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官网客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81|回复: 0

管理者如何摆脱盲、忙、茫?处理好这5个问题就可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23 06: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管理者如何摆脱盲、忙、茫?处理好这5个问题就可以了( g+ o" t+ }9 P& U. _# M
原创 张应春 朗欧咨询 2023-05-11- y5 C% E8 I- w7 d- m' D* v- X0 {
* x/ p7 D1 c' y4 P7 ^
5 P4 T) v" u5 l8 b- H1 H. G1 r7 k
4 ^# _0 ^6 F9 l: M8 M+ `% D7 ]

0 x# A* T5 `7 h! D6 j1 ~4 G7 G
导读: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时常会掉入“盲、忙、茫”的怪圈。盲,是因为看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忙,是因为每天疲于应对接连不断的问题;茫,是因为无论怎么忙,都改变不了“按下葫芦又起瓢”的局面,更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最终陷入迷茫。
! _! c  h1 p1 K6 [: W
其实管理就像医生治病救人,如果仅仅是发现问题,却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当然,如果发现了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也无法让企业朝着最终目标前进。
6 M0 Y' ^. m' M4 x6 c, Y1 ^
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管理在本质上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我带领朗欧咨询团队常年为制造业工厂提供全天候驻厂辅导,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我总结了5个关键性问题及其解决要点,搞明白了,你会发现管理其实并不难。

) K, l8 x" Y0 W5 o, s9 f
- \) Y  D! c2 y, p7 M
第一个 糊涂账的问题

' C* ?3 A4 _6 {% l' w) T1 U3 A
其实我们很多的管理问题,归根究底都是糊涂账的问题。比如,这个货什么时候能出?不知道。你的下属去了哪里出差?不知道。公司的出勤率怎么样?不知道。开会要求落实的事项,员工有没有完成?不知道。

4 d2 Q$ g% T0 Y
我们很多老板、高管为什么焦虑?为什么失眠?就是因为不知道。不知道的结果是什么呢?恐惧。比如,明天货运的船期已经定好了,但订单到今天还没完成。老板就问你什么时候出货,结果你说大概还有五六天。老板又问你到哪个工序了,你说还得先去问一下,接下去老板就再也没有等到你的下文了。这个时候老板就要发脾气了,因为如果不能按期出货,就只能走空运了,但空运的成本是航运的三倍,这样企业这单就挣不到钱了。
3 j" q3 r  Y* Z  h5 P
这就是糊涂账的问题。你一旦不知情,你的糊涂账就出来了,你对整个事情就没有底,更没有合理的安排。所以你就会恐惧,恐惧就会担忧,担忧就有情绪,有情绪,你的决策就会不准确,最终你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你就无法成为心的主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心静,要心安,要成为心的主人,而让所有的烦恼都成为客人。

& }3 F/ e( y5 N3 f& o
那么,我们怎么去解决糊涂账的问题呢?首先是要建设标准的流程,其次数据要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也可以数据化。这样就可以做到系统知情,你就不会一问三不知,也能做到对事情的整体把控。事情理清楚了,你的管理就会有效。

8 J8 R& i8 i& F6 h( d1 b$ z
第二个 不想干的问题

( _' ~" s; v: x
员工不想干,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工作做多做少一个样,员工就没有努力的积极性;可能是员工不满于基本工资,想要承担更大的挑战,获得更好的激励因素;也可能是员工自身能力不足,缺乏前进的动力,等等。
& x" t+ P5 f- [  {) U8 f; F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要做的,就是建设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组织的活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搭建好绩效管理机制,所有的考核就只靠领导感觉的判断,谈不上公平公正,员工也就没有干下去的动力。建设绩效管理机制,其实就是企业给员工一种愿力,让员工有自己的目标,也就能自我激发,自我驱动,他自然会想方设法达成目标。

8 K; c7 V7 U4 O2 f1 A) S$ w  R# A
其实,但凡名企,你会能发现他们都是有一套自己的绩效管理机制的,由此可见绩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比如,阿里巴巴的业绩与价值观的双轨制考核,要求结果要好,过程也要好;美的集团的“玻璃箱式控制的分权机制”,核心在于责权利的“三位一体”;谷歌的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和关键结果)制度,激发员工自下而上设立挑战性的目标。

: ~* d% f$ P+ D) i3 P
第三个 干不好的问题
9 _" J2 [" q; Z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管理,核心也是对人的管理。所以,企业的管理干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管理好人。企业要管理好人,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人才梯队的建设、团队的打造。

+ M6 @4 f0 Q1 H( Z
1. 人才的培养

( i$ R& O$ q( y
企业优秀的人才从哪里来?很多企业存在一种现象,在内部找不到人才,一味地迷信“空降兵”。马云曾经也迷信过“空降兵”,但最后他认为行的“空降兵”都离开了,所以后来马云说:“长远来讲,公司要致力于自己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只能作为一个辅佐手段。”

