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获取100页word版《职业卫生防护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适用领域?8 z/ N/ R. ~6 L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 Y" t: [' B b2、什么是职业病?
: Y0 @: Y3 ?! i3 O' n# o答: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8 o. Y1 D% ^+ [. H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和意义?
/ c) g7 {' V* u- v9 l" u$ V7 u答: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P! U' q; {- @0 {$ }* O4、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
: X* {1 @4 W* } \( R/ Z0 L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7 M" S* k+ y3 L1 Z; X' ?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什么职业卫生要求?7 D3 e% J. \4 j
答: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f' G8 C: f- @" @$ P# S" Y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 ~4 N" j: g0 K g; q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 W7 h/ t, D8 a5 J0 R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 `, ~4 v( R4 T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 {7 t1 l& [+ L5 V+ S$ M/ b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5 N1 O* P9 w( ]
6、什么是建设项目?% H- `4 g! n2 Y/ J, \7 y
答: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U/ o- P4 ]: x9 H) L+ Q; T2 Q
7、建设单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在什么时间阶段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5 R' Z" `6 s6 s$ y" i答:可行性论证阶段。
' r' k v3 D8 ^. N0 \0 p8、建设单位应向什么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1 X" K0 ?7 g
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0 A9 a, N l2 q2 E/ Y" ^4 p9、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如何确定本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是否为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 O6 U9 A' a0 ^7 a* I: L; P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目录中所列危害因素为职业病危害因素。5 z4 u3 P: x6 ~) R& z- q/ x; ~
10、什么是三同时制度?
" k! E" J* ~4 ]- r% ^7 \答: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r5 Q% Z k9 N7 A
11、劳动者应当在哪种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8 e# A& f, A' i
答: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n5 Z* l8 ^" g5 M
12、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4 x3 H: A5 K. ]! u答: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1 z9 J+ \& s8 E% i# U* g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 K- k) H* S2 G" V0 p
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6 y+ d0 Z: B1 g' V+ _. M: K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 v8 E, t j3 _+ p! H8 [, B4 l! J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 V/ @. b3 m,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u- j( i) G, X! A2 |5 H! h: G
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B3 e# |1 V) }% A5 x9 }# ]+ T1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什么部门?$ a( V7 r1 W9 t2 h5 G' h# L3 e
答: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 j U0 |# M$ l0 w& K! I$ g1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进行哪些措施?& d, A; Y/ ^0 B. E& u0 ]0 U, [
答:及时组织救助、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 [: b/ }% v6 o' `- N15、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进行救助、检查等措施所产生的费用由谁来承担?
/ r$ h% d3 a% x+ Z答:用人单位。
- M7 R. u9 u4 H( G0 j- }1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 \& e) \5 \8 r3 o3 W) {0 I! T: ] A答: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9 {, W1 I8 Y6 z: ^1 t17、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什么部门承担?
( o1 G+ Z; ~1 B5 y7 L7 U答: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7 M6 U0 B7 E, T$ e. G6 Q% A6 \- u18、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新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何种职业健康检查?
0 k/ L1 V6 w( a" d- `, J答: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0 y1 `3 S! ^0 v4 }' `19、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用人单位应当如何告知劳动者本人?1 ]: r+ r0 n; U" C+ K' V! e" z( B
答: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s8 @; O0 m' o0 @4 j. e8 G2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谁来承担?( F8 w) C: {1 b9 p$ | Y9 E5 V6 }
答:用人单位。* J* U: C9 m7 X; \9 I. d2 O3 k
21、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有哪两种形式?
