V! D: q, ?
/ Z/ N* T8 C' m/ U3 x5 O  酒鬼酒副总经理范震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回应称,在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超标2.6倍的问题。由于国家检测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酒鬼酒公司也不具备塑化剂检验的手段。
5 q7 S1 j8 P! M0 u$ |& }" `3 B9 v! Z
  宝丰酒业的晋育锋称,我国的白酒行业并没有特定的行业标准,与食品、饮料等,都应该适用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 f. I* y- E! ^/ p( ~
% {4 F2 G! V, X. |  据了解,2008年国家卫生部出台《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食品包装中的塑化剂DEHP和DBP的含量做了规定。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并将DEHP、DIBP和 DBP最大残留量分别限定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 x3 k7 Y, A" K% J0 w3 [0 L! F& \$ D* c: r
  追问五:检测机构是否具权威性?
0 K; ?8 z! G, H; u2 [
, ^. q' C7 F" Z4 u* a( k  对于21世纪网所称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天祥”)对酒鬼酒产品的检测报告,酒鬼酒公司副总经理范震认为,天祥是商业检测公司,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资质成疑。6 |% ?7 s9 F* ]8 A( j

* a$ S$ Z. Q+ }3 N9 Z: Q6 |$ e5 e  据了解,上海天祥隶属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Intertek集团,专门从事质量和安全服务,其客户包括佳能、麦当劳、英国石油、宜家、雀巢等国际大牌公司和政府机构,并被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机构和权威机构所认可。5 N* r6 Q4 H2 q1 T. h: P* H% P

1 c  i) @! @( |: ~* |. |( J  早报记者在天祥官方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公布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F)、“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测试”的实验室能力验证满意结果证书三张证明。其中,CNAS证书的有效期至2012年11月26日。CMAF证书有效期至2015年7月29日。能力验证结果证书由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15日颁发,其对“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饮料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DBP及DEHP)含量的测定,评价结果为满意。
+ U9 b& i) }; A; ~4 g7 Y' W, B- Z( o& ^1 J6 G9 h+ T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为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钢研纳克)全资子公司,后者是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由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钢铁研究总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国家冶金工业钢材无损检测中心、钢铁研究总院分析测试培训中心、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业务整合后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
2 K# o$ W& K, [) u3 n2 q- u- \) R0 C
  ◎ 提醒
% w& D. s5 S% i$ F8 t( a1 _7 b
$ P/ [5 l, p& Z  不必谈“塑”色变3 h+ i9 f' J7 w& T8 L+ L; P, N
) Y4 x$ F5 X4 b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塑化剂目前有20多种,它急性毒性较低,仅与乙醇相当。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甚至会有致癌的危险。
) b# L+ L3 E0 H9 x' i+ t7 V3 {7 w0 N! `: R, E+ X1 A8 x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料制品,只有在加热或脂溶性环境中才会迁移出微量的塑化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教授表示,不必谈“塑”色变,“塑化剂虽然都有毒,但如果不是长期大量食用,是不会对人体有危害的。”
5 ~) w) s, `+ q: r8 \1 E/ \/ r
  厉曙光称,塑化剂是塑料中允许加工的轻工产品的添加剂,所以又叫它“增塑剂”。只要塑化剂添加的含量不超过卫生部规定的三个标准(即DEHP不得超过1.5mg/kg、DIBP必须低于9.0mg/kg、DBP最高仅为0.3mg/kg),就都是安全的。
过着平凡快乐生活。

7

主题

1148

回帖

4963

积分

博士

积分
4963
发表于 11-21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曙光称,塑化剂是塑料中允许加工的轻工产品的添加剂,所以又叫它“增塑剂”。只要塑化剂添加的含量不超过卫生部规定的三个标准(即DEHP不得超过1.5mg/kg、DIBP必须低于9.0mg/kg、DBP最高仅为0.3mg/kg),就都是安全的。% ^. a9 f1 E% m- a  U" }; h4 D6 b# V

  E. q, P( k- Q3 r$ {+ z/ L这最后总结岂不是就是白酒是不安全的(DBP超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573

回帖

7009

积分

博士

积分
7009

Medal No.10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11-21 13: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食品超过“国家对其的限定值”都是有危害的。
过着平凡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573

