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 L0 ?* n8 M' D5 |1 p! E" Z) `/ d3 f) y9 M; z6 I
管理
导读:在管理工作中,有些传统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要避免犯这些错误。以下这11条都是常犯之错。
2 d1 `/ N! x- Q) K" E1、拒绝承担个人责任
1 F0 }" w ]) y& G( x
; q" G! N. u0 D4 w
1 R: I0 z' G, g; v5 k
7 e7 g( M( N O# N
* o: U% d( l' }! l有效的管理者,总是会为事情的结果负起个人的责任,不轻易把麻烦传给别人。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了一条醒目的标语:"buckets stop here!"意思是问题到此为止,不再传给别人。每一位主管都应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1 C5 ~- P3 V) |6 x0 U
$ s$ m' N j: B5 r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在努力地辩解,一种人在不停地表现。做主管的要尽量地表现,少去辩解,要敢于负起责任。当出现问题时,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当你准备去请教上司时,先自问一下,有没有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是不是非进上司的门不可?
5 r1 g/ x: \- ]9 Q# W* q t总之,要时刻记住美国着名管理顾问史蒂文·布朗的一句话:“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必须得勇于承担责任。”
r7 T. Q# R7 m" m& p& V2 @# h
3 Z+ w4 S- s3 b/ ]1 m! f
) ^0 K, B; [! b/ w2 E0 `
# ^+ u2 A+ d! e; r
- {9 B& e5 E/ I% M6 s1 c% o1 N2、不去启发下属
( L( F5 `* l, g6 b4 Z3 O. b4 z; C& D+ k5 m
. m3 I, x. ~1 W2 X- u! J
% d, q8 J6 A* i2 p0 X# a' W' r0 }+ x
所谓启发,是指随人、随时、随地的教育。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到下属不对,都可以去启发下属,但是许多当主管的往往不愿意开启尊口。
T# l' B6 m4 g( m4 b0 \! `千万别忘记,你的下属有70%的教育都是靠你。但有人说教育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主管应负七成的责任去教育他的下属,只有三成的责任是靠人力资源部门,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只管基础性教育。真正的主管要做专业教育,不能“放牛吃草”,要抓住任何机会去启发你的下属。
, i, W5 {( W% M# k, ~6 [: v- I3 r2 J" V. E2 `8 P
' V/ J# ?& x: B! O
2 s* [: a' J" m- }7 v B2 m% k- f0 e# i) t4 o$ r9 s4 P
3、只强调结果,不强调思想
/ |. X: U7 ], [; E- V) L
( Z8 Z' q$ h- E( M) D* c% Y4 l% ]
) R2 d5 b; h' u" R" B; E
# }3 v X! R M+ p4 p$ v8 r( `6 D2 P! N# g- x1 k& O0 e. u: j% x% K
人首先要有思想,然后才有想法,产生触动,最后变成行为,久了就变成习惯。行为要变成习惯是很难的。文学家陈之藩在《剑桥倒影》一书中有句话: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
; _% N& A7 A& T! t4 E
可见文化是多年的习惯,要养成习惯不是简单的事情。比如,准时观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行为,如果把它变成一个习惯,就会形成文化。世界强国的时间观念都是非常强的。9 l" \" w4 a9 J5 V; R
