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 b; n$ Q2 s d. D每到岁末年初,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会做上一年的总结和下一年的计划,多数企业家的报告是报喜不报忧,计划是“宏伟壮观”,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这恐怕是多数企业年会的真情实感。
& b" E. s) u9 Z: ?0 T
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目标,哪里来的管理?没有正确的目标,又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目标不是唯一的。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利润是企业管理唯一的目标。德鲁克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企业管理不能只有一个目标。那企业管理需要有哪些目标呢?德鲁克说,企业管理有八个目标。
7 e8 p( z# u( P
2 i6 U# ^3 o! {+ i# M
" ~* {( w+ E/ ~3 M0 X
1
营销目标
) }" D+ ~' Q& o" D9 c' o9 z6 Q; _9 I O. R" k) D
企业管理的第一个目标是营销目标。在营销领域,企业究竟应该怎样定位?公司的业务在市场上怎么定位?打算怎样跟同行竞争?企业的目标顾客是谁?这些都是营销目标需要考虑的问题。德鲁克认为,营销目标中有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 C: C, [9 g9 A5 L4 r7 q
5 [& Q7 b8 v, N* U6 k% `- `: w% u/ H
营销目标中第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企业先要自问:“到底打算在哪一个战区里打仗?”意思就是说,企业打算进入哪一个行业发展。是卖衣服,还是卖家具?是卖家电,还是卖其他的东西?一定要先定位清楚,不要所有的东西都卖,还以为这样做就是好的。其实在顾客的心目中,这样的企业定位是模糊的。! i5 Q+ c" V0 a% K$ ^' j- }' q
" @( E Q* W4 [3 q1 h/ y
营销目标的第二个重要的方面是,企业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一个企业确定了打算进入哪一个行业发展以后,这个企业是不是一定要致力于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呢?德鲁克说,不对,不应该这样想,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在一个领域里面成为真正的领导者。纵然有,也都是短暂的。企业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企业想在这个战区里面形成什么样的风格呢?企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市场呢?企业想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呢?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行业地位呢?也就是说,企业对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
) ]8 L' m) s$ i# `. _/ S: U
/ b1 D1 z9 r& r/ l' w0 h" E8 z企业的定位必须要比较容易聚焦。企业想在某个行业成为各个方面的佼佼者,这是不现实的,关键是企业要想到,自己打算在行业的哪个方面成为领导者。以海尔集团为例,海尔集团将自己定位为成为白色家电领域里的领导者,或者换一种说法,海尔要在洗衣机市场上,或者要在电冰箱市场上,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这样做就对了,这就是正确的定位。
1 }# n/ h) W2 ?6 w: G- Y# F9 v7 C8 h V% h8 H6 d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两个方面一定要先想清楚。如果还没有想清楚,就糊里糊涂地作战,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也不知道为谁而战。最终,就会是一场乱战,会变成一场无法收拾的战争。+ _- _* a2 c5 W- a+ Y
2 q" v% D3 s5 C
确定了企业打算进入的行业和企业对自己在未来发展中的定位之后,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员工,都需要清楚地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达成共识。否则的话,就会产生矛盾,并由此衍生出很多的问题。0 g- [. I8 I4 R8 O( A4 n+ u
9 k6 Q _& U/ Z1 X6 d; a
& e& C% t- i3 B+ f5 ^( @" C& L, A& o
2
创新目标
& x/ a v1 [0 p) P$ @- X# y# h/ f: g" Z3 P( `% K( N
企业管理的第二个目标是创新目标。德鲁克认为,创新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第二种模式是流程的创新,也可以称为“管理的创新”。意思是说,把整个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都跟终端的顾客建立联系,从而能够缩短企业与顾客的距离。像“传销”这种方式,就是将产品(服务)和市场直接连接起来了,从而缩短了企业跟终端顾客之间的距离,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第三种模式是社会创新。
% _0 O3 L/ x K% P* V! ~' R, I: F1 h& i2 X9 X
