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荐读 | 制造业未来要活,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2 N" u9 J p( R; N9 `* s! u( G
2016-08-11; V, r- k1 u1 f8 Z) X
, Q# f, q9 I1 J& o8 X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作了题为《2016,中国制造迎来黄金五年》的演讲,深度剖析了中国制造的现状和未来。当前,大家都在说转型,那么中国制造业究竟该怎么转?有哪些机会,哪些陷阱?本文篇幅稍长,但值得每一个制造业从业人员研读。 # Z/ ~4 f* v7 b
7 i- o3 E, _/ { S7 p
, p" S6 h, o8 g8 y0 @5 h
1现在:今天为什么制造业赚不到钱?2 i. c2 l2 D1 h1 H
我们今天的制造业为什么很困难?+ g& W0 Y$ s/ y# M
第一,我们在制造业上以前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不是我们不聪明,中国越来越有钱,中国人敢于消费,行业还能保持10%-20%的增长,为什么赚不到钱呢?
9 x1 Y0 i' O* J9 i6 L不是你变笨了,而是你原来的竞争优势丧失了。当今世界最可怕的是核心竞争能力突然间丧失了。我们说转型,就要获得新的能力、新的工具、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 y% n* a5 P( ?& E5 i, J第二就是互联网的冲击。大家很愤愤不平,天天上班,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工作十多个小时,我的净利润只有3%,5%,做外贸的话连3%都没有。然后有一些企业,每年的净利润有20%-30%,百度净利润35%,阿里36%,深圳的腾讯28%,互联网对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7 k% z( A8 d2 W$ h( B
第三是供需错配。为什么大家到香港去买奶粉?为什么到日本去买眼药水和电饭煲、马桶盖。迪拜有一个山泉酒店,有将近五百间房间,去年的圣诞节,五百间房间里面490间是中国人。
" z# A5 U0 l# g2 l$ ?- x2新机会:黄金五年三个战略新起点# O0 d4 U4 K0 C9 L+ E! ]1 w4 q
中国制造业现在有三个战略新起点。哪三个呢?& u4 F) W/ [1 R4 K7 x5 r
第一,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普惠性工程,它是我们的基础设施。
( ^0 ~1 j4 q' I/ O4 M( A8 u基础设施的两个特点,无所不在,非常便宜。如果你问BAT三个老板说什么叫互联网,他们会告诉你一个标准答案:互联网是连接一切。- Z2 X% ]. K' o% z4 p S4 }6 ~
我们现在跟互联网公司打交道,最头痛的事情是需要向他们买流量,百度竞价排名、去淘宝开店,都是流量。为什么能够通过流量来赚我们的钱呢?因为连接是他们完成的。) o2 d6 `; a( R" l7 d0 G9 n
但今天的BAT全部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是因为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在互联网上卖东西,如果你的生意仍然要借助于流量分发的话,你的成本会比较高。& r& a5 V C. r# w
今天为什么出现很多网红、直播模式、社群经济,都是对流量为王的反驳。互联网启蒙时代已经结束了,已经变成了我们的基础设施。
n- \ U; H* _* v. D0 b, O! G未来最主要的能力,就是怎么样跑步跑得快一点,怎么样把水变成饮料、酒,变成一个我们可以用的工具。我们的根本是什么呢?我们的根本还是做好一双鞋子,做好我们的卫浴。6 k' Q# l1 \7 b' n, e2 C
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互联网的企业家而丧失信心,也不要把命运寄托在BAT身上,马云也好,马化腾和李彦宏也好,他们全部都是我们的工具提供者而已。
" a$ Y1 t0 X3 x1 n4 Q1 W+ M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工具革命已经结束。在虚拟竞技上,未来五年内不再发生任何意义上的工具革命。4 J4 u5 X6 w/ b" p3 Z0 k4 N" ]
第二,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 R, a( ~0 }8 U怎么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怎么能迭代产品,全球的制造业都在想这个问题。重振制造业这个话题为什么以前不谈,今天才开始谈。+ U* {( \- j7 p6 T8 ~ s
在美国,奥巴马对制造业非常重视,提出美国制造业再造计划,日本叫日本工业复兴计划,德国叫工业4.0,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德国、美国、日本、中国,重新把国家战略放到制造业上。是因为信息化革命已经结束,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普惠性工具。
