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736|回复: 2

分享|领导与员工沟通,必须学会34种沟通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16: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领导与员工沟通,必须学会34种沟通技巧!
' }$ B0 w9 H5 g! y7 `; ~2016-06-308 T! V" O( S' I9 E4 k

' B5 P, ^+ a% ~

6 @! @% P, _# A7 M& V" J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 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 ——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的确,善于沟通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
8 Q; y& a8 v$ h: v7 S/ F$ F3 z4 ^
9 t; A2 ?/ Q9 [, |0 o; w
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人感觉舒服,并有助于成功呢?

  e, u2 p1 H0 B8 `
1 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 X. A; D1 H8 P( C" Z7 N3 d
2 透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老人常说“背后不说人坏话。”但是在背后说人好话确实事半功倍,从第三个人的口中听到关于自己的赞美可能是显得更加的真实,更有说服力。
! ]" j3 `7 n5 d
3 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
. H5 S5 _, u9 V0 N  F  n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W( q: _' E& T) |/ b) t
有人替你做了一点点小事,你只要说谢谢、对不起,这件事麻烦你了。至于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种缺乏感情的客套话,就可以免了。

& V: W2 Z  Q7 G* |; m; u
4 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 Y8 S; J1 F$ _" h' \2 R/ D4 n9 x
5 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
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3 t3 Q4 ?9 l8 ~* b1 \
6 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 U+ S4 |) R' N+ k2 y6 `( ^
7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4 T9 @7 _3 M, g7 o/ V9 {
8 时间点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4 n9 n  o% G* G4 U  t( s' ^
9 注意场合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

; M' k8 M7 F8 @: [# S8 n: u/ h2 C6 Y
10 同时提出建议
提出批评之外,还应该提供正面的改进建议,才可以让你的批评更有说服力。

: c6 m1 B: }8 X' s
11 避免不该说出口的回答
像是:不对吧,应该是……这种话显得你故意在找碴。另外,我们也常说:听说…,感觉就像是你道听涂说得来的消息,有失得体。

1 K* w& A& q6 {0 o) o& f
12 别回答果然没错
这是很糟的说法,当对方听到这种响应时,心中难免会想:你是不是明知故问啊?所以只要附和说:是的!

* u! Q  j/ S9 _4 E$ r) Z: C: y* T
13 改掉一无是处的口头禅
每个人说话都有习惯的口头禅,但会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例如:你懂我的意思吗、你清楚吗?、基本上…、老实说…。

: ?3 h3 D# Z+ U* b7 O3 K
14 去除不必要的杂音
有些人每一句话最后习惯加上“啊”等语助词,像是“就是说啊”、“当然啦”,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就会显得不够庄重稳重。
( Z. p' k3 [$ X% s+ f. U
15 别问对方的公司是做什么的
你在一场活动遇到某个人,他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在某家公司工作。千万别问:你公司是做什么的?这项活动也许正是他们公司举办的,你要是不知道就尴尬了。也不要说:听说你们做得很好!因为对方可能这季业绩掉了3成。你应该说:你在公司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就别问,因为有可能他没工作。
3 g% ?$ p( W- B
16 别问不熟的人为什么
如果彼此交情不够,问对方为什么?有时会有责问、探人隐私的意味。例如,你为什么那样做、你为什么做这个决定,这些问题都要避免。
1 L  N  k$ m0 P6 E
17 别以为每个人都认识你
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绝不要说:“你还记得我吗”万一对方想不起来,就尴尬了。最好的方法还是先自我介绍:“你好,我是×××,真高兴又见面了。”

8 i2 s9 D, z5 V' S2 e" P& k" i' H  B
18 拒绝也可以不失礼
用餐时,若主人推荐你吃某样你不想吃的东西,可以说:“对不起,我没办法吃这道菜,不过我会多吃一点...”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真心喜欢并感谢他们准备的食物。如果吃饱了,可以说:“这些菜真好吃,要不是吃饱了,真想再多吃一点。”
/ H* K) @4 U+ U$ ^! K9 Q! B
19 不要表现出自己比对方厉害
在社交场合交谈时,如果有人说他刚刚去了纽约一星期,就不要说上次你去了一个月,这样会破坏对方谈话的兴致。还不如顺着对方的话,分享你对纽约的感觉和喜爱。

