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管理者如何做到知人善用?% f3 m1 ?( o9 g- G4 Z1 j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3天前
' K' Y5 b) r! J* f' J n `% S+ L7 A' r. |3 ]( s
识人1 p+ D3 w T0 G4 S A: h
导读:最近常听一些企业家感叹,“看人看走了眼”,从一开始的认可、到放权、再到充分的信任,本来想重点培养的对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却发现其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对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很多企业家感觉很懊恼,为什么我总是看错人?
4 D& T+ `3 g" ^% k# b) ?, [. P% s
- l4 b# D- J. ?$ B是的,就是感觉。当我们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的时候,甚至都说不清楚这个人到底具体什么时候?哪件事情让我们最不满意。
& \# k$ p. j: a/ S n: f( f/ R& G为什么你总是看错人?6 ]6 o) y# ? U7 O# a; { D
2 g! M5 n5 l" b& U, |5 a
, r, ~9 h& _# N3 j! a不少企业家、高管都跟我抱怨过“总是看错人的时候”,我综合发现有三个问题,或者讲有三个共同点。
( j5 M6 \" B2 c+ u
7 [( j* z' ^, _1 U- U1、时间维度较长
% S) J7 |% p" t# Z; c K
: u* d8 j5 B/ [( G6 L3 j; d“为什么我总是看错人?”当有老板问我抱怨的时候,我往往会问他“这个人跟了你多长时间了?”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五年,说明了这个所谓“看走眼的人”存在的时间维度都比较长。
; \0 d8 g$ A, u3 o* `3 Z+ j- X* u0 P/ I7 R, X* Y3 p8 \
2、拜托关系
: F2 J$ h7 M# O; ^1 \( y1 ?* U8 q6 D. ?( q
为什么会看走眼?我发现很多老板采用的是拜托式管理,把一件事交代下去之后,就做起了“甩手掌柜”,奉行“结果导向”的管理理念,不管过程,只求结果。! b' Z! x0 e0 I1 G
( J4 f: }3 F' |3 N5 A
3、不知情2 x p0 o0 P' P8 |9 c8 @4 v
, ]) A) Q8 H6 U4 W; @" |
当我深究“是哪件事让你改变对他的看法,认为自己看错人了呢?”几乎没有老板回答得不上来,这就说明了很多老板、高管对自己所谓的那个“看错了的人”一路过来所做的具体的事情,是不知情的。# y [0 u W. \% l* F
怎么样解决总是看错人的问题呢?
6 e3 I3 }& f/ k3 g' c* K/ y$ d, h. d
/ E- g( `8 B* ~: X* }7 w1 r J1、我们相信人做好事,但要预防人做坏事
6 |- D" w. _3 i" e' `. W4 g n9 D, W
( x7 y; B4 H5 B, ~+ y相信他能做好事,这是发心,我们的发心要正,但要预防他做坏事。亨利·福特曾经说,“我雇的明明是两只手,怎么却来了一个人。”也就是说,我们雇佣的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可能会受习性的影响,可能会因为惰性等原因不知不觉地“做坏事”。( w0 e. e+ s9 b: i
/ {2 N5 [# z* A1 ], ~& a
所以,在过程当中我们要频繁地去了解,频繁地进行互动,只有互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不断地建立信任,才能做到知情,你也才能够感同身受,相互理解。
; {( ~- A9 Q0 T# j+ L2 D) l3 m# G3 q1 m+ c
2、缩短评价时间
! o2 v0 B2 i# p$ A5 E8 ]- p1 W6 y
不要等到一年、两年、三年后,在给你的公司,在给你的工作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后,才来评价这个人。
7 n. s8 w- l4 l3 E9 S) w
Y8 h0 }# ^) c& k }! c$ w我们经常讲时、空、角(时间、空间、角度),就是要把时间的单位化小,要把空间的单位化小,要把这个角度摆正。这样就不至于等到两年、三年、五年以后才感叹看错了人。
. f8 {& m6 y! i3 U/ q" N, d+ m7 V' T9 P
3、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
$ u% E7 v) G5 J2 K* J: K+ l/ S: _7 i m% j
丰田有一个理念“我不生产汽车,我只培养能够做出好汽车的人。”其实就是在说,企业要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
; @( D" w" r& D# O/ `. \3 t. V) ~4 ^) D) u
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判断其核心竞争力,就是看其有没有育人的能力,有没有改造人的能力。企业间的竞争到最后一定是团队职业化之间的竞争,因为现在的行业的技术门槛都相对透明,设备、技术我们都可以通过花钱购买,唯有核心的人才我们很难用钱买到,企业唯有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才能源源不断提供后续人才。
% e6 j' t5 R* M4 d) p) L0 p
7 C# E* Y+ m8 u+ s$ R: a9 \. U为什么有些员工在外资企业表现优良,而到了你的企业就不守规矩、劣迹斑斑呢?根源就在于企业里面没有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4 N a- Y+ l0 c- u" h
" u1 X! w) g6 y企业有打造团队的能力,有培养人的能力,企业这个组织才有 “组织活力”。一个优秀的组织,它一定是一个有活力的组织,就像生命一样,它不断地在血液循环,不断地在更新,这样的企业在未来才是一个良性的企业,当你企业有了培养好人的机制以后,也才能跳出总是看错人的窘境。
' }4 l+ i: B8 c4 G- u
$ Z7 B; R, [0 G' J. C!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