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223|回复: 0

应急管理人的6大短板,该如何补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 18: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应急管理人的6大短板,该如何补齐?3 S6 R4 I- o% A3 B% H9 g: Y
安全家HSEHOME
2 r* E( M' g& b" X! C+ b4 Z1 h/ D2 k( [' [
# K- Q( D$ c: t. j$ y, }

  e7 R7 j& j7 R- O, _) m- u) }/ j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应急管理工作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为己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护“生命”这个最重要的初心。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应急人,在学习中一定要把自己摆进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认真剖析问题,找出不足,补上理念、动力、思维、方法、能力和基层等方面存在的短板。
2 N9 _5 o; z6 b  V
$ P  _& T; R4 y( ~3 C
4 }+ E% O3 L- ^- H
一是理念。
8 I4 [9 p/ M( D$ q1 N1 m1 M% V
过去,应急管理主要是被动救援,是对突发事故和灾害的应对处置和善后处理,多在事故和灾害发生后才采取行动。因此,人们常有事故和灾难防不胜防的感觉。

' P, h, c/ S9 x1 P
在新时代,应急人要转变理念,树立主动防御观点,以风险和灾害治理为主,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通过对风险的管控来防范和减少损失。在事故和灾害的萌芽、发展、爆发和消亡的各个阶段都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力争让“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 n0 a. z  x% v1 c
4 I$ h* Y" d. I5 p5 l, Q5 A' w
- W3 p$ _% U& u+ R( s  Z) r( b
二是动力。

: Y0 h; O0 k+ n
应急管理是呵护安全、拯救生命的伟大事业,需要内心强烈的驱动力量,需要无私奉献和不竭余力的牺牲精神。每名应急人都要反思,是不是真的把工作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不是真的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不懈奋斗、创新有为?

. Q9 a$ g' j( ~/ F6 L' b' P. \6 w
显然,我们是有差距的。作为应急人,我们要换位思考,把每名群众都当作家人,把他们的安全作为自己牵肠挂肚的事情认真思考,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前行的巨大动力。
( ?3 L! q. [* j) Z. F8 A
. I! E& A4 v$ t+ Y$ O! ?- O$ B+ l
三是思维。

# M: L+ ~& L/ W) b! h0 d! P
以前,一些地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问题就抓哪里,工作方式是“一刀切”“运动式”监管,千人一面、千企一面,常常是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反而引发了新的问题。
' ~% q, n6 D0 X+ ^5 ~, z4 q6 N

5 X7 h( @, A, n
5 l5 f1 L6 _' z. H! B" I0 O5 M
可见,问题的形成机理是很复杂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期盼用某单一措施解决问题的想法过于简单。我们要像中医一样,实施整体调节与辨证施治,强调问题解决思路、措施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5 c' t) N' k: s" A, [* M% d
四是方法。

# E: I  N% Z2 q! M3 ^
以往的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工作,主要依赖“人海战术”,其效率低、水平低。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下,我们要摒弃传统思维,主动向高科技要战斗力,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应用于事故和灾害的预警、预测和处置等工作。

/ s6 g3 n' y. W& R  ~0 Q. V; x
五是能力。

$ Y8 G  N6 N# M2 p6 K
过去讲干部能力,强调“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在新时代,这远远不够,在面对新问题时,我们经常手足无措,本领恐慌成为一种新常态。
; W3 l+ x0 q  q% Z! ~/ ]" w
: V/ X) A6 m: M

5 q. s0 M' N/ C/ e. x2 o2 J
可以说,应急管理干部能力水平不足已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大阻力。重学习、会学习,干中学、学中干,是应急管理干部迅速成长的必然路径。要坚持差距导向,哪里不足学哪里,哪里不行补哪里,迅速弥补能力不足的差距。# w5 [  W; C( H0 f. {
, @0 y/ S0 f7 s' v( M- U' A
六是基层。

, K! i# s* _9 \, {' {/ {
当前,应急管理体系还未延伸到村(社区)、家庭,“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但基层才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战场,要坚持将应急管理工作重点落在基层,加强以能力为核心的区县应急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建设安全社区、减灾综合示范社区等,切实提升街镇、村(社区)的基层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包括小区、家庭在内的基层安全治理和应急自救、互救体系。
4 F6 p. i; o: n' }9 F- e4 x
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差距和问题熟视无睹。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视差距、有的放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迅速把各方面短板补起来。

" \6 @9 \8 l; i1 o9 s7 O
本文首刊于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年7月6日第三版

1 Q/ ?. o% Q%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5-23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