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面对职场玻璃心员工,你该怎么管?& V) V* v6 A, q8 N/ w6 B
* g3 T. Z3 u! K% I, @2 O8 c& P&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4 {; w! e I+ X m6 u3 O; p
* M' e# e. Q1 e& H' t+ B7 N0 M7 m心态2 V- i+ h8 P1 n9 q
导读:职场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稍稍遭遇否定就一蹶不振,一被批评就“蔫”了下来,遇到挑战就全盘否定自己,甚至被骂一句就产生“不想干”的想法。很多人把这样的状况归因于没有遇到一个慧眼识珠的好老板、好同事,甚至会产生辞掉工作,换个老板的想法,但往往发现同样的情景仍会在新工作中上演,因为让你委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别人的态度,而在于你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
0 L- C# u+ W/ `( u! k/ _所谓职场“玻璃心”就是指那些看起来自尊心非常强,过于追求完美的自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或者同事闲言碎语影响的这一类员工。很多企业里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玻璃心”员工,他们总觉得别人在针对他,总觉得别人会看不起他,总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 T8 X: ?1 {# \5 V: m5 X0 w7 @. U
一、“玻璃心”员工的4个特征: s( Y* l' b9 e* ^7 s, C0 ]. k: G
1、过于追求完美
$ n z7 S' z4 A( {8 }: K大家可能会觉得,追求完美不是挺好的吗?他把工作做得越完美越好。但现实是“玻璃心”员工追求的完美,更多的是在自我意识里面的完美,自认为做到了足够完美,是属于一种追求自我极致完美的假象,并且会坚定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这种状态,好像公司里面其他的人都无法企及他的这种完美。; K4 ^ n; I+ U6 V
2、自尊、自信心背后的不自信. _! J1 F* l8 m
表面上看起来“玻璃心”员工非常强调自尊心,很有自信,但其实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不自信。所以,这类员工会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会特别在乎别人的眼神,很容易受到同事之间闲言碎语的影响,这也是心理比较脆弱的表现。
; p- i0 r0 b$ n* Y! z, M3、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 l9 k1 `- Q+ ^; v5 Q- a别人讲了什么,“玻璃心”员工就会特别在意,然后胡思乱想,精神上感觉压抑,生活的很不开心。, X; f6 J# p% R2 B5 u
4、权力欲望很强( ]5 v W0 V1 M5 [
具有“玻璃心”的员工,他会把很多别人对他的负面影响归结为公司给他的权力不够大或者讲自己的职位不够高。觉得自己有这么强的能力,又能够把事情做的这么完美,应该去找一份能够给自己更高权力的工作。但事实上是无论你怎么换工作,最后还是怀揣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处处感觉受打压。 & |% E: I6 N1 O% ]& A
那么,当你的团队里面出现“玻璃心”员工的时候,你该怎样去看待,怎样去管理呢?2 c4 u3 E; h( B1 a7 d. b3 V
二、从公司管理上破除“玻璃心”的3个方法0 j$ I" ^/ o8 B) w# p# n! T9 {0 M
1、制定好组织规则,树立业绩目标/ Y1 h# z' v! A; ^& _ D
上面讲了,具有“玻璃心”的员工往往会觉得自己做的已经足够好了,针对于此,企业就可以把握好他心态上的变化,利用组织规则、工作制度、流程来给他树立明确的目标,从而把他从在意别人的评价上转移到具体的事情上。利用业绩目标以及组织规则,让他明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是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而是在企业这个组织里面完成业绩目标,让他获得自信的同时又不自满。