: `. }4 m( D$ a' n+ k答: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 O) L9 D: t9 x p8 A9 P! a22、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 s3 m, s. l0 U5 @2 T
答: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似乎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k) ?' P6 F! T0 e, `8 _/ ?; ^2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与职业病危害相关的哪些内容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0 y! O- R ~/ P, R* W' e
答: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4 ]4 v5 M; M9 P+ ]
24、警示标示应当包含哪些内容?0 ?) i4 B/ B9 c5 m* Z+ j/ w
答: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g! H. a, a% u. J
2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 D& a$ K3 ]9 u+ t3 H
答: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车里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1 l$ n# K4 \8 K* _$ g/ Y- O3 l1 I4 I
26、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和贮存,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w. S% m: H; I
答: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B9 e0 N1 B* v: x% k. K( M# v1 S
27、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 a; _ n5 O0 \: k$ c% y. ]
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 X) `6 K( U5 v. a2 W1 L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P% w( r3 b, ^; N$ ~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r) y7 w/ o- Y; R7 ^4 g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 Q, \7 d7 [4 g4 W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m. X* W& t K8 F- Z, t: S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是故应急救援预案。
1 y8 {* f- }% R% q# R7 m5 H& T9 K28、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什么评价?, K& l# G# s. P3 U& t
答: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r5 O6 ?6 G! _. A7 r' @2 _5 d; @
29、建设项目进攻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经过什么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9 m) J4 [" ~7 M& y2 I7 x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V& F: x, p4 w; P30、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过什么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9 c* n6 d: S3 [8 M/ w1 p
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X! p8 W7 w z0 r: W0 I0 @3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a0 t6 L% R* [ q3 z) [1 A1 j
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 K1 W* U7 j% r1 ~7 Q6 k, L32、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 z# l, F$ [% {+ ~4 g8 I# M3 J答: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支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 x& ] F/ W* F9 x+ e& o3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职业病防治宣传工作的内容及目的?
% X9 V7 e( K5 H3 }$ z; O- x7 G* b* i8 \& R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形式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
4 a! `$ Q( q* x34、工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2 L, M* T6 ?. z; l: L9 j2 n* n答:应当督促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
4 C4 i' Q8 _6 P0 ^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t1 F6 N( W) w k6 X6 N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
5 n, J( P7 h: C3 P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Y- }, W5 {* \# O* @& i
要求纠正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 S0 w9 | p. O, O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
% }+ @- u4 ~( A% K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k3 r) e: x3 }. I
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2 D+ ]" Q* w- s! D+ ]8 `
35、什么是职业禁忌?# D8 n s7 D, b$ h
答: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4 j {( @+ B: `0 ^4 F0 |8 h1 _1 c36、由于职业病的隐匿性比较强,从接触职业病危害到发病需要一段时间,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之后才有可能暴露出来。那些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应当怎样求助?/ y+ F$ K) G% j% n1 n
答: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得医疗救治。% R p% n% F+ F: S
37、诊断机构有权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吗?
1 P; h$ {2 O/ {0 N1 K( V答:一直以来,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都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特别授予诊断鉴定机构一个权力,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诊断鉴定机构可以进行工作场所调查,也可以由安监部门组织调查。此外,可以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包括劳动者的自述,由诊断鉴定机构作出诊断、鉴定结论。在用人单位不提供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作出诊断,另外,还需要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动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确认。6 \, f5 r& [5 j/ G: y5 ~9 w: a
38、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可以申请鉴定吗?) Z) D* ], i. b$ o
答: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如果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k7 a' @; r+ t
39、用人单位不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1 [) \" Q; l* Q
答:用人单位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 V% n& |0 g% y9 E' F40、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要承担的后果? ) n0 V6 ~3 B8 ~4 X# Y
答:首先,劳动者有权拒绝这种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劳动或工作;其次,对这种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行为可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进行检举和控告。卫生行政部门一经查实,应责令其限期治理,并处以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k O3 O& o5 k3 M K5 @$ J1 M41、在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提供哪些资料?/ L9 |" D( i5 I6 ?- [! y2 I' r
答: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 ?* V* a% C' j5 c& r* E1 M42、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如何处理?
" G0 I0 {. R. k$ W答: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3 A/ F b; j* ~7 k) x" A$ Q
43、用人单位可否与疑似职业病病人解除劳动合同?
