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c' H5 C. h' \* [2 K* `; E6 n9 b* _! |/ t& S7 T
监测报警装置张冠李戴 应急处置措施形同虚设. }) }* _; Q2 {, h7 v
河南金天化工有限公司被责令全面停产整改
* o: [. u/ J& l: u$ f5 L
■本报记者 赵鹏璞
! z- ~% N- h6 X2 S
监测报警装置张冠李戴,应急处置措施形同虚设——7月26日,因生产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河南金天化工有限公司被全国化工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组当场责令全面停产整改。
2 b0 k% t1 m$ F9 Z工作组当天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合成氨装置生产现场除一处临时性监测探头尚可使用外,其余监测报警系统装置全部不合格——本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安装的11处有毒气体报警器,全部装成了可燃气体报警器。不仅如此,报警器安装的位置也存在重大偏差,本应距地面1.5米,实际却距地面5米以上。液氨一旦泄漏,根本无法实现及时监测报警。
% p+ ^& n5 V( d2 \( ?" \% A9 ~. `9 v3 l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辩称,这是因为前段时间进行设备改造,才把报警装置换成了声光报警检测仪。
) @) d& ~, |7 k L/ R8 N0 ^0 f
“我知道声光报警检测仪更容易识别,但这不是拿可燃气报警器替代有毒气体报警器的理由!”工作组专家当场表示,“更何况,现场的这些报警器并不具备声光报警功能。”
- d6 Q+ ^. m; j4 Q7 o7 L; h0 k
与此同时,该企业液氨储罐安全阀的起跳压力为1.65兆帕,而合成氨装置给储罐送料管线的紧急切断阀设定的动作压力值却是1.7兆帕。工作组专家指出,这就意味着,当出现超压险情时,切断阀在切断储罐进料之前,储罐安全阀就已经起跳并向外排放液氨。由于该企业液氨泄漏排放回收和稀释工艺和设施也存在重大缺陷,如果发生液氨泄漏,高浓度的液氨会在空气中迅速挥发,形成有毒有害的氨气,加上前述监测报警系统隐患,各种因素叠加,将对周边群众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 T3 v: ]* t$ S8 k: o" d, }# o
“重患必停,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经现场研究之后,工作组当场决定,责令该企业全面停产整改。
& [0 O, K" g) R在将这一重大隐患移交给新乡市应急管理局履行法律手续过程中,工作组专家特意提醒,鉴于危险化学品生产有一定特殊性,停产过程也不可轻忽。该企业必须先制定切实有效的停产方案,经讨论通过审批之后,才能依照方案全面停产整改,决不能在停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 A+ x- g7 D2 C2 f4 h2 `; U
# w4 L3 O; N- [) [4 _全国化工行业执法检查吉林工作组在吉林省新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
漂亮话张口就来 隐患点随处可见
% }. y+ _ Q7 H# p9 \$ P- Y1 X
■本报记者 樊晓丽
2 [+ @" O; z2 g' ?: h
“我们企业对安全生产老重视了”,“这个绝对没有问题”,“我们检查得可仔细了”7月24日,全国化工行业执法检查吉林工作组对吉林省新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该企业负责人反复强调。然而,在检查过程中,该企业存在的隐患却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
( U6 g i& R3 F% B2 T: Z一进入生产区,检查组专家就看到道路坑坑洼洼、到处积水;生产值班室就设置在生产区内,直接面向具有火灾危险性装置的外墙上还大量使用玻璃窗户;生产区内气味浓重,地面上随处可见从设备中泄漏的黄色物质;生产区内的消防道路大部分没有硬化。
6 q5 E: `, [7 B8 c5 {. O0 w“这个你们放心,我们每天都开阀检查。”当检查组专家在液态烃球罐区要求查看液化气球罐水喷淋喷头时,该企业员工信心满满地向检查组介绍。可喷头阀门刚一打开,球罐上的黑色灰尘便顺着水流从球罐顶部流下。经查看,工作组专家发现多个喷头均处于堵塞状态。此外,在该区域,工作组还发现液化气球罐安全阀及保护阀都没有进行铅封管理,所有的法兰都没有等电位连接。
- H# z$ v& ] o6 o0 F9 r“你们这个怎么切水?”在检查组专家向液态烃球罐区操作人员询问相关操作流程后,只见该员工直接用手将阀门打开,一团白色的气体瞬间从管道中喷出。他一边操作,一边向检查组解释:“有气体出来就证明没水了。”经过仔细询问,检查组才知道,原来该企业并没有罐区手动切水操作规定或作业指导书,也没有监控切水程度的手段,只能等到操作人员看到丙烯或者丙烷气体喷出,才能确定切水是否完毕。
3 i7 k- ?+ {7 f# B! k* s8 P f而当检查组提出要检查危化品库房时,该企业员工又表示:“我们库房都是符合标准的。”该员工带着检查组专家径直向一个储藏库走去,只见库房中粘泥分解剂、杀菌灭藻剂、氢氧化钠、钢材等物质都混放在一起,且无相应标识,其中部分氢氧化钠的包装袋已经破损,物品外露。
