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供楼主参考(详见 SCETIA 301-2009《建设工程检测测量设备管理规范》):' B; n G1 |8 e [& t
* m. o' n; {- y* T+ n8 P$ F3 测量设备分类
- c- K# W: v! H% q' Q3.1 检测活动相关单位应按照标准的要求,配备正确进行检测所要求的所有测量设备,并建立测量设备台帐,本单位所有在用的检测工作用测量设备均应登记入账。测量设备台账记录的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O% h, g2 \6 D0 `* u* B# k
1 测量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出厂编号;
) L1 ~( p) Y- F' Y/ J' g2 计量器具的标称范围、分度值、准确度等级指标等主要计量特性,以及试验室设备的规格型号;
' H6 d2 x: a# Y5 h8 D" X3 测量设备的类别、管理编号;
% T' m% n& u9 m- P1 ~2 ]. r; f4 测量设备的用途、启用日期、存放地点、保管责任人。
" {& p4 L$ y) O3 O5 U# @1 b3.2 检测机构、企业内部试验室应将测量设备分为 A、B、C 三类,实行分类管理。测量设备的具体分类可参考附录 A。
% d/ _7 G4 ` T$ J1 G( C3.3 A 类测量设备是下列应进行重点管理的测量设备: & P% w( f; c- ~: \" C e
1 主管部门规定实行强制管理的测量设备; ! m5 E8 _3 [( S
2 本单位的测量标准; 4 U/ }8 \4 A; Y Q5 D. Q. j
3 位置或用途重要的测量设备;
: u( e* q* L0 p' F5 J4 使用频繁,或稳定性差,或使用环境严酷的测量设备。 , u* j% r1 `; K" _2 ~5 @' x
3.4 B 类测量设备是下列进行一般管理的测量设备:
8 }& Z* v9 p& V1 对测量准确度有一定的要求,但寿命较长、可靠性较好的测量设备;
: @* \% j9 u# ?2 {2 使用不频繁,稳定性比较好,使用环境较好的测量设备。
, y3 @- o5 ?( P' w Z6 S8 M3.5 C 类测量设备是下列可进行简要管理的测量设备: + f$ r; n4 f: X( `% K
1 无准确度要求,或只用作一般指示的测量设备;
" r/ V2 d m' M1 T8 i9 N! T2 准确度等级较低的工作量器; ( \5 C# _ x3 \5 b! c
3 不必校准或检测,经检查其功能正常的测量设备;
- m. Y/ f1 F% Q; O( f0 L7 e4 无法校准或检测,经比对或鉴定适用的测量设备。 , k) N+ S E7 e9 K, j3 T" ^ q, o
6 e& o# h! ^2 \. E |
4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 8 h' m* n6 [* T8 u9 E: g! w" x
4.1 A 类、B 类计量器具在启用前应进行首次校准,A 类、B 类试验设备在启用前应进行首次检测。 " E4 K& w, s* `) h: l7 }' W2 ~
4.2 A 类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不得大于国家检定规程或校准单位的建议周期,A 类试验设备的检测周期不得大于检测单位的建议周期。 9 B2 p$ d3 r8 m' H' ^9 M
4.3 B 类测量设备的校准、检测周期可以参照校准或检测单位的建议,也可根据下列因素自行确定: / L0 a( K- T5 {/ ^6 {/ w, N- c
1 质量或可靠性;
4 p% {# d/ V8 q& w9 Q2 制造厂建议;
$ l6 w- [* P% i. q& R- A3 以往的校准或检测记录获得的数据趋势; 7 ?& b( E6 M. v q1 ]
4 维修的历史记录; * I6 V# {! U6 H# a, b9 B; t8 N: d
5 使用的频次;
- \2 h B& t) O1 h# O6 磨损趋势和漂移趋势;
" }' ]5 @1 a6 i7 与其他测量设备核对,特别是与测量标准核查的频次;
8 a6 w* E e& M$ I7 K( g8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振动等); / W; u: {/ s" q- r9 a6 s
9 所寻求的测量准确度; $ j' Z; B2 n$ _ u; X
10 由于测量设备发生故障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 P w; C' x; K- [4.4 应制定 A 类和 B 类测量设备的书面周期校准或检测计划,并确保按计划执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 J$ P$ i4 E' F8 ]# g
1 测量设备的名称、管理编号; / x" Y" W/ Y, \2 V
2 校准或检测单位; # W9 m6 N4 |+ N
3 校准或检测周期; ! s! I! ]9 l' k6 t) q- y: `! i
4 本期校准或检测计划日期; - H6 j _- d$ O0 f) N& `* c& a
5 本期实际完成校准或检测的日期; # Q6 a2 h3 x: k5 H) e$ K
6 脱期处理情况(如果有)。
9 Y# `8 a) t$ e4.5 应指定专人审核计量器具的校准单位、试验设备的检测单位的资质范围,确保其提供的结果有效。
: s& C% @; `2 V0 }' b" e" n4.6 C 类测量设备经指定人员验收合格,或经首次校准、检测,或经检验并由技术负责人(或企业内部试验室负责人)批准后可使用至报废。
: P. l0 A: I) F& \ H w+ W4.7 检测项目负责人应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 R; }: X- L8 l( P+ T
4.8 自制的、改装的测量设备若没有规定校准或检测规程,可自行或委托测量设备检测单位制定校准或检测方法,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测。
3 G5 C/ [' d) Q8 c4.9 建设工程检测专用测量设备宜由本行业的服务机构进行校准或检测。 7 G$ W+ `7 x. G
7 p% Y9 W7 H, N: w# I+ }' U' y
请注意:针对9001标准7.6条款要求,此规范内容有重大遗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