6 E# h0 d, J3 _3 z, O答: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s* I7 N4 L' y' R: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Y+ v- Q) k2 u44、用人单位应当保证职业病病人的哪些待遇?3 [9 i: p& M( N+ X) k- l
答: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 J8 R$ G( j l/ {4 E' {4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哪些措施?# v* P6 e. }/ M
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4 U6 [0 A8 @0 i, V' D7 g
(一)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2 A6 m9 h6 d' j
(二)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L) o/ p2 K/ \3 J
(三)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P3 ]4 d# y0 T
46、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用人单位有何处罚?
. G( I0 B3 P6 ]1 Y& `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2 ^* F( V+ }0 K4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用人单位又和处罚?4 P' [! Y' X6 K4 m
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7 G" H& y8 z- r( J8 q1 ^- z( E: D
48、何谓怀疑似乎职业病病人?& Q T9 Z# E1 t! }2 `9 O
答:(1)健康损害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关系不能排除;
& f: L/ T% T! o: w2 A(2)同工作环境同时发生两例以上相同或相似健康损害的;
: |0 n" g, |0 t(3)同工作环境已发现职业病人,其他劳动者出现相似健康损害表现;4 T2 l* _' ? M1 l# n7 P: E
(4)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需做进一步检查医学观察或诊断性治疗以明确诊断的;+ p1 R. S& k3 c; L. s: g! u) O$ `
(5)劳动者已出现健康损害,但未达到诊断标准规定条件,而健康损害还可能继续发展的7 F, o. ~5 R7 J8 g! [' b: M
4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涉及到的违法行为有哪些?4 w6 T" T. i3 q5 N. t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涉及到的二十六种违法行为类型:9 r& S; [; ^% e
(1)违反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案
0 X3 x. _% @5 K0 W" J(2)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及公布案" ?) T9 R' c: U/ ?+ L/ r8 v
(3)违反新化学材料管理规定案# V: j: e! n) K5 ?- Q" H
(4)未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案
9 X* f/ | B, u(5)未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系统案
( o. u( a& [! x+ [; S8 H(6)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案9 Y' ?9 U" X# c2 p+ D4 M
(7)违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案
& S: a( X9 `/ E(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不符合卫生标准案$ N6 u' A" N) S
(9)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卫生要求案. a* G- a, J, z, g8 V
(10)用人单位违反检测、评价案
: N, P4 x. }7 E6 K0 {" ]3 ?(11)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病人医疗诊治案' j! {9 R4 |0 f4 k( r4 B
(12)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措施不当案( d7 k! h2 B u3 Q4 c) w7 o* w
(13)防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案$ w3 q5 d: [. k8 `0 L
(14)未提供说明书、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案
5 G2 L$ M' g% I/ T# B0 P& X(15)违反职业病报告规定案
# h; U( J* e% @$ h6 x' u" d( g* I(16)隐瞒职业病危害案
3 \+ H# E* Y& n9 E! [6 i. f6 A(17)急性职业损伤事故防范措施不当案
0 j+ ^' Z/ z" @$ Z P, p# }(18)使用国家禁用的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或材料案
2 S) E( v- P9 c. K) K5 ^" b. K) n8 U(19)转移职业病危害作业案) ]9 v9 {3 T! X } ^: Z6 Z& `
(20)配备的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擅自拆除、停用案
% v& @# Y0 d: r" I5 Z" A( D5 @(21)违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上岗管理案
]! ^' @3 {+ M$ T% H. V' ~" a(22)违章指挥案
" K; O2 z H" m0 ]) \3 { \; y(23)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案5 W% q7 `- b) c; x* A \
(24)未经认证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服务案! U! L( w, W( [: ?