5 k3 A# w, J! c) S4 ^( N' {
人才是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需要老板或高层充分的信任和放权,也需要企业培训体系的支持,以及激励因素的支撑。
, D+ J9 }$ @6 K8 {* g
2. 人才梯队的建设

7 K# A* _( K& z* i: C" L
人才梯度的建设,就是要重用一代、培养一代、启用一代。重用企业的骨干人才,由少数的骨干人才调动大多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培养储备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或转型做好人才的准备;启用阅历尚浅的年轻一代,给他们训练和施展的平台,在启用中开发潜在的人才。
0 S* P3 d- E  y3 R9 K' Z
3. 团队的打造

) l( X2 T( W" K4 m1 f2 |, Z
很多管理者把团队的打造,简单地理解为搞团建活动、开动员会、喊口号、搞家文化,等等。这些当然不失为辅助的办法,但光做这些,最终只会流于形式,也会让员工不认同、反感。打造团队最核心的是要做到四个顶层设计。
  e! y& e; R$ V! W, ]
第一,职业晋升通道的设计。对于员工,其他都是其次,首先就是要有“钱”途和前途。只有给每个员工都做好了职业规划,整个团队才会有活力。
4 }. J- N, _+ x# F: D
第二,优胜劣汰机制的设计。这个机制设计的目的是保障优秀员工的利益。优秀员工留得住,企业才能发展。
* W' y, z+ b; o$ b1 v- n
第三,组织记忆载体的设计。就是要做好各环节的“档案管理”,将员工个人的经验转化成组织的经验。

3 z) l* C7 W: F- o
第四,持续学习机制的设计。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保持学习的习惯,但持续的学习是企业的根本优势。所以,朗欧在每个驻厂咨询项目上都会组建“**企业大学”“**管理学院”,它是企业内部持续学习的道场。
' `1 J4 R1 ^7 c; e3 O2 X) }6 Z+ l
第四个 持续干的问题

6 n8 U% C4 \  U% b# `: J
持续干的问题,其实是企业的执行力体系建设,就是你怎么保证大家持续执行。然后是你的机制建设。我们很多时候一抓执行力,就想着搞制度,以为建立好制度,就能保证员工的执行力。
# c9 K5 e3 _; v+ R! K$ N6 x
但是制度的建设是有成本的。因为管理是要成本的,任何一个管理动作都是需要成本的。就像现在的法律修订,比如查酒驾,每年国家为这个要付出很多成本的,包括管理人员、检测材料、时间,等等。我们在企业里面也是一样,你不要随便出规定,不要随便做流程,不要随便做制度。一旦你做了一个制度,你就要想着怎么落地,思考它能不能持续落地,如果分析以后,发现是不能够持续做的,那我们就宁可别做,因为要成本,而且也影响企业的公信力。
" h0 P5 \1 }5 r' j
第五个 创新干的问题

- `6 o; R" ~, ^! g+ n) {* U$ n
模仿式创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制造业正逐步地转向了原始创新阶段,创新干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创新,要靠员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的积极性。那么,企业要如何给员工营造创新干的团队氛围呢?答案是构建管理、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三通道。

, u  o! T8 u, I
技术是我们制造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很多企业在设计职业通道时,往往忽略了技术人员更高层次的晋升通道,只停留在技术评级这样单一的形式,这样就不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创造热情。管理、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三通道,除了让管理人才走管理通道,还拓宽了技术技能人才的晋升之路,让理论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人才走技术通道,让爱钻研、技能熟练的人才走技能通道,从而让不同能力的员工可以各司其职,又各尽其才。
' E( S$ a3 B' }" ^/ j4 J+ V( B
有了创新的团队,该如何创新?创新哪些东西?对于大多数制造型企业而言,现场改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像实验室技术革新这种大创新,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设备、人员,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但现场改善是小调整,也是能立马见效的,更容易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大收获的创新成果。

: e1 j: Z$ a( w% N( S, \
现场改善就是发现现场问题,再通过创新技术、工具、工艺等方式解决现场问题。比如,通过劳动技能竞赛、金点子提案改善活动,等等,不断激发基层员工参与现场改善的主动创造性和创新活力。
! {0 c. v0 f8 b, w4 l! b) d5 r. O
(金点子征集倡议书)
结语
! H+ B3 k# X1 u. B0 @9 q
无论你是哪个层级的管理者,都要懂得抓住这5个关键问题:糊涂账的问题、不想干的问题、干不好的问题、持续干的问题、创新干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管理上的许多小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 k' Q. |: O4 @7 m*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9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