4 D* y k: _% V |9 ^8 b6 P# P我们在全球制造业上,1978年我们和美国人、日本人差30年的话,如果到1998年还差五米,今天我们会跟他们差半个身位。' e5 f& R4 S8 c; z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和德国人的路径是不一样的,中国是夹在中间。美国人认为,我的战略计划是要很多硬件,比如说要搞航天飞机,要搞无人汽车,要搞VR系统,美国人会把它过去20年所主导的信息革命的成果继续放大。美国汽车行业的复兴,现在的领头人叫马斯克。; n* ?( Y4 N5 x9 y$ i3 b
德国人,隐性冠军。他们从来不会产生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但在汉诺威,我们看到很多生产革命。德国一个生产线,全世界工业4.0的标准工程。民营企业家跑到汉诺威,去到那里以后回来有人问去汉诺威有什么体会?三个体会,盯住德国人,学他们的生产线革命和车间革命。学习美国人,买卖全世界。在未来的几年内,买全世界制造业中间产业的部分,可以极大地取胜。
_1 `( _( [( X' d; x; U. w8 h第三,消费升级诱发供给侧改革。
$ C' p# [8 B1 J! }, m我认为这个词是未来五年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制造业改革的一个核心战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央政府对制造业落后产能淘汰的决心已经下定了。
/ j+ f2 i$ ~! d( @- E. v供给错配,错配会产生势能,这个势能叫适配势能,只要把它配起来,就有机会。供给侧改革,是因为现在不能满足中国新的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他们是中国的中产阶级。
' r p! L% b: D中国企业家面对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场创新不足,不是企业家不聪明,这些企业家是最精明的。为什么?* O( U2 b7 ]. Z) }
一是因为中国没有消费者愿意为你的创新买单。中国的消费者相信四个字“价廉物美”,能够很便宜的买到全世界最好的商品。
: h( f" w7 Z5 l% [$ x- v: K二是因为没有人能为你的基础研发买单,所以你根本不会投钱在基础研发上,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两个地方上,第一,降低成本,第二,扩大规模。这是中国企业家的毛病吗?不是,全球企业家都是,美国也是这样。1920年代是美国中产阶级崛起的年代,美国变成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美国人开始愿意为美国精神、美国文化、美国价值观、美国审美开始买单。后来就出了一大堆的具有美国文化标志的品牌。4 N( @, P, T. O0 P8 ?* R, [
日本从1970年开始关心要为日本消费者服务,因为1970年开始产生中产阶层。
" C# E" C6 H: }8 i. I/ P今天的中国,出现了1920年代的美国,1970年代的日本,有1.5亿的中产消费。- N1 Y$ I( a4 }' t9 r1 |4 I% H
为什么说制造业到了黄金五年的开始,过往成功的优势都丧失了,我们可以清零?
8 C$ N) z' E# G7 M9 w8 I首先我们现在站在新的起点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普惠工具,我们不需要再对互联网恐惧;第二,在硬件革命上,中国跟全球制造业大国一样,我们处在新的工业4.0的基础上;第三,本国消费者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未来五年成功的人,就是建立在这三个起点上。2 q; m# {7 }; |
3大公司:未来要重视两大革命性推动力# |7 {0 Z9 s1 y, D$ ]
中国大公司未来五年,有这几个特点:
) `7 ^) N' a0 @" \第一,失去成长对标。到2016年以后,对中国大公司来讲,竞争时代已经结束了,所有大公司已经失去对标。
$ w1 ~8 ~: d8 w8 m; M. c当我领导全世界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有没有创新一种全世界没有的管理模式和商品模式,不是没有可能,要变成必须。
) T# I, X" c1 D7 z+ t) L未来5-10年内一定会出现中国式的管理思想。美的也好,海尔也好,开始到全球去买制造业,中国公司未来的全球化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z/ J o8 r6 B! B7 e3 E7 `6 ^. G
第二,管理开始模式变革。未来公司管理彻底扁平化,管理扁平化以后公司会出现无数的突击队,未来公司不再是金字塔,都是突击队模式,一个一个突击队,突击队去打一个行业,是什么样呢?是经典爆品,突击队模型+经典爆品模型,未来的企业是这样。