(25)从事职业卫生服务的机构违反管理规定案$ `* G. Y! N3 b/ S6 d
(26)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成员违反职业徇私舞弊案
7 D4 B! O# S4 ]6 {9 \3 ]50、尘肺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8 q9 D! W) x& W
答: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一些病人可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尘肺病人即使在咳嗽很少情况下,也会有咳痰,煤工尘肺病人痰多为黑色,其中可明显看到有煤尘颗粒。几乎每个尘肺病人或轻或重有胸痛,胸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局限性,一般为隐痛、胀痛、针刺痛等。. k J2 g' O$ b3 S5 n
51、诊断尘肺病需要进行哪些检查?0 Q0 A) E* g1 _3 l' X
答:详细询问职业史和症状;做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内科常规检查;高千伏后前位胸片;为了鉴别诊断的需要,也可做一些其他检查,如胸片CT、结核杆菌的培养、胸腔镜或肺功能检查等。
5 P9 B# E/ O! k0 e52、尘肺病分为几期?
# t9 _# ~0 K* |: W% F) H- c2 [$ ]答:尘肺病诊断标准将尘肺分为一期尘肺、二期尘肺和三期尘肺。7 K! A1 P1 d9 v# V9 s
53、尘肺病会传热给他人吗?
- Q1 H, k6 P- x2 y4 m& N答:不会。但由于尘肺病人发生某些具有传染性的合并症(如活动性肺结核),有可能传染肺结核。/ j$ \- p) T" q" v2 e4 _5 y& ^
54、尘肺病可以根治吗?
4 D4 l! P% c) y) I K" `1 U答:目前尚无特效药及根治办法,可以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9 v: K2 {) R' m! Q W55、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 x# }- i5 u' }0 Q1 S% a8 d答:有以下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活动性肺结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 m) [; S" D* n( q8 `+ @56.如何选用防尘口罩?4 T- w! u: q3 @5 ]% l+ @0 W
答:首先是口罩的阻尘效率;第二是适合性;第三是佩戴舒适6 t2 F6 v1 ?6 n2 |/ Z( \9 d3 ]
57、防尘口罩用多久需要更换?
( |4 G, |7 E- u' o# o J答:取决于接尘环境粉尘浓度、每个人的使用时间、各种防尘口罩的容尘量以及使用不同的维护方法等,没有统一规定的具体更换时间。* J2 j9 r3 D# X" d4 ~( P, Z
58、棉纱口罩是否起到防尘作用?
8 T( Z' c7 m8 A答:纱布口罩不得做防尘口罩使用。* \. w8 r/ b8 N: W- b, n
59、尘肺病预防的关键是?
( b0 N' O% d7 {, B: [答: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 , k5 P, ?9 G3 W% R1 Q1 y$ Y9 O2 @
60、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向哪个行政部门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其监督?
! n& g/ V. L& K1 E0 Q答:向安监部门申报, Y# Q4 M' G" G. L) e3 g6 L
61、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什么管理方式? , n1 P3 L% W8 M# r/ A4 j! \% k
答:属地分级
1 m+ d' L7 @# B; _) t% ^# D6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可以收取费用吗?
. [& @3 R& m9 _1 P答: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 P! m( u2 P" [ j63、县属及以下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哪一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4 Y5 u+ d; c6 T
答:县级
# H" S5 z. v" t8 l& s9 P64、市属及以下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哪一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3 A5 W5 @# D! G: l/ a2 S9 K
答:市级
; y3 N/ K/ m+ a1 u: I3 P$ S; n65、央企及其所属单位的职业危害申报,按照职责分工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哪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 b! J2 @( o+ N2 u4 F# Q答:省级安监部门" P! M2 B9 W7 A% D
66、企业在申报职业危害时,除了在网上申报,还应干什么? ( N' j2 v& P9 u4 t* \6 e3 {2 U' \
答:将网上的填报表打印出纸板加盖单位公章上交到安监部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一般是多久申报一次?
1 x- r |+ K# T6 G- ?8 }! V, J |67、答:每年申报一次监督管理部门对职业危害申报材料审查以及监督检查中,涉及生产经营单位商业秘密和68、技术秘密的,是否应当为其保密?