回帖

7009

积分

博士

积分
7009

Medal No.10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11-21 13: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robin 发表于 2012-11-21 13:21 ( b4 T' ]! {  o' h9 z' ^) v
厉曙光称,塑化剂是塑料中允许加工的轻工产品的添加剂,所以又叫它“增塑剂”。只要塑化剂添加的含量不超过 ...
9 V- q5 t. b% n7 u$ w0 a) O
塑化剂是“塑料”中允许加工的轻工产品的添加剂,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塑化剂在白酒中的限值”。塑化剂从报道看目前共16种左右,在白酒中普遍微量存在,因为在白酒生产、贮运,包装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与塑料制品的接触,自2011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包括宋河酒业)都在逐步淘汰塑料用品(比如输酒管道、贮存容器盖等),有专家说,越是贮存年份长的酒,含量相对越大一些。
) F1 Z  f8 C7 ]9 ^4 X4 c$ V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食品安全做不好,从大的方面说危险国家安全,从小的方面说危险企业生存,特别在目前市场经济社会,负责任的企业都应该是明白的。
过着平凡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1939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7514
发表于 11-21 18: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乙醇-有机溶剂;

不稳定的化学物质就容易掺入,这次好像没有提及酒中的重金属
QHSE认证咨询、IT管理咨询(ISMS、CMM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1 22: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河酒估计也难逃厄运……

点评

楼主就是宋河的  发表于 11-22 06: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 06: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酒精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 06: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波的结果会不会引起饮用白酒减少?国人喝白酒少了,好像不是坏事。至少酒驾少了、公款消费高档白酒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573

回帖

7009

积分

博士

积分
7009

Medal No.10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11-22 0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为考试 发表于 2012-11-22 06:53 . }$ s9 G( _! h7 U% k/ e
风波的结果会不会引起饮用白酒减少?国人喝白酒少了,好像不是坏事。至少酒驾少了、公款消费高档白酒少了。
4 ^+ g; N. t# A3 T' M* ?
应该不会,喜欢喝的还是要喝,中国传统文化一时难以改变。哈哈,不过,风波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各种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人力资源培训,对消费者是好事,对食品安全的提高也是好事。
3 y+ d- d: k# p# o2 ?
过着平凡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主题

573

回帖

7009

积分

博士

积分
7009

Medal No.10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11-22 08: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酒鬼酒检出塑化剂问题答记者问
4 C  V1 v% Z3 I$ _$ v核心提示:针对近日媒体报道酒鬼酒中检测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问题,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6 K/ x; {9 r9 Q! H针对近日媒体报道酒鬼酒中检测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问题,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回答了记者提问。1 I. E" w3 T# n* H* j

+ |9 L6 c  f$ T1 z1 H5 P7 ^6 T    问:有媒体报道酒鬼酒中检出塑化剂,监管部门针对这些问题,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 i, g. A" j" S8 e

2 U9 X+ _' Y) p/ y) `    答:质检部门近期组织开展了对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风险监测。目前已完成监测的国产白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同时监测的进口蒸馏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R" X  O9 ?. N1 h: b
" T& D4 t7 j& q7 a8 c
    对检出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白酒产品,已责成相关地方质监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了排查。经过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有人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经行业专家分析研判,白酒感官质量要求清亮透明,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起增稠、乳化作用,无助于提高白酒的感官质量,同时白酒生产工艺不需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来自于白酒生产、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迁移及环境影响等。
5 v* Z; E9 _! \! y
+ R% e- P/ m" ^/ Q" V$ P! c    问: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是否会造成损害?
! u: P% g* b  P/ e/ ?% l) l. u! y0 x1 Y7 _+ e! a: k) z2 ]* ?. z* \, K
    答: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摄入量和摄入时间的长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根据国际通用风险评估方法和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人体可以耐受摄入量,以媒体报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为1.08mg/kg计算,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5 i7 v/ S0 S, A0 q5 g2 j" G+ \8 ?" @) o
    问:目前我国白酒中有塑化剂的限量标准吗?* D/ b) Q0 ~0 d3 _& }( n6 Q

7 G9 j" M4 o! a' _    答:2011年台湾发生塑化剂污染事件后,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设定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中的临时限量,其目的是排查在食品中人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限量标准。3 k- f: g0 \! o  [5 E* {0 ?9 p

' R) W0 l4 V+ D- J. Y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允许直接添加在食品中。但是,作为塑料制品中常用的增塑剂,可从塑料制品中迁移到环境或食品中,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在空气、水和食品中均可能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人体可通过环境、膳食和饮水等多种途径摄入这类物质。
4 `7 ~5 d# C. ]$ a5 q: u- Q7 ~1 v7 I7 T6 J. V) F
    问:监管部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L% M# o! O  W% N" [- {' n

) L( O2 P. d6 y2 i- [2 ?    答:质检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对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排查,要求企业认真查明可能导致白酒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从源头抓紧进行整改,包括采取调整工艺设备、更换接触材料和产品包装等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坚持从严监管,发现任何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严格查处。8 v. ]5 v! T# Q0 ~9 n, g

* t  }. c, ~2 g1 n) M" @( K
过着平凡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 08: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本论坛上了解了比较全面的目前的白酒塑化剂风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30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