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审核员在某福利工厂的样件养护室审核,两个盛满水的浅水池里浸泡着若干个养护的样件,两个水池旁边狭窄的通道上放着两个正在使用的电炉,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其中一个电炉的电线接头处已经有明显的折损痕迹。试验员小王的一条腿有残疾,行动不是很方便。审核员问小王为什么用电炉?小王对审核员说:“养护样件时室温需要保持在20±2℃,这几天停了暖气,室温比较低,就临时用电炉增加室温。”审核员问这样做不危险吗?小王说:“对我来说是不太方便,也有些危险,好几次都差点烫伤我,但没有别的办法,每年来暖气前和停暖气后总有几天温度比较低,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审核员查阅了养护室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上面没有有关使用电炉的相关内容。 (考试时间: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6月,2013年9月,2014年6月,2014年9 ! R) A! p' b; R- }
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2015年12月,2017年6月)
6 M) L3 i L- Y* l" X/ W7 s( W7 v
" [. t2 A/ K$ T% q1 F5 L" Y7 g, }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 6.1.2.1 危险源辨识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过程,以持续的、主动的进行危险源辨识。该过程应必须(但不仅限于)考虑下列因素:g)组织、运行,过程,活动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的或计划的变更。& }6 F) y1 r- V8 V! y
不符合事实:养护间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未考虑临时用电炉加热带来的风险。: F) s/ L$ b/ a: [+ S
& E8 U9 I. j" _1 g- G& R
3、审核员在某施工项目发现一女司机正吃力的爬行车的安全爬梯,而且爬梯没有安全防护栏杆,审核员问项目经理为什么没有设安全防护栏杆,回答说:“因为只有5米高,没有风险,还会节省一些钱。” 9 N: D6 ~/ V! O6 H( i
(考试时间:2012年9月,2013年12月,2016年9月,2017年12月)
' M1 x$ ]1 ]# y2 y' |( T+ T6 K4 b
C3 Z$ R7 K$ m$ U5 c4 E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 6.1.2.1 危险源辨识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过程,以持续的、主动的进行危险源辨识。该过程应必须(但不仅限于)考虑下列因素:f)其他问题,包括考虑: 1)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所涉及的员工的需求和能力的适应性。! l# ` Q$ r& Z3 }+ [
不符合事实:施工项目的5米高的爬梯没有安装安全防护栏杆
: G' d0 k' r9 }- T7 Q* d# U11、审核员在一车间现场审核发现:在线切割间,有9台电火花切割机,设备未进行单独接地,也未使用漏电保护电源开关。(考试时间:2013年9月)
$ Y. j( n0 n) T L& L8 [: U/ T( a' \
% w8 P% u, Z* \( E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8.1.1 总则组织应策划、实施、控制并保持所需的过程,通过下列方式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实施第6章中所确定的措施:a) 建立过程的准则.( e/ M' s* V% N0 B, Z
不符合事实:在线切割间,有9台电火花切割机,设备未进行单独接地,也未使用漏电保护电源开关。 5 G0 C0 ]; T& D
是否应该判标为 8.1.1 b)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 }/ \$ F V2 y+ T& [. k2 Y5 p9 V+ d
14、审核员在危化品生产企业的门卫接待室审核,查看到《门禁接待管理办法》中规定:“……每位来访的外来人员均应按要求登记:在接待室观看10分钟的厂内安全事项录像片,以使来访者了解厂内的危险区域及其相关的安全要求:……”。这时,几辆轿车开至大门前停下,该企业的市场营销总监赵总从第一辆车上下来,对保安员说“快开门!”,看到审核员,便笑着对审核员说:“我这里来了几位客人,他们第一次来,我要带他们进厂里参观参观,我就失陪了。”说完就上了车。保安员随即打开电动门让几辆车开进了厂内。审核员问保安人员:“这些来访者不需要登记和观看录像片吗?”保安员说“按规定当然是要的,但这种情况我们也管不了呀。”
5 @- c4 [; e0 V9 E; g8 [) w$ ?(考试时间:2012年12月,2014年3月,2014年12月,2015年9月,2016年3月,2016年12月,2017年9月)
' n+ M9 N$ l% R2 j c( L0 `2 E7 R: o* T; P5 w