什么叫社会创新?管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创新,也是最伟大的社会创新。德鲁克发明了管理学,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社会创新。对企业来说,社会创新意味着什么呢?企业进行社会创新的出发点是有利于顾客,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如果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非常满意,他们自然就会很乐意接纳。亚马逊网站就是社会创新的典型的例子。8 @3 A* O J4 b. Q U- o
/ B0 n& H M& {2 k1 D- \: h亚马逊是怎么做的呢?当读者在亚马逊网站购书的时候,该网站就会提醒读者,除了读者要买的书以外,亚马逊还可以提供另外几本书给读者做参考。结果,很多的读者在买书的时候,就会多买2本书、3本书。这样一来,就方便了读者购书,也使得亚马逊网站和图书出版公司都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无论是送1本书,还是送3本书、7本书,都需要配送人员给顾客送一次货。这就是亚马逊的社会创新。6 i: K: E H; o- i- H: F0 z" v4 {
; G2 j& ^% |) X5 t9 L* `; ?" U3 G5 u5 C8 m$ ?4 Y7 L
3
人力资源目标
6 g5 x8 C7 j ^; A# K5 r! l# {1 d& c2 j/ N2 g! F1 ^0 }
企业管理的第三个目标是人力资源目标。为什么要设定人力资源目标呢?因为人是最昂贵的资产。虽然企业的财务报表没有显示出企业中的某一个人具有什么价值,但是,任何企业的经营业绩都会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的运用情况。人力不是成本,或者说,人力在企业中体现的不应该只是成本。人力是一项资源。将人力看成资源,懂得善用这种资源,发挥人的长处,让员工有高的生产力水平,让员工有好的绩效表现,就会降低成本,甚至于没有什么成本。人力资源是企业存在的机会,而开发人的长处,其实就是让机会发挥最大作用的体现。3 M; v! V' m- Q X, |$ D' D( Q
$ M2 j8 X7 c1 _( C
) d# A. Z* Q2 d4 R5 k; \' z% L, _1 o4
财务资源目标
7 W7 _" j6 F7 G: U6 j) l
5 `! }* @2 A) e8 {& ~) @* s企业管理的第四个目标是财务资源目标。对财务资源也要设定目标吗?当然。在设定财务资源目标的时候,短期、中期、长期的财务计划,现金流量的情况,投资的安排,资产负债水平,这些都要考虑到。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重视企业的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如果没有仔细分析过这三大财务报表,不能透彻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就没有办法合理安排企业的财务资源。5 Z/ K; W2 x8 e& }( {6 L
& b+ O! d- t) |" c在企业里,有时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经理问财务:“我们公司还剩下多少钱?”财务说:“我不知道,我看一下。”看完以后,财务还是不知道,因为他不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因此,我们看到,没有设定企业的财务资源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是混乱的。对于设定财务资源目标来说,企业的财务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需要设定财务资源目标,所以,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只负责收款、催账、收账,其他的事情就不做了。对他们来说,财务的职责好像只是做这些工作而已,好像没有其他的工作了。其实不是。+ p! u& V U2 u$ ^% ~
8 i9 M0 q/ r7 Y( @! D有些企业的会计能够注意到财务资源目标,慢慢地,这样的会计就会变成财务总监。财务人员可以从工作中体验、积累、成长,同时,财务人员也要更新自己的知识。财务人员应该经常思考,对于相关的领域,例如税法、企业的成本结构,自己深入地了解过吗?或者,自己用心思考过吗?自己有没有再进修呢?在业务上,自己有没有再提升呢?
5 q. n, e+ {7 @5 @! i4 c; B. g
9 v% Z6 S5 m1 s" L
# I) y h) j* Z% @0 n* s5 g) \5 Q2 {5
实体设备目标
1 f2 r9 \4 A$ S3 x. S5 `6 n' s% }( F9 U8 r5 J8 O
企业管理的第五个目标是实体设备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企业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实体设备,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实体设备。那么,什么叫实体设备呢?举例子说明一下。例如,企业里的办公大楼是实体设备,另外,企业里的计算机也是实体设备,企业里面建设的学校和其他的服务设施,这些都是实体设备。像这些实体设备的建设(购置)或转让(出售)、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企业都需要对其设立目标。对于新建厂房来说,企业是打算建一个厂,还是要建十个厂?对于要生产的产品来说,企业是要控制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都外包给其他厂商去做?这些都是需要企业管理者仔细思考的问题。
! B( v" S; @& t& v' ?8 K3 F; J% R# J! O+ U$ B6 z# ^
