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事先做好准备,如了解目前生产的是哪些产品,准备抽样的是哪些生产过程,这些信息可以从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计划部门分别了解。
8 _# q2 E& e6 o# x4 V2.获得所需抽样的生产过程的过程流程图或其他类似流程说明的文件。+ S1 n8 ~' S5 \8 `
3.应该从进货检验开始查起,可按实际审核安排审核路径。6 f0 V; j( k M& e6 z
4.具体审到加工车间制造车间时,拿好已经取得的过程流程图,相关过程设备检测工艺文件到车间现场。
3 C) y/ O% B2 q) l4 I0 l! @5.检查各道序是否按工艺策划流转?% B& x# I) R& G; g8 S- ~" j0 V
6.每道工序是否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一些需设定的参数是否按工艺文件执行?可以询问操作工每天上班做些什么事情,如设备点检啊,做首件啊等等。
9 j- [4 d9 u6 `6 ] ^7.询问道序操作工是否有工艺文件(如作业指导书,工序卡等指明工艺参数,过程检测等要素的文件),操作工如果回答没有,也不必强求,可采用询问的方式,对比你已获得的工艺文件,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可追查原因,是有文件掉了还是没有发文件并且培训不到位,视不同情况跟踪审查。操作工如果说有,那么也可以继续查看其实际操作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 H/ Y- m; y$ g1 H8.如果有首件要求,检查相关记录,检查首件是否清晰标识。其他的一些要求可参考工艺文件,查看实际有无操作。
- c, X7 ^& w0 |% I" H9.按工艺文件上标识的需操作工检测的项目,检查是否按规定频次,规定的检具,规定方法执行,有没有按规定的执行相关记录,这里尤其要关注重要尺寸的监视和测量,这些信息可能在你所获取的工艺文件中找到,在检查操作工的同时也可以对比在操作工处获得的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文件是否一致。可同时查看所用检具的鉴定,校准周期。一些关键或特殊工序还需检查人员的资格(如热处理,电镀等)% q3 t9 L% j8 J8 w' S
10.也可顺带看看操作工加工完后放置产品的方式,如合格与否是否分类,有无注意产品防护,有无做好并记录规定的状态标识。
& U0 E; \" b0 ]11.可询问操作工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置,如有记录可调看。5 H, Q8 P7 }8 x& k8 n: [0 m$ q S7 x
12.追溯到最终产品的检验,一些需实验室检测的项目需要跟进,可抄下产品批号或可追溯的号码到相关部门调看。
2 B$ j' e: B3 g+ q l& l3 x: `3 f; k13.如有类似与产线换线(同一生产线换产品),需调看换线记录。9 L* ?1 w- m4 W" y4 C
14.查看换班记录,尤其要关注一些连续作业的换班,如何交接。4 S/ w( _8 ]( d4 [
15.末了,可以问问下班后还需要对机床做保养吗?检具是否需要归还等等,可以连带换班记录一起检查。. W, c. |4 I6 x X; l
这里只说了生产或制造企业,服务类的可根据相关的要求来检查。另外没有相同的企业生产过程,只有相同的或类似的审核思路,永远用PDCA来检查,是真理。
2 C5 E) z0 e: G9 R( w抛砖引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