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导读: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来源:稻盛和夫
工作的喜悦,无可替代
回顾过去的岁月,我一直埋头工作。有人问我,整天工作的生活是否索然无味。因为不少人认为兴趣和娱乐不可或缺,但在我看来,要想获得真正的喜悦,唯有工作。
/ S2 J e$ ]5 r4 n只有具备"工作充实"的前提,才能体会兴趣和娱乐的甘甜。如果怠慢事业,沉湎玩乐,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满足,但终究无法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9 j8 p4 t( W& q, w" n2 ]工作的喜悦,并非那种单纯甜腻浅薄的喜悦,而是苦尽甘来绵绵不绝的。换言之,工作的甜美存在于攻克难关的那一刻。正因如此,工作的喜悦也并非玩乐所能替代。
, C3 g) `3 {1 {0 `* U* E然而,很多时候即便拼命工作,也难以获得希望的成果。这时,不仅没有成就感,还容易灰心丧气。但在我看来,这种现实的挫折,正是完善自身,磨砺人格的修行机会。
6 C3 d% ^+ I/ d/ W真正塑造人格的,是挫折和苦难
如果只把工作视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那就太令人难过了。
! d& O o, k G1 B7 ?9 Z
我想让年轻人明白,工作具有意义和价值。
" O* y" U) D+ m不管什么职业,都是一种向社会学习的途径,都是一个促使自身成长的舞台。
4 k* \. Q% G4 A7 f( ~: i
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
1 j5 H' e/ G. p, z
纵观体育界,亦是如此。历经挫折、克服万难的运动员,往往散发着人格魅力。换言之,阅历就如同人生路上的车辙,构成了人格的图谱。
- k3 I1 z J# a, @$ D+ r, f) q为了提升心性、丰富心灵,就必须努力工作。我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 }% X. ?6 K. }" q; E7 O6 h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我一直坚持努力,埋头从事"看似平凡的工作",因此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 Y" u1 o1 v% Y3 @* V+ v( @8 p年轻人往往心怀远大理想,力图成就伟业。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如果不脚踏实地,梦想只能沦为空中楼阁。
& p" ?3 y2 b: U( v4 Z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7 @8 l. w$ d9 K: D9 C0 w对此,不少年轻人不以为然,认为一步一个脚印实在太慢,照此速度,一辈子都无法成就梦想。
* w" k! L" v( C* C. `# n" V他们不明白积累的妙处,一步步的积累会产生魔法般的加成效果,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 ]* P- N; d6 B& Q }
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能够取得成果,从而树立信心,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通过这样的循环,在不知不觉中,便已取得原本无法想象的成就。
- F) [# v" h0 @! G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生于鹿儿岛的乡下小伙,其貌不扬,能力平平,却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 Y) [4 S/ [0 V" k. C4 ^
在我看来,不管是学习、运动还是工作,它都是实现梦想的不二法门。
) J% }7 }. S4 y0 b
"认真努力地埋头工作",这听起来稀松平常,但却蕴含了人生的真理。
& r! x r' Y; O2 E1 D行走世间,工作上或生活上,大大小小的困难无法避免。有的也许可以轻易打倒,有的则令人望而生畏。选择正面击破,还是绕路而行,不同的选择就此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 Y9 }; s' x* i) a9 a坚持再坚持,突破壁障才能成功
成功者与非成功者之差,不过是薄纸一张。
( I! a* R: _. @/ B% K/ d
非成功者绝非都是懒惰马虎的人。其中有的人与成功者一样,他们诚实、有热情,工作努力。尽管如此,却有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
( l9 D$ Z- ]/ o; g+ x; R
原因是不成功者缺乏韧性。
9 o( W% A0 ^& \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他们很快就会放弃。就是说,他们努力是努力了,但停留在普通一般的努力上,一旦碰壁,他们就会寻找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停止努力,放弃目标。
}# Y7 l! @5 ~% @; d- `
首先,看起来难以做到的事情,必须韧性十足,坚持再坚持,直至成功。要打破自己心中固化了的常识,"自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这种顽固的既成观念,妨碍人们超越界限达至成功。
( O- h% P: ]+ H( G
突破壁障的这种自信,能使整个人格变得强韧有力。而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又会把人引向新的成功。
4 g3 }, [9 }9 G, {. C