当一个企业越做越大以后,如果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做,这样的实体设备目标是正确的吗?这里举一个例子。麦当劳在全球有三万多家店,可是麦当劳有自己的面包加工厂吗?没有,因为麦当劳认为,面包不需要自己做,只要在当地取得就行了,只要能够把面包的品质控制好,只要供应商能够按时交货,就可以了,干吗要自己做?就好比说,一个人想喝牛奶,就一定要养一头乳牛吗?不需要。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大多数人却愿意弄个牧场,找来几个工人,养一群奶牛。奶牛产奶,人喝奶。到最后才会发现,摊子越铺越大。2 V' f' @0 e; M6 H) }* q4 @2 M/ E" Z
2 M- j9 f( j: n记得德鲁克讲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他说:“一家企业刚开始创立的时候,就好比一个人住在一栋房子里。后来这个人结婚了,生孩子了,他就开始把这个房子扩大。这边加一个房间,那边做一个正门。就这样,经过几十年以后,他会突然发现,很奇怪,这个房子怎么有了36间屋子了?结果,他要去上洗手间,就必须要有一个导盲犬把他带回到自己的房间。”
( H/ h% B8 j0 U9 t7 c1 {7 @# B9 K7 z9 j( a# Y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企业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或者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机构的时候,运行的效率往往会大大下降,甚至,需要依赖一条狗、一只导盲犬,才能找回自己的位置。所以,企业做大并不一定代表企业变好,有些企业反而由于规模庞大而失去了独立运作的能力。
. @! r* f+ ~& w5 W" G# ]. k% S
" T$ t$ J* P5 a0 r! I* [
* ?" n e6 j% R- w
6
生产力目标
5 ?& u) h, C5 X! S+ W j
) L h- V: q: [ n5 |4 `3 [企业管理的第六个目标是生产力目标。生产力目标是什么呢?是个人的生产力,还是总体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标准是什么?是遵循同行的标准,还是遵循全国的标准?甚至,是不是需要遵循全球的标准?因为遵循的标准不一样,产生的生产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三星集团在中国,平均一个人的生产力居然可以达到400万人民币。很多中国内地的企业,每个人的生产力只有200万人民币,甚至至多只有100万人民币而已。差距这么大,怎么能和三星竞争呢?生产力比别人低,怎么能够比别人做得好呢?如果每个人的生产力目标没有达到,总体的生产力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纵然有的企业一时实现了总体目标,也是短暂的,没有保障的。
" N+ @. c% j7 l. l
' G) I$ D9 ~0 H6 {% L
0 P0 z! o _( D) v! K7
社会责任目标
w I$ E' \. L K% F q* k- U
a. G( p R# e& T: N& L. q3 @& T
企业管理的第七个目标是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对于想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是要设定目标的。比如,企业要怎样做才能帮助失学儿童呢?企业怎样做才能够在社区里面做出贡献呢?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企业可以做的事情。这些就叫社会责任目标。
/ S; N! f! [ n G7 k
' b% X$ ^# i3 Z6 y% b. p9 P
3 c9 N0 l* `7 h: H$ b3 a8 ]/ @/ W$ I/ G8
利润需要目标
\! a- P) p4 i' c/ o, M2 @& Z% D7 q! A( B/ j
企业管理的第八个目标是利润需要目标。为什么叫“利润需要”目标,而不叫“利润”目标呢?因为企业的利润必须要保持在最低的限度,利润本身是企业的一个需要。什么需要呢?是企业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正常经营,必须要获得的利润,所以,必须对这个“需要”获得的利润设定目标。
0 a* [; b! R- D5 X' w0 e' B3 x( w* L# M. Q
德鲁克说的企业管理的这八项目标,从营销目标、创新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财务资源目标、实体设备目标、生产力目标、社会责任目标,一直到最后的利润需要目标,这八项目标必须要达到三个平衡。首先,这八项目标要与企业的实际能力之间取得平衡;而且,目标的当前需要与未来需要之间要取得平衡;还有,各个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平衡,也就是说,每一项目标都要和其他七项目标取得平衡。如果能够达到这三个平衡,才是真正的管理,才是真正的合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管理。要做到这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0 G4 e8 u ^ V, e, c/ H" x
3 |( m8 k0 G* }上市公司也好,没有上市的公司也好,大部分都没有考虑得这么周全。坦白地说,能够考虑到其中的两三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要企业都考虑到这八项目标,谈何容易?据说,丰田公司在企业的经营中将这八项目标都考虑到了。由此可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就能够更上一层楼。如果企业能够遵循目标管理的这八个方面,就代表企业管理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就代表企业已经具有了强劲的竞争力。这是企业需要做的,也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的。
7 k! c7 R; V3 ^, b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