8 b0 I5 w8 k& u6 _答:应当保密
" X0 S4 s a; t4 Y" T6 w69、对于进行改建、扩建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应进行什么申报?- {/ ~5 q Y5 c
答:变更申报& W2 q( C2 r; ?5 i
70.职业健康监护中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5 f8 Z; _8 t' @+ k& ]3 |答:(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用人单位的职责。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生产劳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与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应的健康监护。$ m7 a1 g( @, e; a- {+ r1 m6 j% }
(2)用人单位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要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 p7 \7 c2 n3 G+ ]1 k
(3)用人单位应保证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能按时参加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健康检查的时间应视为正常出勤。/ O. d. _, Q9 i8 s
(4)用人单位应安排即将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检查,但应保证其就业机会的公正性。
$ c7 _; U5 _" q7 t5 b- `- P(5)用人单位应根据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经营情况,鼓励制订比《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更高的健康监护实施细则,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H" v" n- N/ S( _$ H
71.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 E7 m5 Z2 |3 `1 J, o答:(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力,并有权了解本人健康检查结果。
, W3 h1 r$ ~5 ~2 w(2)劳动者有权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对他们的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劳动者或其代表有权参与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制订健康监护实施细则的决策过程。劳动者代表和工会组织也应与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合作,为预防职业病、促进劳动者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0 Q: |4 g5 ]7 [( e
(3)劳动者应学习和了解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应掌握作业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0 {) A# n8 B; [# D' w4 ?. I
(4)劳动者应参加遵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指导原则,由用人单位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在其实施过程中与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和用人单位合作。如果该健康检查项目不是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进行的项目,劳动者参加应本着自愿的原则。* [/ G) e7 e, j9 @! @( y
(5)劳动者有权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健康监护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投诉。) _/ l4 p* [5 k: |, X
(6)劳动者若不同意职业健康检查的结论,有权根据有关规定投诉。
9 l7 F9 X% \* h- [* F72.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是什么?
% j' T0 F3 D- f答:(1)健康监护资料只能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应该遵循医学资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防止资料的滥用和扩散。 % m& I2 z4 b: g; W8 b
(2)劳动者有权了解自己的健康资料,并有权得到资料的复印件 。
0 j( t) u: ` x! ~4 V' K5 N(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向用人单位、劳动者提供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信息 。$ T/ x. O+ n2 h4 G1 x6 y% X
(4)在应用健康监护资料评价劳动者对某一特定作业或某类型工作是否适合时,应首先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加强个体防护,在此前提下才能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该工作。同时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判定是否适合不应该只是一次性的。
- P- W a E* C7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处理- S3 S* {- q- u3 F# R+ h& y
答:(1)对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当调离或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w9 L- B, t b; M+ a- `. I
(2)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应当妥善安置;
4 }( {& ?0 R& Z9 ]" N8 b& g(3)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应当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
6 @! |! U. [: _: N+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职业病诊断;
. I' y c2 d6 |& M5 @% o(5)对发现有职业病损害的岗位,应当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 [+ h3 y2 d! L2 W0 ?/ A# X6 W74.职业健康监护中健康检查的种类有哪些?, {2 X. J8 E4 `' h
答:职业健康监护健康检查分为五类:2 I9 a$ p8 e( Z9 y7 E0 X/ O
上岗前检查8 R9 I( f1 X* _" ^) P- w8 q
在岗期间定期检查
& u8 ^; y: C2 O1 N; P离岗时检查
" {) l% ^4 z2 p; d4 N应急健康检查
6 w- `; G8 \! w3 L4 r2 D6 R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4 T( C3 z7 ^$ b! z8 L0 R7 a) _6 X2 L75.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是怎么确定的?
5 g5 E7 c- ^2 g0 v, |答:健康监护周期的确定,考虑了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主要是有害化学因素和粉尘,对有明确剂量-反应关系的有害因素,把作业场所是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作为考虑因素之一。如果作业场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周期则适当延长,如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周期则适当缩短。
5 t1 b, `4 y4 V0 A5 U. w76.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的周期是怎么确定的?9 f" x, c, F3 L9 T9 I& |! |
答: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3 B; s5 `2 b3 H8 T% t: Y i# H
77.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有什么?
