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589|回复: 0

为什么涨了工资,员工还是选择躺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8 0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本帖最后由 wxsunhao 于 2023-9-18 09:10 编辑
0 n+ B" p; _1 g( Z
& ], h% j) v: _3 |& h% @5 T/ _为什么涨了工资,员工还是选择躺平?% @% L' F/ r' q) b

7 @' L( L( u8 j6 N3 z  N' F原创 张应春 朗欧咨询 2023-07-26
2 B4 n% W1 {8 W. |- |6 w: X* E" o' S- g) m: r* v& ?

- y4 k" r9 O9 F
激励
导读:你给员工涨工资,他就会加倍努力地工作吗?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毫无意义,毕竟哪个人不想涨工资呢?但结果真如你所预期的吗?

  M) X8 q- N" b. G6 d3 O* }
前几年,有位企业家朋友非常苦恼地找到我,他说,因为公司的员工流动率比较大,整个公司人心不稳,不能踏踏实实地干活,就想到了用调薪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动力。调薪方案是由高层和人事牵头,又征求了员工的意见,最后达成共识才公布实施的。普通员工和管理层都不同程度地做了上调。
% e  y) o; a1 {  x  R; F
刚开始大家的积极性确实很高,但是才过了三四个月,就又回到之前的状态了。显然,调薪没有达到这位朋友预想的效果,反而是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这是为什么呢?

6 K0 O7 e" Y) R
01
0 H% n0 ?- L# K- }1 [* v4 e

; i7 C4 O. m! a9 l6 I! g/ B8 u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two factor theory
有的人说,涨工资能激励人,有的说不能,也有的说暂时能。那么,涨工资到底能不能激励人呢?在得出结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理论,这是与工资和激励相关的“双因素理论”。
5 t9 a0 ^5 }1 _" f/ C& k
双因素理论是赫茨伯格在1959年提出来的,至今对我们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双因素理论把工作条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的是公司政策、工资福利、物质条件、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激励因素,指的是工作成就感、价值肯定、挑战性工作、成长机会、奖金。

) p  a6 X2 P& p3 z; E$ Y( t 微信图片_20230918080350.png
图: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02
. V0 z& o, R# p) B& K
, u, r* f! f$ Y+ `. x3 }
“激励因素”能使员工干劲十足
Motivator
我曾经问过一个做警察的同学,问他做了这么多年警察工作会不会很枯燥。他说不会,天天有激情,因为每天面对的对象不一样,每天处理的事情也不一样,每天都有可能是新的挑战。他们每天都有不一样,遇到的事也好,解决的问题也好,都让他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完成以后自然就有工作的成就感,也能获得外界和自我的价值肯定,当然也是一次次很好的成长机会,所以他们每天都干劲十足,其实这就是激励因素在起作用。
0 x+ G, D* i% ]( j

+ |1 m' Z: Q1 o2 ?
03

, ?5 m, |& Y3 o5 g3 @: N' k7 Q9 s
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意,不能激励人
Eliminate dissatisfaction
我在导读里提到的案例,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分清楚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如果员工的月工资是1万,下个月你给他涨到1万3,他的积极性肯定是会跟着上涨的,但基本上只能管几个月。

( N6 Z+ H! t: }/ k' _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欲望是不能够完全被满足的,比如,当他只有1万的月薪时,他可能只是吃个快餐;到1万3的时候,他可能就去吃麦当劳了;到1万5的时候,他可能就去吃围餐了;到2万的时候,他可能就去五星级酒店吃饭了。
8 G8 d+ Q3 r, y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人的欲望是双螺旋上升的,是跟着螺旋历法往上走的,而且一旦上去就很难再适应下降,这是人性的本质。当他拥有了已定的标准,他就会按照下一个目标看齐。
" K5 _* k8 S) R7 T  ]- R" W
所以,如果你给他涨了3,000块钱,但对于相应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你没有对他做一个新的明确的要求,那么,一旦新的工资固定以后,慢慢地他又会没有积极工作的动力了。
" G" b/ c( q; c1 }; z/ n. t
04

, p3 y2 E0 Q9 c7 e* A3 x0 l7 }' R6 d, j. _& F% Y5 x" I
双因素理论下的招聘技巧
Recruitment Skills
有了这个认识以后,我们在招聘的时候,就有了很多小技巧。比如,在面试应聘者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看他的个税APP去查他的收入。假设他原来的薪资是2万5,那么现在他到你的企业来,希望你能给到2万6的月薪,这样的要求一般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这里有两个关键的点要关注到:

" n) p/ ^. e& G+ ?; p1 N. g0 q
第一,他在上一家公司做了多长时间;
  ^3 h% h; q- j9 S4 s4 U
第二,他在上上家公司的收入是多少。

* D3 t0 D+ Q) V" S) Y
如果说在上上家公司是2万3,他在上家公司是2万5,那你可以给到他2万6;如果在上上家公司是1万8,而且干了两年,而在上家公司是2万5,只干了5个月,那么这就意味着,他这1万8一个月的价值是被承认的,而他2万5一个月的价值是不被承认的。这就是我们对一个人基本的一些判断。可能这样讲,显得我太庸俗了,但庸俗的事,我们就要庸俗点来讲。
  p/ W. ]. L% b! T3 v1 C