9 B. S5 ~ d8 e% y" @3 S
很多老总都喜欢讲一句话:不要告诉我过程,我只需要结果。这个话听起来很帅,很有个性,有风度。如果你是军长、师长,你可以命令部下带着兄弟们把那个山头给我攻下来,不要给我讲流多少血;不要跟我说死多少人,我只要求今天中午之前把那个山头给我攻下。
% u0 p. @' G: T0 X不错,在军事上都强调这种观念,很多老总就喜欢有这种派头。可是,今天我们是干事业,不是叫下属去死。我们应该强调思想,你不扭转他的思想,讲100遍也没有用。如果你的下属跟着你而思想没有长进,进来的时候和离开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你就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主管,他对你也会有怨恨。
; F0 G2 h4 u0 h) [
下属的思想是主管教育和灌输的,做主管的应该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他们。如果你没有教给他思想,他就没有想法,就不可能产生触动,没有触动就发展不出行为,没有行为就更不可能产生习惯。
5 G9 e+ X& @4 |: y" c$ Y( p& b. ~
; P& m# `2 m5 ~& `& p6 D
$ D1 z0 W6 W, m0 A, j
6 H# j9 D$ \, J5 s* W: {
7 }+ p- Y& e! _) ], c4、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
% m* ]9 C7 z" [8 C1 C; ?) C: q0 V
" r7 L ?1 s0 I* }6 q8 k7 ?1 V( O' X4 D
* X* J+ k' `2 }7 W
( [" G, a1 O4 Z8 E, j* g/ F每个人的背景不同,个性不一样,经历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那应该怎么教育呢?那就是拒绝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不能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
) ?- f \( |8 k% I" P* Q; M& H
比如批评人时,对脸皮厚的人,可以当众批评;对爱面子的人,要叫到办公室单独谈。
% s; _/ s" k$ {3 F- n9 K. m1 J做主管的要费些心思,要去研究你的下属,从他们的行为、动作、眼神、语言、思想上去了解,去判断。
# T% B) [- u3 K+ A) O6 I
如果他非常喜欢钱,就让他去做销售;他做事很仔细,可以让他干设计工作;看东西只看地上的人,适合守仓库;吃饭都用计算器的人应该做会计;婆婆妈妈的人去搞客户服务;坐不住的人就让他去做外勤。这叫用人用长处。
# T [) W( |- S; \& G作为主管,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我手下有个管理人员,他把权看得很重要,对钱没什么大的要求,我就把公司的印章交给他,每天在办公室“嘣嘣嘣”的盖章,而且把他的位置放在办公室的中间,让大家都看着他,让他有一种权力感,结果他非常高兴。7 u5 `9 I) R+ y2 Z4 V/ E
* i; V1 K8 m! R. ]( o
对思想比较单纯、服从性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给他工作指示,给他效率要求,给他预算控制,可以实行从上到下的直线管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敏感、见过世面、经历复杂、强调团队精神的人,要让他参与,要注重双向管理,不能搞单行道。
7 W: L3 s0 }, V% R
一个公司到底用什么方法,没有完全的定式,有的强调制度,有的重视人性管理。一个公司凭一本人事规章是没什么用的,每个公司都有人事规章,而且大同小异。所以,管理要适应对象,不能一视同仁。
0 {2 K3 O. E U3 I
( C' o% S4 l. R3 ^8 K' S6 v& }1 c# h% F$ d1 K* Z7 Z8 A
& Y7 J, j7 t/ g5 P5 H7 g$ w6 x5 q, ]; \- p/ l' e8 P( g
5、忘了公司的命脉:利润
8 q- I; c# A; E- @ h0 u7 q& K# z