2 n3 r' J5 F# i答:(1)单位概况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生产工艺;! n% e6 @3 ~- r* k+ y; P$ k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和各车间、岗位接触人数分布;9 F; c* B$ a6 k5 `- K% h3 A
(3)有关个人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材料(职业健康检查个人档案,包括医学检查的各种记录、问卷、表格和实验检查单以及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等;职业病诊疗情况等资料);
5 a- L' Y8 ~. G; ~9 `(4)作业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监测资料;( K$ H& ~: H S% i- n
(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N: \& x# T& `$ y' a! t
(6)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D$ B' k5 S$ i
(7)职业病患者及职业禁忌证者报告卡;. E) S( \2 Z, w
(8)用人单位根据评价报告书的相关建议的整改措施和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4 m7 V5 G& x4 z, o6 ^& m. \! N
(9)其它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 k. `% r1 M) j" u9 e5 ^8 J78.进行离岗后医学随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1 g( v( a" M, C答: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铍及其无机化合物,镉及其无机化合物,砷,三硝基甲苯,联苯胺,氯甲醚,无机粉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煤尘、石棉粉尘、其它粉尘(现行职业病目录中可以引起尘肺病的其他矿物性粉尘)。
1 @$ q% `- p$ k; }7 ^7 f79.上岗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8 d. T- V' r+ `+ s) ^& U答: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该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M1 _$ r1 v7 b7 J% X7 f
80.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Q( L- R- p; @( \' J7 u* |$ I
答: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动者的其它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 o+ N9 s; o) P+ t/ s6 M6 p81.电子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G7 Y; @7 R0 _9 C X答:有毒化学物质、金属粉尘、焊接烟雾、噪音、辐射等% R3 m2 k2 U& N' U Y! {5 l9 o
82.化学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3 _6 r! Z% r D! ~) ^答:皮肤渗入、呼吸道吸入、食入' M* U& p3 h& B) k4 ?
83.危化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2 h5 X) j* ^. @
答: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 F5 H" O) g4 C4 _
84.什么叫噪声?3 \1 _5 O/ H3 E7 }3 m
答:物理角度——杂乱无章的声音。# ?$ q6 [* L3 a( s. c" L) C3 ^
心理学角度——主观的,引起人烦躁讨厌的声音。
6 V; |8 H5 K! r9 V. b/ E! f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 h& V% O, O9 `" }2 L" ^2 r, Q, U
85.作业场所常用的隔声设施有哪些?) V+ P* D' C: B: ^2 e
答:隔声墙、隔声罩、隔声窗、隔声门等。! k% y, ], \ Z# H; y
86.印刷行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7 m3 W8 o: ]- M( d
答:噪声、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溶剂汽油、乙醇、异丙醇、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环己酮等。 5 t$ e3 [4 K I! q. W2 @
87.印刷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
6 i* |( \! Z$ L: ?6 t答:印刷行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自油墨、溶剂、润版液和清洗剂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8 {3 k# B- t( b88.工人接触苯及苯系物有哪些危害? P( v' q- s0 }2 X
答:苯及苯系物的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轻者表现为头晕、恶心、胸闷和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
* v+ _0 ]* s4 h$ s" R, i89.工人接触噪声有哪些危害?
# C2 g! S' K. A: \* z0 o答:长期接触噪声会出现听觉敏感度下降、听力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严重时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长期接触噪声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状。
1 d4 {: K* ]3 S, G: Z90.如何控制噪声对工人的影响?8 e4 ]! ~, h7 L; L
答:尽量选用产噪低的设备,设备安装时应进行减噪处理,如安装减震装置、隔垫等,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因设备老化磨损产生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应设置隔音操作间。在噪声强度较大的工作场所,工人应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 G& e& J! b9 r' v3 ?% o3 ?6 |
91、汽车装配行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
. i1 Q9 L, _4 @4 f8 s B& ~答:噪声、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高温、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u+ b1 M8 N: t' h: K$ U
92、汽车装配行业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较大的岗位是哪些?