; s( r3 W: s; y2 n8 o: g, a查看完该储藏库,检查组专家又再次向该企业员工解释需要检查的是危化品库房。但随后,该企业员工又将检查组带到危废品库房。经过检查组多次询问后,该企业员工才表示:“我们没有专门的危化品库房,对危化品的概念不清楚。”
' I& I5 v4 a7 ?) _经过检查,检查组认为新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隐患点随处可见,要求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立即依法责令该企业停产整改。
3 M' ~1 d5 W' l0 t3 D
8 A+ P9 {8 Z% v! @
天津众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人员——“每次企业开始生产,我都睡不着觉”
' \/ B8 [ c' j& c; f9 O! ]2 l
■本报记者 邢 丹
$ }" s5 [6 A2 [) g$ n
7月25日下午,全国化工行业执法检查天津工作组来到位于天津大港区的天津众邦化工有限公司检查。可刚一进厂区,检查组就被一股刺鼻的味道吸引过去。
* h6 n1 P/ L$ A9 u
“仓库里放了什么,为什么味道这么大?”面对检查组专家的质问,企业安全管理的人员含糊地解释:“里面只放了一些生产五氯酚钠的原材料,因为现在厂里没有订单,暂时没有开工,仓库门都已经锁上了。”
3 y! D x8 l7 V8 r6 P
在检查组专家的要求下,仓库的门被打开,里边的景象让人瞠目结舌:仓库内袋装、桶装的氢氧化钠被高高摞起,旁边摆放的就是装有五氯酚钠和苯酚的铁罐;整个仓库6扇排风扇全未启用,风扇叶片上也已锈迹斑斑。
* B3 }, A5 g; {8 U
在另一边的氯气储存仓库里,情况也不容乐观,4个氯气储存罐被随意摆放,空罐实罐都未做标识,现场有毒气体检测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氯气泄漏回收装置也已失效。
" V4 @. v) W( m; F+ l! T) q" E
“你们这里有空气呼吸器吗?”检查组专家问道。该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摇摇头。
8 I6 i% t! \- N) T" |0 J
“那你们有防护服和相应的救援器材吗?”
C! C4 E0 p# p* g+ W$ b. m
“我们正在完善,现在还没有。”
4 _+ f8 {: @. m- @2 y
“如果氯气仓库发生泄漏,你们怎么办?”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无法回答。
8 m$ j1 K$ m+ h4 G6 i, n$ E
检查组专家指出,危险化学品混放,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氯气泄漏要有相应的防护设备及应急预案,这关乎人的生命安全,企业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4 [% `7 f0 d' E6 g5 x& E9 H不但如此,检查组专家还发现该企业的氯化工艺、设备都比较落后,便问道:“你们苯酚上料如何操作?”现场操作人员回答道:“目前都是手工完成的。”
3 D5 P( W0 S0 p/ ~3 i$ q, w9 Z
紧接着,检查组来到五氯酚钠的生产区域,看到所有设备已经老旧生锈,气化槽里的水由于长时间存留,已经变为红色,操作平台也已腐蚀生锈、穿孔。
% b0 _, U, Q1 p2 }2 |" f“这是做什么用的?”检查组专家指着反应釜出口管线上绑着的长刻度水银温度计再三询问。企业人员解释称,这是在原管线温度探头已经损坏的情况下,该企业为测量温度采取的“土办法”。
2 N- j% h+ h: c# o7 m( O8 D
不但如此,检查组专家还发现被钉在墙上替代压差表的U形管压差计的管线已经泛黑,有的刻度标识已经缺失。
( b. f$ @0 K0 h9 E' }* [面对这些老旧设备,记者问道:“你们就不怕发生安全事故吗?”这位企业管理人员小声地说:“每次企业开始生产,我都不敢睡觉,就怕出事。”
% b; g9 a; ~9 R随后,检查组专家还对该企业生产台账进行了检查,发现氯气的库存量、使用量都被随意标注,值班人员登记也比较混乱。
* F2 s! q1 c" N4 b0 E- k! A- @
“厂区里除了你,还有谁负责安全生产?”检查组专家问道。
5 F# q7 Y2 }( ?( f2 h* I8 f0 s“我就知道是一个女的,具体叫啥名我也不知道。”该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支支吾吾地说。
5 O3 j0 U. f5 H* f: d检查组专家又问道:“那你知道五双管理制度都有哪些内容吗?”该名生产管理人员只能回答出“双人管理”这一条。
. `) ]6 m' C0 d检查结束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向该企业详细讲解了当前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了整改建议,并要求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对该企业立即进行停产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