0 n" ^2 J! B) l5 K: d4 }( M- T$ `# K" J
+ Y5 i+ a, S5 m/ q1 u
1 H$ Y# I& J2 ?4 G) C' V9 n
有一天,一家公司的总裁在餐厅吃午饭。吃到一半,有4个熟悉的声音由隔壁的厢房传出。那些人的讨论相当热烈,他忍不住偷听,发觉是手下的几位高级主管在得意地谈起自己的部门。
' p, @0 v' E# W* C总工程师说:“没人能跟我比,对一家公司的成功,贡献最大的部门就是生产部门。如果你们没有像样的产品,那等于什么也没有。”销售经理抢着说:“错了!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一点用都没有,除非你有强大的销售部门把它卖出去。”主管公司内部及公共关系的副总裁也有意见:“如果公司没有良好的形象,惨败是绝对的,没人会买一家他不信任公司的产品。”“我认为你们的观点都太狭窄了”,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展开攻击:“我们都知道公司的力量在于它的员工,去掉强有力而且工作意愿高的员工,公司立刻陷于停顿。”. c k: [: q& G: D/ d! s9 a
7 W$ w5 z8 O0 P) r7 v% _4 h7 {4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继续讨论,为他们的部门力争。直到总裁吃完午饭,讨论仍未结束,他离开餐厅时顺便在那间厢房门口停下。“诸位,”他说,“我忍不住听了你们的讨论,很高兴你们能为自己的部门感到自豪,不过我不能不说,经验告诉我,你们没一个说得正确。在任何公司里,没有哪个部门能对公司的成败负责。如果你追究到问题的核心,你会发现管理一家成功的公司就像玩特技的人维持5个球在空中,其中4个球是白的,分别写着:产品、销售、企业与公共关系、员工,另外一个是红球。在任何时候,玩特技的人一定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绝不能让红球掉到地上,因为红球上写着两个字:利润。”
' K4 N* \, [ @
这位总裁的话绝对正确。没有利润,公司即使有最完美的产品,最好的形象,最有能耐的员工,最引人注目的财务基础,它还是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做主管的有四大责任,为股东创造利润,为社会谋求就业,为员工谋求福利,为消费者谋求品质。
: \- q% m: c9 _3 L; m4 m( M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创造利润,让公司有发展,是所有主管的首要责任。总公司考核你,最高主管评价你,只问一件事:有利润吗?当然,我们所谓的追求利润不是说要不择手段地去赚钱,而是要把追求利润看成是责任是目标,并且始终牢记心中。
\6 `+ N0 j3 Q: d) {
. J" f7 z" W3 e2 M i- p
8 T9 p% ~6 @- S% @' v+ C. q/ k1 W# P
! n9 L# p, ?: n; @$ k4 g" u- }( ]1 I
6、只见问题,不看目标
( D h+ o/ k! D. d2 q, i2 C8 N& h
* N8 k- M) q: Q3 C" @" `
- H/ @6 e) i( ^
* n4 q: g+ l" k0 s0 S3 y$ ~ a
! _% y: G8 }# R5 i+ h& z作一个主管,要注意目标。如果一个主管把精力放在小问题上,就会忘记自己的目标,会丧失创造力。很多主管好像很忙,其实他们每天花90%的时间去做对公司只有10%的贡献,这种缺乏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只注意小处。
, g9 z+ M% J/ n4 p3 H: ]: K2 l做事要看大原则,每天上班先做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其它做不完的事要放下,一个人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
* R: X( I' T5 Q5 }
我们强调要看目标,并不是说不要看问题,问题一定要看,而且要看得仔细,因为问题就是机会。但只有站在目标的高度上看问题,问题才可能变成机会。所以,主管不要说我遇到了一个问题,要说我面对一个机会,这样的意义就不一样。
, {, ]$ D4 U6 ~% f* g2 d
如果专注于琐事,就难以看到真正的问题,也看不到机会。做不到这一点,你的竞争对手就会抢先一步,因为行销学上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想不到的,你的对手会帮你想到。