5 d! W- @2 C% v: {/ |6 t  w  w
20 不要纠正别人的错误
不要过于鸡婆地纠正别人的发音、文法或事实,不仅会让对方觉得不好意思,同时也显得你很爱表现。
6 [2 r3 C$ c: I9 s* V6 N' k, p
21 不懂不要装懂
如果你对谈话的主题不了解,就坦白地说:“这问题我不清楚。”别人也不会继续为难你。如果不懂还要装懂,更容易说错话。

: I: Q) ~  Z2 _) G7 p0 M' Z; e+ Z3 V
22 掌握1秒钟原则
听完别人的谈话时,在回答之前,先停顿1秒钟,代表你刚刚有在仔细聆听,若是随即回话,会让人感觉你好像早就等着随时打断对方。
0 M. H) d* b8 V' H2 C8 T
23 听到没有说出口的
当你在倾听某人说话时,听到的只是对方知道、并且愿意告诉你的。除了倾听,我们还必须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如何?从事什么工作?如何分配时间与金钱。

" g! A8 X) C! F) p4 Y) k4 [
24 选择合理时机
当你有事要找同事或主管讨论时,应该根据自己问题的重要与否,选择对的时机。假若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思考时打扰。如果不知道对方何时有空,不妨先写信给他。

9 k9 Z( ]: b8 z9 J+ @# K
25 微笑拒绝回答私人问题
如果被人问到不想回答的私人问题或让你不舒服的问题,可以微笑地跟对方说:“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既不会给对方难堪,又能守住你的底线。

- @" H' c9 W, Y3 e  Z+ Z
26 拐弯抹角回绝
许多社交场合,喝酒总是无法避免。不要直接说:“我不喝酒。”扫大家的兴。不如幽默地说:“我比较擅长为大家倒酒。”
4 _, H1 k9 L$ \+ K# `
27 先报上自己大名
忘记对方的名字,就当作是正式场合,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或拿出名片,对方也会顺势报上自己的大名和名片,免除了叫不出对方姓名的窘境。

- `% T& L, D6 u& a5 ~4 f; w% S
28 不当八卦传声筒
当一群人聊起某人的八卦或传言时,不要随便应声附和,因为只要说出口的话,必定会传到当事人耳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要说:“你说的部份我不太清楚。”
& u/ j; s6 X1 I; i
29 下达送客令
如果你觉得时间差不多该结束谈话或送客,但对方似乎完全没有要起身离开的意思,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得打通电话,时间可能有点久…”,或是:“今天真的很谢谢你来…”。你也可以不经意地看看自己的手表,让对方知道该走了。

% C" S: y2 T8 q* Q4 W' H; |2 @; f. s
30 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
如果向前辈请求帮忙,可以说:“因为我很信任你,所以想找你商量…”让对方感到自己备受尊敬。

0 ~  G& |9 |4 z/ q' w
31 直接描述现状
和部属意见不同时,不要直接批评,而要说明不同点在哪。
* o- j5 _+ w& K, l
32 寻求解决
如果部属绩效不佳,应该要询问他可以如何解决,不要采取威胁态度。

( s6 x) l( o1 p5 ^7 x' G% X# C
33 主动表达帮忙
如果一时之间无法解决部属的问题,不要说“这种事先不要来烦我,”而是告诉他,我知道有谁可以帮忙!
* u( k: g9 Y$ {0 Q; a( _
34 说话语气要平等
主管切忌说“我有十几年的经验,听我的就对了。”比较好的说法是:“这方法我用过,而且很有效,你要不要试试看?”

! h1 p0 Z' L1 t, Y9 @: C
信息来源网络
( U$ B$ A. ?* R  {7 a/ [5 \: f. P
: G- R' D3 ?9 X2 ]4 o  u

2

主题

748

回帖

4647

积分

博士

积分
4647
发表于 2016-7-4 08: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将领导与员工沟通归纳得淋漓尽致,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334

回帖

1082

积分

硕士

积分
1082

Medal No.1

发表于 2016-7-4 09: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34种沟通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9-18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