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8.1.4.2 承包方组织应确保承包方和他们的员工,满足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组织的采购过程应为选择合同方规定和应用职业健康和安全准则。
; j1 \/ h% `) s! f' K8 f- |4 m7 ^, m不符合事实:危化品企业未对领导带来的客人按照规定进行登记和观看厂区安全事项录像片
( S, y% v* b" S& x- X8 l j个人觉等应该是判标8.1.1 b)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 h8 K# d/ N' _ A" K5 C2 ]3 k8 H; K) R \
15、审核员在车间审核时,发现车间外有一个大氯气罐,审核员询问有关人员“氧气泄漏怎么办?”回答说:“我们有应急预案。“审核员查看应急预案,预案中写道:“氯气泄漏时,操作人员应佩带防毒面具,将氯气导入石灰池。“审核员询问操作人员:“防毒面具放在哪里?”操作人员回答:“在柜子里。”审核员发现柜子已上锁。审核员要求操作人员打开柜子,操作人员说:“钥匙存在办公室,办公室在行政办公区五楼,离车间有500米。”
1 G/ h6 {, z* O6 w(考试时间:2007年6月,2009年6月,2010年12月,2012年9月,2013年12月,2016年6月,2016年9月,2017年12月)
. y+ Z6 t0 O) t% g H, J: e5 T- ` s( ?' N0 h! R% ^' Y+ T) h
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8.2 应急响应和准备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6.1.2.1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 I$ S: ?. ~( A; G# S
不符合事实:氯气防毒面具存放在已上锁的柜子里,钥匙存在离车间有500米的行政办公区五楼办公室
y" p5 Q/ A+ H$ J# I" o- l: m* p16、审核员在某化工企业重油储槽区审核时,发现重油储槽的防溢堤正在进行改善工程的施工,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就暂时先打掉了靠东侧的部分围堤。
& W: C. C( N7 B1 h+ i6 c(考试时间:2009年9月,2010年3月,2011年6月,2011年9月,2011年12月,2013年3月,2014年6月,2014年12月)
5 o7 F8 l4 b+ i! r6 u7 B9 v+ p: I: w: n) d, R- }; W1 }
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8.2 应急响应和准备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6.1.2.1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
- d& T) {% S- m- e0 G. L1 o不符合事实:化工企业重油储槽防溢提的部分围提因施工被拆掉,但未针对此采取任何其他措施。 ! M7 e$ ]% ^0 L# G6 ~3 l
1 I7 h3 j( u: f' f+ V' g
17、审核员在某高校餐饮服务中心审核,看到一份对学生一食堂8月16日发生的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其中“应急处理措施”写着:“……将食物中毒的27名学生送到校医院,因放暑假,校医院医务人员不足而不能及时收治中毒学生,后又联系学校附近的红星社区医疗服务站,因其医疗设备和人员有限,也没有及时收治中毒学生,最后将学生送至距校20多公里的市区医院,才使学生得到有效救治……”。餐饮服务中心主任说:“通过这次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我们发现在应急措施方面的不足,并对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修改,好在中毒的学生经过救治后都康复了”。审核员查阅修改后的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发现预案中规定:“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由校医院组织救治。 (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4年9月,2015年6月,2015年12月,2018年3月)
- F$ y+ L; s# K+ @0 L+ N( Q5 W) u) t4 o
不符合GB/T28001-2018标准8.2 应急响应和准备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6.1.2.1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包括:f)与合同方、访问者、应急响应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并在适当时与当地社区进行相关信息的沟通;
- s* ~; L7 d; k" `) y+ @不符合事实:餐饮服务中心在策划修订学校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时,未考虑应急服务机构的需求。
' c& B3 k4 Z* Y& L1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