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过程审核,在一些从事16949认证的企业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了。基本上应该由如下部分组成:# u2 t3 F5 a) f$ E, ~! A, m
第一是企业必须按标准的要求,识别出自己企业的与标准有关的过程,在16949中过程一般分为三种:顾客导向过程(COP)、管理过程(MOP)和支持过程(SOP)顾客有关的过程。各种过程都有一定的要求,区分出输入、输出、过程、资源、执行部门、绩效等6个内容。其好处是符合企业自己的特点,形成的文件可操作。! b$ _. W9 V( g( V; a
第二,审核员在文审阶段就必须对企业的过程与标准进行审核,确定没有疏漏。 4 ^5 F& g: \1 P& {6 i; i" v; t4 h! F; W第三,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要按企业所识别的过程进行审核,而不是按要素,这样的计划就要根据企业的文件进行,一企一计划。6 R! A1 j6 a+ B' _& t8 K- A% R
第四,最重要的,认可委要同意这种审核方法,不然的话,一切免谈。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按过程贯标还是按过程审核。在目前的大形势下,许多TS的审核机构已经实现了按过程审核,他们已经不会按要素进行审核了。但9000中基本上没有这样审的。我认为,首先是企业应该按过程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分得越细,越合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就越好,审核也越好审。/ k9 G8 F6 _# G
在审核中,我倒并不认为一定要按过程审,如果都按过程审的话,各企业间不好比较,对审核员来说,也没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方法,可能现在还不好实施。5 B* o% L' M1 e, h, i8 B, e8 a
如果企业按过程实施了,就可以不管审核员如何审,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如好的企业不怕哪一个审核员来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