把愿望提升至信念高度
我认为,人不应该为外界状况所支配,不应该成为"状况盲动型"的人。
) ~% s- \: V3 W& \
所谓"状况盲动型",是指自己本来打算"想这么干",但顾虑到社会形势、经济形势,马上就觉得"实现困难",从而轻易放弃的人。对状况的理解越是深入,就越觉得不可能。他们自己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 Q# b, i: r2 @$ G7 C* w相反,从内心深处"就想这么干"的人,就是具备强烈愿望的人。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困难,为了实现愿望,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激情和创意源源不断。
6 k& S" ?! c( ?* _& o
处于同样严酷的环境之中,"状况盲动型"的人只是理解状况不利的一面,最终只能领悟到自己的愿望是多么脱离现实,多么莽撞无谋,并放弃目标。
) e+ J1 ?* j4 I, e5 K但是,另一种人,他们持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提升至信念高度的强烈的愿望,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他们开始努力,开始千方百计、钻研创新,可以马上重新鼓足勇气,奋勇前进。
4 J) t* a( { H% \- `. d2 Z$ l
我认为,在人生中,锐意进取、成果卓著的人,屡屡遭受挫折的人,还有平凡庸碌的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
2 C1 q2 h$ u5 o9 L4 k- O3 r* t2 ~" Z# a想要成就事业,需要一种“狂”的状态
如果不积极去挑战新的领域,那么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将没有美好的未来。
: i/ [' p! r* b& n% m
但是进入新的领域,无论是技术开发也好,市场开拓也好,都是极其艰难的事。在那里等着的,有未曾经历过的障碍,有超乎想象的困难。而打破壁障、克服困难,需要巨大的能量。
1 H W! p$ ~( }: z- p5 L
很早以前我就说过,想要成就事业,需要一种"狂"的状态。这是因为想要超越壁障,就要有打破这种壁障所必需的巨大能量。
) w" w1 Q" c9 q+ B* X所谓能量,就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的热情。燃烧般的热情、惊人的斗志、执着的信念,这些都是打破壁障的能量源泉,也是发起挑战所需要的条件。
% O, k; h0 C9 T& D达到所谓"狂",就是指达到充满这类强大能量的状态。
: Y# J% S- q& a- \
人本来就有这种能量,这种能量的迸发,是在新的领域获取成功的根本保证。
1 W# O' W9 g% A- c" J$ a无论如何,必须成功
课题虽难,但无论如何必须解决。决不从困难的状况中逃离,必须迎难而上,从正面与困难对峙。
$ L# e4 W( ~% ~: ^
这时候需要一种紧迫感,千方百计、无论如何也要把事情搞定。就像修行僧苦修苦行的那种状态。
( U9 g8 ^: O- {' z: H同时,不能被一切成见偏见所束缚。必须用纯粹的目光观察眼前的现象。如果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事物就不肯告诉我们真相。
7 ], F% B5 I) r# f7 ~
一方面,具备"无论如何必须成功"的强烈愿望;
# f2 L6 M. A6 T# o8 J6 @
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要冷静,必须具备细致周密观察现象的实事求是的心态。
0 d) X l- x* }$ T& B4 A! [这样的话,过去忽略的本质性的东西,会突然映入你的眼帘。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神悄悄的启示"。
1 [( e+ I( X& I& e% z只有抱着真挚的态度,只有在接受启示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才会萌生真正的创造。如果想要得到卓越的灵感,就必须具备从正面迎击困难的姿态。
5 c3 s6 O. {/ S B1 f$ S0 e
选择更难走的路
大学毕业后就职不久,当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在一件事情上我与公司发生争执,另外,我还受到工会的攻击。自己一时曾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 _; a) V1 j2 N, `2 s1 L4 l当时,我想象自己带领一个团队攀登一座险峻的高山。既没有经验,又没有攀岩技术,但我仍想试一试,垂直攀登,爬上那耸立的高山。在悬崖峭壁面前,有人畏缩,有人恐惧,有人掉队。因此,周围对我是一片指责之声。
, b; N* N% x0 S
前辈劝我:"应该妥协。"换句话说,就是规劝我从山脚下的缓坡开始,选择较为平坦的登山道路,带领团队登上山顶。
3 {) I$ R( K- F8 H; ` \. S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脆弱的人。如果听从前辈建议的方法,选择好走的路,慢慢地爬,在到达山顶之前,恐怕我已经放弃了。
0 z# l% z* z4 m另外,如果我选择安逸之道,对信任我的队友而言,他们会很轻松。但走这样的路,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 B- ~( Q7 f+ I* @2 R- C如果坚信自己正确,那么,周围的非难指责也好,途中的艰难险阻也好,都不在话下。
5 {: h# g) z! A# l k) X3 e# k1 b我下定决心,朝着顶峰,直线攀登。为了与大家一起攀上高峰,我对别人对自己一样的严厉苛刻。我认为这绝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