' [7 b: P# @: @: r
6 }% M" O6 w3 k% a4 ^' w- ~2 E/ {: ?# [0 G A
) F" c7 Y+ y# V) ^0 l ]. L$ Y: j* q3 \6 ?; s9 Z
7、不当主管,只做哥们
5 g9 b/ J4 u! W/ n1 \; a3 W G7 |3 e5 w2 Y9 y4 H
+ K6 x, t W, D: I& r& w4 \
" ^& g- p e2 l) u
9 A5 @# D: U$ T* f6 |; L3 Z做主管的要有自己的威严,在公司里不要坏了规矩,下属的脚一旦踩到你的肩膀上,接下来就是踩到你的头顶上。我们对下属要爱,要支持要奖励,但是他站在你的头上讲话就不可以,这叫没有伦理,坏了规矩。
/ y. c) w; A7 s, _+ J) U% G! k1 e一个主管如果纵容下属最后会很难管理,他第一次破坏规矩就要开始处罚。如果没有处罚,他就会成为一个“榜样”,公司的标准将被破坏,以后的事就难办了。3 O. I2 L, Q) G( X8 X3 R
5 d9 m. y) ~2 U# r* i/ r不少主管很难做到这一点,原因是他常常希望在公司获得大家的支持,自己不够稳时,常常在公司套交情,用哥们义气把大家拢在一起,但这样他讲话就会没有威严。原因何在?因为他没有把公司的要求和纪律看得非常重要,却把私人感情和个人功利看得更重,结果动之以情,把大家通通看成是哥们。人有时是这样的,你对他好,他反而不感恩,反而认为对你这种人可以非常随便。
' o' M* T0 h' U) v, ?8 V
6 q7 P/ s6 j: l g+ v/ L0 N9 _
1 n. `, t3 C- _8 t) y
* S1 w+ C) \! N$ \- ` d' P3 M& K/ G! Q( _7 F
8、没有设定标准
0 o0 T) i; K+ U% Z2 ?; M7 B6 d
5 ~& r& w9 X3 b" _, G5 \* j' Y- k4 q8 [0 @, Q V% @
% R# Y7 |+ ]* S% E) }) ~# F. O+ E
! h! J ?5 J+ i p( ~; O5 a( v- R英国有家公司,专做世界有名的杯盘,他们的产品摔坏的比合格出品的还要多。有个设计师专门摔盘子,每10个摔坏6个,合格的只有4个,但是订单订到3年以后,没货。公司不怕摔,摔坏的盘子全都计入其它盘子的成本。就这样还难以买到,为什么?那是精品,公司有高标准,具有尊严。
* t8 \" k" w7 ~( @$ @一个公司设定行为标准就是让公司有尊严,让公司的员工有尊严。公司没有标准,一个经理没有设计出标准,公司就会不成体统。如果你进了一家公司,人家问你是怎么进去的。你说,进去不容易啊,要笔试,要口试,要扒一层皮。反过来,如果你说,进来很容易啊,随便就进去了。人家会认为这公司不值得呆,没有经过筛选,没有严格的标准。人都有这种心理:你越是有一种行为标准,越是有一种绩效要求,他觉得越有尊严。) b+ z: M( w% g
& P6 l* j! B9 m* B& ?; N" o
所谓标准,其实是一种誓约、一种尊严、一种品质。像德国的奔驰一样,在街上看到奔驰,你会想到什么?那是一种尊严。为什么有钱的人都喜欢买奔驰,如果制造商没有那样的标准,你会买它的车吗?一样的道理,谁能像奔驰那样有一种标准,谁就有尊严。
x7 u; m: Y7 {5 x3 X公司有了标准,可以让员工感到在这种公司工作是一种荣耀。当一切有关的人把标准视为一种誓约,一种品质的要求,自尊心在公司就会变得愈来愈强,管理也就变得愈来愈轻松。因此,主管不仅要执行标准,更要设立标准,只有具有管理标准,才会有高的管理绩效。
+ ^6 a* h$ {& ^* |( z( n7 o0 j) v3 K
8 [9 Q" j5 O* D) d8 A9 q
8 [2 f7 |/ V# `- k+ N! B2 [
% k* `, h ^7 E! c4 o$ g1 ?9、 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6 p5 v, H0 K8 t4 I
4 P0 ~: ]* \0 H2 [5 J$ ~" ~& Q1 @- `& F
" q1 g3 }' a Q
% M; `, i. F! ]7 z* n. I' U有的主管喜欢在办公室寻找爱,寻找下属对他的爱。其实错了,管理不是比赛,看看谁的爱最多,不要当老好人。
' B; N; }. K: N1 H W/ _1 ^