' h7 n8 m! s' V) ~9 n4 C" ^6 R' Z( V0 ^大规模的集团作战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创新,大公司的组织能力已经瓦解。在这个创新意义上,大规模的组织已经丧失了,首先组织结构上要分化,未来的组织创新非常重要。3 U# l, E9 F) p! ^ C
第三,我们将参与全球的技术创新。在刚刚公布的2015年全世界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中,第一名是华为,第二名高通,第三名中兴。华为已经连续两年第一,去年华为申请专利2600多项,这些企业值得大家尊重和学习。6 x9 Z/ Q) l* A6 e. A$ i
中国的中小企业也一样,积极地参与全球的技术创新。未来五年中国大型企业数量还会增加,但是它的成长方式将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不在是基础、成本、规模优势上,而是在管理模式变革和技术创新上。! f0 I/ T0 l" Z. `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革命性驱动力,对所有的企业是最关键的。第一,互联网革命。互联网革命现在带来什么?首先是观念,领导人的老化是观念老化+能力老化,然后是工具,你会用互联网的信息工具,大数据、云计算,重新再造企业的基因,最终变革出现三个东西。: ]* T& V7 L8 z/ [* z
第一,重新定义渠道。
. h3 y, F& I, v) K5 a娃哈哈最大的能力就是在全国建立庞大的营销体系,在杭州生产一瓶矿泉水一块钱,卖到兰州、拉萨还是一块钱,中间所有的渠道商、省代、零售商全部都不赚钱,但这些老板跟着赚了大钱。
1 u8 H+ b: G; l0 }( S- f5 U- J未来,如果你利用大数据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真正极致的模型是车间和消费者之间没有任何的渠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 f/ M1 p- q+ {7 R8 o: r" C我们在中国寻找这样的企业,最终是工厂生产出来直接到达消费者,中间没有任何的渠道商,因为只有这样,我和消费者之间所有的信息才是互动的。
0 }* h. R7 k, x5 [& j& p% p% @最终的革命就是所有的渠道都会不见,所有渠道都不见的话,制造业的利润会成倍增加,这是重新定义渠道。% c' h5 |8 |4 S* Y9 \& i
第二,重新定义技术创新,我们有很多技术创新平台,未来会开放。) w6 S8 Y6 K7 H/ z8 n) m
未来的竞争,彻底的平台化,企业的能力会被重新定义,当能力被平台化以后,会出现一件事情,这是现在中国科技界正在谈的话题,结构式创新。
7 Y4 h6 U4 `) b1 K家长给孩子买回来乐高游戏,每一个孩子拼装出来的乐高玩具是不一样的,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做任何产品的时候,通过结构式创新,你只需要1%的能力就可以。
2 @- ~1 _9 o, Q9 w9 Y( L9 Z' n0 u+ p: U& l+ m O
第三,重新定义消费者。0 l0 E0 r% t$ l
以前生产完东西,通过广告渠道卖给消费者,产品好的话会持续消费,再来买我的东西。" O5 G! g3 |# x8 |' U/ |
但今天,大部分已经被结构化了,未来真正的消费者将不是单向B2C,而是三位一体,消费者掌握了购买的主权和产品设计的主权,甚至掌握了产品投资的主权,现在是消费者全时代的到来,这是互联网带来的结果。
z' Q2 j+ t* n" w1 x6 y: X! \互联网第二个革命是什么呢?硬件革命。重要的不是成为第二个雷军,而是要超越雷军。运用互联网工具的同时,要了解这些东西,柔性生产线、机器人、传感器、认知技术、VR技术等等,这些东西将成为我们的标配。
w4 J% y$ w& m9 ?如果没有柔性生产线的话,消费者关系的改造将是一个概念,没有机器人的话,定制化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也会是一个概念……这些东西是我们在德国看到的,美国也在改。: v/ p0 m# C0 Y+ z- w- z
我为什么说很多企业会被淘汰掉呢?德国有一批非常厉害的隐性冠军,隐性冠军有三个特点:一是在一个细分行业中全球第一;二是销售额一年大概三至五亿美元左右;第三,它不为人所知。( b2 w" I* f6 m* e8 M
德国这样的企业将近有三千家。我们做了一个调研,认为未来五年内,将近三千家隐性冠军中的40%会消失,硬件革命把这些隐性冠军的制造优势瓦解了。这是两个大的革命性的驱动力,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0 ]$ x& g4 n. L$ J, Q+ K% Z' U
- k" a2 y; {4 r$ V& {( O: `4消费升级有哪些特点?8 n2 x5 Z2 H6 s8 T M4 K+ s/ b% @, l+ [
第一,圈层化。
' J* i$ @2 B/ y% d6 I) m8 j我们讲中国出现1.5亿的消费人群,他们和大部分的市场在哪里呢?圈层。大家知道一些品牌手表的价格,最便宜的是一千元人民币,最贵的是一百万人民币,他们属于不同的消费者。
