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31|回复: 0

分享 | 生产质量管理=三意识+三控制+两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3 19: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生产质量管理=三意识+三控制+两武器! t( g5 _! x6 o$ D+ h
[url=]中国认证认可[/url] 5 m  l9 o. v* l2 Q, b# L/ `
生产管理总结为三句话:
  • 培养三种意识
  • 紧跟过程控制
  • 再加二把武器

    7 ^( g1 O. P& F% Q

* r) M% i/ f$ p9 u
; [2 |8 f$ `- o
6 n* J/ g  J# c
01

1 V) f7 s$ w" A% w) h9 T/ o- E3 `/ s* B3 W; {
8 M* Y8 o9 y/ I$ Q' U6 Y* w+ U  o
培养三种意识
做为品质培训,讲得最多得就是什么叫做品质,怎样做好品质,往往你在台上讲得口干舌头软,台下受训者想睡觉。

  _& u6 q! f' T% w1 [- [# [
培训完后,受训者交头接耳,最后汇成一句话:好是好,就是对我们不实用!作为培训者听了,半条小命又气没了。
质量其实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质量=良心+责任心。这样受训者又好记,也容易理解。

+ k7 c7 F0 ?: w. _3 q. V/ r
有时员工自己也会问,我拿了公司的钱,又没干好活,是不是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如果因自己没干好的事情,造成公司大的损失,良心更过不去,生产和品检人员也同样会反问。

0 m: _% a0 S+ U! g) h8 b2 Q
大家有了这个意识,再适当往下引导,这个质量原因也不是很难控制,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就不会出这个质量事故了。
因为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们会主动问你,以后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品质呢?此时孺子可教也,可以培养员工品质的三种意识了!
(1)自检意识
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质量控制的密决是: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

; v! s  Q  B" C" F; |+ G5 e. T
要求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自我进行检验,只有自己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车间,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要自已做好标识并把它分开放置。
(2)互检意识
对于上道工序或车间流过来的产品,必须员工不要看都不看,就忽拉拉往下做,要检验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进行生产,对查到上工序或车间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坚决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接收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3)专检意识
做了自检和互检的动作后,生产主管就可以对专职检验员灌输了:员工一边要生产,一边都在做自检和专检的工作,做为专职的检验员,就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
, g2 p2 s0 x8 N1 `
专职的检验员如是你部门的下属,那更好沟通;假如不是你部门的人员,他也会接受你的教导!

# W7 M5 _" U* }7 p" c. g+ C9 ], k5 j6 W* q0 L( r

6 H% \) o1 x$ ^( b# Z6 @
02

! d- K! P! g6 r% _
+ h9 v. r6 `1 S) p
8 P! ^; c) E- E
紧跟过程控制
2 z0 H$ k/ d* x& A( e! {2 L
在管理中,大家都看中结果。因此,很多朋友在谈管理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品质的控制,只有紧跟了过程控制,才可控制住品质。
(1)首检控制
在产品上线前,必须要求班组长、品检人员和员工,对在要投入生产的物料,都要仔细核实;要使用的工装配备,要确认性能是否稳定完好。
" f& q% T3 F* ]: z! y: R9 j) J
然后小批量生产三只产品,确认产品是否合格。合格后再上线生产,不合格要查找原因,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2)巡检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品检要对产品进行抽查,要用80%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生手员工、关键设备、关键岗位等。
(3)终检控制
在收线时,对于最后的产品,要重点控制,往往此时员工的心态都比较急躁。

% q! ], q6 r. g# y- S$ }4 g
本人曾碰过一件事情,现在想想都害怕,一位员工有快下班时,还缺一只产品装箱,他就找一只不合格品,叫人返修一下,没经过检验人员就直接装箱。

2 u* `( q4 y4 ^* }1 M
被班组长立马纠出,此只产品有严重质量缺陷。何况产品收线时,还有一部分产品等待返修,所以越是快完成的工作,所要严加控制!

  h* V) _* {+ ~  O3 W6 I! ^
& r1 P" v0 ?! L( p) y, N# ^4 X! X- r# V, }: L
03
$ Q. D/ N5 F6 u2 f4 K$ a
1 ?* _7 R4 ?/ p

" N5 w4 Y1 `3 e1 }6 I7 [% O; c, D
再加两把武器
2 ^8 P5 v4 w& |( s, j. |
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不是在上升,就是在下降。如果要实现品质管理的“长治久安”,管理人员就必须随身携带二把武器:“明刀”和“暗箭”。
(1)“明刀”——“三分析三不放过”活动
俗话说明刀易躲,但也要看谁在使刀,又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如是一位武林高手,手中拿着一把木刀,我想也没有谁说好躲:
& f- I9 b1 d" e8 o" K
但如果是一位没练过功夫的人,手中握着明晃晃的宝刀,你敢说好躲吗?这里所指的武器是有刀谱的“明刀”。
每天生产早会上,都要分析昨日生产中出现和碰到的质量问题,深入分析这些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不合格品一旦出厂,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将损害用户利益。

/ E! U. x! T! r% f; z+ @1 ^
接下来分析产生这些质量的原因,层层追溯,明确质量责任,找出漏洞;在此基础上,分析应采取的措施付诸实施,及时改进不足。
整个活动过程要真正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质量责任未明确不放过,纠正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管理者每刀手握“明刀”,每天追求质量提高一点点。
(2)“暗箭”——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
俗话说暗箭难防,在品质控制中,如果没有这把“暗箭”,怎能杜绝员工麻痹大意思想。

9 X: h+ E5 s  b
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管理者不定期地找一些质量缺陷不明显的不合格品,记下编号或做好标识后,混入一大堆同类产品中间,看员工能否把它们及时、如数地检查出来。
那些质量意识不强、工作不细致的员工,在碰到这种事先不打招呼,且随时随地都可能举行的“考试”时,就往往很难得到高分。
* E; `) W( \' o6 y9 v2 f$ o
所以,要想经受住“暗箭”的考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心,“不接收来自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传递给下道工序”。
4 H: q- B; y5 Y# M% v# `+ ~! ]
来源:网络

3 @- N1 t' r: R  ~1 l# U  T
- p% Q. {( p0 [6 p  Z*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4 09: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