0 L' k+ k0 Y8 c1 ]4 ?
. D, p: g- ~9 j/ Q& @6 o/ a" u" j很多具备“玻璃心”的员工,其实就是在自信和自满之间的犹豫徘徊。表面上看起来“玻璃心”员工是自信,但其实背后是一颗自我封闭的心,一颗自满的心。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别人好像都在针对他,好像公司给他的权力不够大,好像老板对他不够重视,好像同事不配合他的工作。7 h, u4 Z% o9 [# Z* A" m
2 {) x0 e$ Q7 t7 K7 u因此,要想从公司管理上破除员工的“玻璃心”,首先要给他制定好组织规则,树立明确的业绩目标。5 _, ?3 i N) q. U; h5 _; d. {
2、频繁的业绩反馈
5 k! O4 G5 l: J2 x8 d针对于团队当中有“玻璃心”的成员,要更加注重对他业绩结果的反馈。时时刻刻在他身边摆一面镜子,让他看一看自己。当然,这样做是为了起正面作用的,如果他做的好,可以保持他的自信,对他也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如果他做的不好,也可以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好,避免出现自满的情绪,从而让一颗封闭的心变得开放起来。
6 Q: X( h5 U6 D# r$ k
5 V1 g- p- w' k! K+ t2 T所以,对“玻璃心”员工进行频繁的业绩反馈,是破除“玻璃心”非常关键的一步。% L9 R( W0 _ |8 C
3、频繁的人文沟通
% {# _: ^) X- h$ y# L$ D2 ~具有“玻璃心”的员工,其实也有自身的优势。就是这类员工他不需要你天天想着法子去管他,他具备一定的自觉性,一定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发展潜力,只是他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情绪的控制而影响他的工作业绩,进而影响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i9 I2 o) h$ g" K
& J$ v1 E( s2 z5 \" _) M2 p& m, ^5 o% d
针对这些情绪处于非稳定态的员工,你可以每周设定几个时间段,跟他进行一些人文上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多肯定他的业绩,了解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要态度明确地指出他的不足,发自内心地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并告诉他公司非常信任你,我也非常信任你,愿意支持你的工作。如果他的业绩不好,要让他改变工作方式,如果做的好,要进行一些表扬。0 p: m }' @. D4 g9 G) ] L
三、从自我改善方面破除“玻璃心”的3点建议1 k) n; V k$ O' ]1 o# e2 g# n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一定要自我对比一下,如果你也有一颗“玻璃心”,我希望你也能够比照着下面的3点改善去改变自己:
, t m4 S' o5 B, y. B& i% e1、能力的认知
1 b0 m- x6 ~$ i! X具备“玻璃心”的人,要认知到自己的能力究竟处在多高的水平上,你的专业能力,你的执行力等方面,究竟是什么水平,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能力,不要盲目的自信,更不要自满。- o* C6 t. V, N0 @& x2 \6 |
0 y: Z' I0 U9 z8 X w有了能力认知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在企业里面,在整个团队当中,你所能施展的才华和舞台是有边界的。比如,你是PMC经理,你是品质经理,你是人事经理,哪怕你是总经理,也都是有能力边界的,每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擅长,更不可能在一个企业里面你能把所有的事情和问题都解决了,老板都很难做到,所以当你认识到有这样一个边界的存在以后,你就会在自信和自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 @. Y" A5 J, X. g2、角色的认知
7 K1 U; V+ Z7 g; r9 W# q你要对自己的岗位角色有一个认知,这里的角色认知不仅仅是指你要了解你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岗位,更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是服务于别人的,不是管控别人的。可能受成长经历的一些影响,更多人想的是如何管控别人而不是服务别人,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当你服务别人越多的时候,相对应的,别人也会帮你多一些,慢慢的你会接受自己,认可自己,甚至认知到别人他是对你好的,别人的一些怨言或者对你不好的眼神和看法,也是对你的帮助。7 {. e' }. j: E4 ~) i% {1 h
3、人格的认知
4 A, N0 \- o) `- |2 I具有“玻璃心”的人,一定要认知到自己的人格。具有“玻璃心”的人,一般人格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他的职业化道德,职业化操守以及自己对自己的自律性要求是高于一般员工的。所以,具有“玻璃心”的人要有一个人格的认知,有了人格的认知,你就会发现,你开始学会欣赏自己了,精神上也会很富足了。5 Y, i# R/ J/ c- Z0 t7 Z# p" S
9 z+ ~& @" c% h/ F
人有一个通性,往往缺什么就会在意什么。我经常举这样的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体态很丑的人,当别人说他体态丑的时候,他就会暴跳如雷,跟别人争执,但是当一个公众都认为非常漂亮、帅气的人,你讲他不漂亮,讲他不帅,他其实并不会在意。所以,当自己认可自己,认知到有亮点让别人欣赏的时候,而且没有一颗坏心的时候,我想最终你一定会欣赏自己,一定是一个富足的协同体,你也就能够开开心心地接纳自己。, D- S, z# S' r7 c
结语. ~' T/ ~( t# P/ v, H$ }
* R: {/ H$ w" K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身在职场,就要懂得用价值证明自己的道理,抱怨和情绪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产生了很大的内耗。企业要制定好组织规则,树立业绩目标,进行频繁的业绩反馈,多跟员工进行人文沟通,破除滋生“玻璃心”的环境,员工也要对自己的能力、角色、人格有充分的认知,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早日成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 0 d" G. a( j9 i' R4 ~; v
2 z2 Y* R8 w+ X' I8 A8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