9 L7 U3 v4 I$ M7 o7 Z2 \- d答:焊接、调漆、涂装、切割。- P ]3 y, u+ `& S
93、电焊烟尘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 L+ f9 J5 G9 q n答:焊接时产生大量的烟尘,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颗粒弥漫在作业空气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电焊工尘肺,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等病症。
# t; u; H" D3 N1 F: X1 w94、电焊烟尘的有效预防措施?
; W( p9 \6 }( A6 n3 [, o* E答:为消除电焊烟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为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加强焊接工作场所的通风除尘工作,包括车间整体通风、狭窄工作区间的通风换气和焊接工位的抽烟排尘等。" G2 ]; [6 p: I5 G8 _% _ }
95、涂装工人常见的职业病是?* n1 Z& K: ]* G. x. f' c
答:职业性苯中毒和苯所致白血病。
+ ^& P: e6 Q1 G" y# I, w+ Z2 l7 Y96、制鞋行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8 ?( H, C: n7 O3 Y: |6 l) j
答: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振动等,其中苯系物和粉尘的危害较为严重和普遍。
! L; C0 g# w7 a( k8 Q: v. R i97、制鞋行业苯系物和粉尘的主要来源?2 h. S) I2 d" S2 o3 ?& U6 F3 S
答:苯系物主要来自于粘胶作业使用的粘胶剂,粉尘主要来自于裁剪和打磨作业。
2 G- R0 `1 B8 W+ L98、家具行业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因素?
) g) ]( \5 f! d/ \答:粉尘、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正己烷、苯胺、二异氰酸甲苯酯、噪声等。# Y- H1 U$ S5 T7 K( g Y
99、如何防治喷漆作业产生的职业危害?
" ?' z0 }: x, Y( B8 n* A8 a8 d答:喷漆房必须安装强制通风装置,设置水帘(水幕),使用不含苯或含苯少的替代品,喷漆工人作业时必须穿戴工作服、防毒面罩和防护手套。5 n% Y7 O8 E3 a/ Q+ z- W4 X
100、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方面的职责有哪些?
8 o4 E+ i, y% k' F" k( Q4 Q; B0 ?& B答:(1)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组织拟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工程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相关标准。
1 p( M; H- U& d) P1 L; f# B) D(2)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Z8 r9 }, }0 F2 H+ P
(3)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负责监督管理用人单位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o- _" L% S# h
(4)负责依法管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工作。负责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2 k+ B8 ]" D" V(5)负责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建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职业卫生检查等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健康损害与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0 o, N2 |( _6 V+ O; [0 D: J
(6)负责汇总、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信息,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4 T/ M% g0 n! Q- f
附:职业病防治法行政处罚条款对照表(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 ] o/ m1 e" q% t' o2 w
企业义务 | | | |
(一)建设项目管理 | 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或者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施工的; |
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
(二)职业病危害申报 |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四)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的 |
不符合下列要求: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五)职业危害防护和劳动防护 | 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进行维护、检修、检测,或者不能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的; |
(六)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管理 | 隐瞒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而采用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或者没有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 |
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 |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违章指挥和强令劳动者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的 |
国内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未按照规定报送毒性鉴定资料以及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或者批准进口的文件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七)职业危害告知 | 未按照规定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
未依照本法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
(八)职业卫生培训 | 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九)职业健康监护 | 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未成年工或者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禁忌作业的;4 s$ x# b! E0 r0 N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I& q- l6 d* e3 L1 C
|
未按照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和职业病病人的医疗、生活保障费用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十)职业危害后果处置与报告 |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 | | 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
(十一)监督检查 |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十二)用人单位管理措施落实 | 未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
|
|
|
未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
|
(十三)职业病鉴定 |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十四)中介机构管理 |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 | |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
(一)超出资质认可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 (二)不按照本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 | 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和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可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 |; `0 O0 |$ R2 f/ Z3 _/ d
6 w4 Z8 V9 G0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