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24
|
审核员队伍对标准的理解问题还是挺大 |
点评
“忘记标准要求”就去随便审,你审到最后企业符合了什么、不符合是什么?你审到了什么,忘记审了什么?草草了事,全条款只审3小时,审到60%就及格,喝茶休息了。有的地方就被你这种“审核”搞乱的,还恬不知耻?
审核的条款安排不能任性,应该主要依据标准及企业策划的输出来进行审核策划,比如4.1条款企业自己策划规定是由最高管理层来负责,那么你去生产部门审核时安排4.1,那就是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策划审核,浪费了审核资源。
至于说多现场的申报,有时并不是审核员能控制的,认证机构的业务受理及审核方案管理部门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可能更多时候是为了减少审核的麻烦,少报甚至不报多现场,这就影响到有效性了,问题较复杂。
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审核,因为标准本身就是按照条款来编写的,而没有按照过程来编写,因此审核时判标不能脱离条款而空谈,但是审核策划及实现时推荐使用过程思维,是为更好的实现审核目的,而不是必需要按过程来审核!
如果审核员发现问题后不能对标,这说审核员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就好比法官说被告违法了,但说不说出是违的什么法第几款第几条,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一个合格的审核员可以去审核一流的管理者治理的企业,没有毛病。虽然企业的管理者十分优秀,比如华为、海尔、潍柴、中石化、中石油......但问题依然会很多,没有认证规则要求必须要审核员水平比企业管理者更优秀。
对审核员的基本要求只需要其了解一般的管理常识即可,不需要有太高的管理水平,当然水平高是好的,但作为一项职业要求,不宜提太高的要求,否则审核员合格的没几个。
如果换一个角色,你是咨询师帮助企业咨询,能够帮助他们按照合同约定达成其预期目标(不是指认证),并通过企业项目评审验收,那才是好的咨询师,说明水平是被认可的。
受企业欢迎不见得就是优秀的审核员,原则上审核员需要保证公正与客观,不宜与企业走的太近,与企业越密切,其公正性会就受到威胁,传递信任就不能保证。这就好比法官庭审,法官与被告关系好,法官应主动回避。
毛泽东没有大学毕业证,不妨碍他是大国领袖,华罗庚没有大学毕业证,不妨碍他是一流数学家,这类例子太多了。有水平的人从来就不屑提文凭,没水平的人容易念念不忘自己是院士、是博导、是博士,几斤几两大家都有数。
你对标准的理解只能代表你的观点,每个人对标准的理解都有各自的观点,有争鸣也是很正常的。不能说你的观点就绝对正确,别人就一定错误。不要无端指责别人是函授、夜大、工人,你是院士吗?
| ||
点评
审核员是可以回答企业的问题的。。。先有沟通才有审核,另外ISO9001不要求企业必须采用标准内术语,所以要把双方的术语沟通到相互可以理解的地步。。。另外管理是相对的,员工可以管理老板,单向的都是不懂的。
审核人员不应该也不能解答企业的问题吧
你们这逻辑。。。审核员如果专业,企业会丢开咨询师的,审出的问题企业会信服的,问题怎么整改也会请教审核老师的。。。审核员能力不行,就知道怪地球没吸引力。呵呵
你其实没说到根上,认证市场的混乱根源不在审核员,更不在咨询师,在于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咨询师不认真咨询都能过,为什么要认真?审核员不认真审核都没人去监管处罚,还有人会认真吗?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好好学习“审核概论”,弄明白什么是“审核”,“忘记标准要求”是不可能审核的。不“核对执行是否符合策划”是放弃了审核的基本要求——你搞的一套“审核”是“走过场”的虚假审核。企图搅乱认证审核的管理吗?没门
算了,多学10年你们也未必,还是去读读夜大吧。
你再多学10年就懂了。
你目前的问题首先是要用点功夫理解标准。先把标准搞懂然后再去否定别人。至少我发现你连Q8.6和8.5.1c) 的区别都没搞懂。还有7.1.3/7.1.4与8.5.1d) 的区别在哪里?等
| ||
点评
夜大老工人您好,夜大老工人再见
| ||
| ||
| ||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2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