做人(是指不讲原则只和稀泥这样的人)就不要做事,做事就不要做人。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把位子让出来,让那些愿意当黑脸的人来当主管。今天公司交给你一个任务,是希望你能完成。而你怕得罪这个怕得罪那个,那么干脆就不要做。
. u( w9 ^) e, Y" Y/ z1 P古代的法家韩非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个精辟的论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主管只会压制自己,那叫怕;一个主管只会纠正自己,那叫乱;一个主管只会节省自己,那叫贱。主管没有必要告诉自己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纠正这里那里,总是为自己节省。有本事,自己乱七八糟,手下一切正常,每天在外面应酬客户,公司平安无事,这叫厉害。
' l; T2 a3 Z) w2 m
如果你一天到晚穿得标标致致,台灯照着你孤独的背影工作到深夜,最后还口吐鲜血,积劳成疾,这叫犯贱。为什么?管理层就像金字塔,如果只是顶上有点烂,下面稳固,不会有什么大事;如果底下坏了,顶上再好,也会摇摇欲坠。所以,你要严格管理你的部属,纠正你的下手,叫你的组织去节省。如果主管只要求自己,等于是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 g8 L- s* C8 N% q8 Q还有的老总喜欢找一个能力比自己差的人作副手,副手也找一个能力比他差的人作部下,这样下去,能力越来越差,于是主管就总是说自己的部下不行,其实都是他当初自己造成的。
% o( T6 `0 _% B7 h& U7 Y- w
中国人用人有一种地方观念,喜欢用与自己地域关系或人缘关系较近的人,哪怕他的能力差些。这都是纵容能力不足的人。过度纵容能力不足的人,让那些没有能力、不求上进的人留在组织里,对其他人来说不公平,于是大家都没有劲,结果是差的拖垮好的,最终拖垮了组织。
& t5 x, [- z/ s. ]! i
$ m5 M+ n- }3 y4 z* `5 i
: D$ W2 M- ^8 j8 }% \
$ X& b; ~. ?! {4 w- y# w. B- g; i! M5 N& K" b7 Z
10、眼中只有超级明星
1 R6 [( S5 g4 x1 J/ E) O( `0 J! |5 k% Y7 O/ A; R
$ ]. _ g0 q8 g! K( |' `
- e9 Q# @& O2 F8 u. j% }
2 w6 w6 i( _: y, S7 ]不要眼中只有超级明星,要强调团队精神。就像一个球队,如果只强调超级明星,不强调全体的努力,是难以取胜的。
/ m& g& I& G5 ]% V麦当劳有一句话,我们公司没有店长,店长是叫给外人听的。麦当劳的店长也要替客人点餐,这是公司总部的规定,全世界麦当劳的员工不分职位都要替客人点餐。他们体会到,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功,靠的是全体员工,不是哪一个超级明星的功劳。
1 Q& H5 N6 V9 J1 C1 E, D如果你把你那一行最顶尖的人全请到你公司去,那一年结束,还是只有一个人能挣得排行第一的位置。为什么?因为这么多顶尖好手根本不存在,而且就算他们存在,也只有一个"第一",而其他的人得到的是“落选者”的头衔。一个公司真正的超级明星是很少的,公司大部分的业务都是那些一般的人做的。只重视超级明星,唯一的结果是降低管理绩效、减少公司业绩。" q' i; B0 Z7 ^# b, t9 b
$ n) w- k; A/ M即使公司有超级巨星,也要淡化他的贡献,如果自己是超级巨星,更要有这种胸怀。主管要把90%的爱放在90%的人身上,不要把90%的爱放在10%的人身上,那样对另外90%的人不公平。凡是为公司作出贡献的人都应看成公司的英雄,这样公司就成了一个团队。
0 `4 p# h: l* X0 K# L1 j& P, E
0 n% }8 X2 H! j- t) N6 I: F1 b! p. {很多的公司去挖一些有名气的人,把他们当成超级明星请来,可我们常常听到没多久就是他们分道扬镳的结局。为什么?因为一些超级明星不会感恩,他们认为能有今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是公司栽培的结果;他们不合群,认为自己在公司是鹤立鸡群,而且还不妥协,碰到公司有难,还常常不愿意委屈自己;他们除了要求高薪以外,对公司没什么贡献。所以,做老总的不要眼中只有超级明星,要重视栽培部下,让部下变成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