7 h2 M/ Y2 I4 o3 |一个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品牌?因为消费者是被圈层的,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一对刚刚结婚的小夫妻,他们对手表的诉求和对一张床垫的诉求,和中产阶层者是不一样的。. U8 @* U2 x/ A
第二,性能比。
( M# m1 H/ J% m& ]' L我们去年讲马桶盖事件,中产阶层消费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他愿意为好的服务买单,愿意为好的性能买单,愿意为好的技术买单。4 s+ Y! v4 ^; X/ j Q
第三,人格体。8 v' c5 A" u, A1 w ^
今年最热的两个词,网红和直播。中产阶层消费在未来,“喜欢”这件事情将超过“必须”,“软的”将超过“硬的”。审美的背后是价值观,是人格,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人格体。8 S5 v% D0 c3 |
第四,定制化。
4 H/ O0 m0 c, N# [4 \# S/ m* N8 L“红领”是中国最早做定制化工厂的,整个生产线柔性化,中国未来这样柔性化的生产车间,基本上所有的领域都会出现,定制是去渠道的根本化。) q0 s4 C0 }9 p6 L2 `
第五,直销型。& j) ]" N8 G; H' ]
“名创优品”的创始人,是一个70后的企业家,是过去两年最大胆的人,他告诉我怎么样在沿海地区整合最好的制造能力,怎么样在北京、上海、深圳选择最好的黄金地段,把这些商品放到里面去,怎么样让我的商品在七天时间里面产生反应。两年多发展非常快,直销模型。
' T) J7 R2 d# P中国的西装、家具、服装业,这些行业都发生了种种的转型变革。我们面向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已经形成了新的战略起点,已经有一些公司在我们前面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8 `2 e& }9 [9 ^
未来不是黄脸婆的五年,不是让我们沮丧的五年,而是一个黄金五年。
( ^( L8 d- {$ D- v/ w5未来五年:要活,你必要具备这样能力
7 |" Y, u M0 v8 a/ B但未来的五年,一定是大淘汰的五年,我们要在五年后还能够聚在一起,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能力。6 r- l4 O* W( d
在生产上我们要形成柔性能力;在研发上要实现单点突破的爆品能力;在营销上我们要学会运用大数据;在价格上摆脱成本定价模式。
0 \* Q: ^- x2 F$ a% x必须要让自己的企业尽快证券化,未来这个世界就是证券化的世界。一个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来自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来自于产业部分,另外一个能力来自资本化的能力。. h% C% u; r5 G3 q2 y( {6 ^9 I
通过卖这些东西形成了一个产业预期,怎么样把这个产业预期通过证券化、市盈率变成资本能力,通过资本能力变成产业化扩大的驱动力。
& Z- V0 {' z5 \# D k) ^0 ]3 B% p) e今天的中国,企业证券化的渠道已经非常广泛了。你有无数的方式,让自己的企业证券化。让自己在制造业形成势力,尽快的拿到现金,把这个现金变成制造业的另外一部分能力,不断往前走。5 X7 t# L! z' G. b
如果这样做的话,是帮了中国一个大忙,帮了自己一个大忙。今天中国制造业的资本运作能力是两个翅膀,千万不能变化单翅。我认为中国制造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变成今天三个新的优势。
, L" z: O2 u7 C$ O7 w. {第一,互联网工具。* b* ^6 L2 E5 ]5 H5 |* p
互联网是一次基因再造,改造我们所有跟消费者的关系,改造我们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几乎所有的能力。
+ E. d. s! X9 ^% J第二,工匠精神。+ P$ D& g% b8 M5 z$ {
% j" q+ h' E% }% g' M
如果你只具有互联网的能力,只用互联网改造企业的话,其实只是完成了改造的一段,对于制造业来讲,制造一双皮鞋的最大价值,不是因为营销做的好,而是穿这双皮鞋很舒服。- Z1 z, |8 a" n% X' G3 F
第三,创新能力。积木式创新,我们要开放我们的创新平台,我们要成为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一部分。; h& U* w6 A/ d1 X$ s% k
什么叫新中国制造,虽然要把它改变命运,但我们还是要回到制造业的产业本身,无非是变成了一些新的因素。
* t2 w: I( E$ N( b( s( L- End - \8 E+ D2 `. q# w
( }, y7 } f' X4 j
1 {0 S0 {$ ]7 r, Q S8 q6 e) ^; x
J. K- B% i8 I4 _(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