$ M1 Z/ W+ G! b2 j: d: V
有的人可能就疑惑了,一般来说,我们去下一个公司,肯定是想提高一点收入的。但其实,这对你也是不好的。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当你2万5的月薪拿了5个月的时候,你就会认为自己的月薪必须超过2万5。这个时候就叫德不配位,就是你的能力没有跟上你的收入的时候,结果来了一个2万5的机会,把你“噌”地弄过去,你还真的就认为自己可以拿到2万5了,然后去到下一家你就一定要2万6、2万8的,而且还觉得是给下一家公司的面子,毕竟你只是要求涨千把块钱而已。但其实你2万5只拿5个月,你1万8拿了两年,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
, ^' N9 f) G" A6 h+ y
所以现在我们面试也好,招人也好,这也是一点技巧。你不要听应聘者讲那么多,你就让他把个税APP给你打出来看一下。也许他会跟你讲,他的上家公司有一部分是走的现金,那你至少可以判断出他的上一家公司不太正规。由此,你就知道那家公司的规模应该不大。所以,如果他跟你讲上家公司的规模是2,000人,那肯定不对,因为2,000人的公司不至于这样子干,大概真实情况是200人。这就是对一个人的价值进行判断,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因为你能够识人。识人、选人,比用人、育人更重要。
9 m& S, L1 o3 |9 \
当然,认识到这些,对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好的,因为这样,你就知道,不要一下子把自己的欲望拔得太高。像刚刚说的这个例子,只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你确实干得下去,你在那干,一直拿2万6或2万8,如果干不久,那就可能干个5个月又换一家;另一种结果就是在那干得久,干得还可以,同时企业的效益也不错,所以他愿意给你2万8,但是当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比如遇到疫情的时候,企业首先就会把2万8的人给裁了,留下一万多或两万的员工,因为2万8的员工成本太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不断沉淀的过程,不是一下上、一下下这样陡坡式变化的。
, [# ]( D. Q$ q! s( q
现在回到涨工资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结论就出来了。结论就是涨工资只能消除不满意,不能很好地激励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让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当然,虽然涨工资不能激励人,但我并不是反对给员工涨工资,而是要告诉管理者,不应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希望只寄托于物质层面的鼓励,当员工的保健因素得到满足以后,管理者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用好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转换作用。有的时候,工作成就感、价值肯定、奖金、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和成长机会比工资福利本身更具有激励效果。
05

( ^. A& A% K7 S- C, K8 c8 z3 @4 t/ {  b$ v+ t5 m0 N* v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四个要点
Four key points
现在我们知道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各自的作用,那么如何正确运用它们呢?这里我们要把握住四个要点。
3 Y2 J; o: i# x" @! j+ I
1. 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
/ m2 m1 u# Z, E! B  K* u
假设这个月你给员工加了工资,那么,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如果他没有重大违纪之类的,他的工资是只能升不能降的。因为降了,员工就会不满意。先涨后降相当于负激励。

7 u/ A9 e6 g. W( d/ S( U
2. 激励因素不能全员享有

) z$ K* j) D8 ~4 T
当某个激励因素全员享有以后,它就变成了保健因素,也就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了。
4 e, N# d+ B1 C+ S; k
比如,有的企业搞股权激励,非常纠结是全员模式,还是只针对骨干人员,因为如果只是给骨干人员,余下的大部分员工就会动力不足。但其实,岗位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每个人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本来就是有差异的,而股权激励的对象,就是那些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人,尤其是之前没有过股权份额的核心员工,有了以后,是有很强的激励作用的,但如果人人都有份,那就无法凸显核心员工得到的激励了。
! p' U, e% H* z; b
所以,在设计激励因素时,一定要避免大锅饭的现象,让激励因素真正发挥作用。
9 o+ j# z% c5 B% W
' M! `! T8 A  D4 @
4 M9 o8 P3 |% n- o) z/ ^) w
3. 保健因素必须持续稳定

0 n, J* s! V9 |
保健因素虽然不会有激励的作用,但是一旦缺乏,员工就会不满,从而导致工作的积极性下降。所以对保健因素的调整要很谨慎,即使像餐补这样的小福利,也不要随意取消。一旦取消,有些员工会认为是企业出问题了,或者企业对员工更加苛刻了,等等。
! r1 A5 [5 w% h6 D. c) l  _
4. 激励因素必须动态变化
2 O. D8 t2 k7 B  r; N" a
激励因素必须是必须变动的,不能固定。因为激励因素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变成保健因素。
, K& F( F- S8 H' ^# y
结语
# Q6 i/ f* n. j( ~# C( [2 N- A
很多人认为给员工涨工资,就能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但是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给我们相反的结论:涨工资只能消除不满意,并不能很好地激励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忽略这两点,加薪再多也不会有激励效果。
' N! P; L7 O. ^# _0 n) [- v

6 q/ X- r7 J, T, ^$ Y" P9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5-9-16 12: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