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看中国式管理该怎么做? + c' @0 F# T0 j; T' z6 o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4天前
7 d, b1 }% ^- z" |; }, Q
- L8 Z/ ` [7 ~; z: b
- m# t" n8 ~/ z* u导读:现代企业管理,我们引进了很多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但依然感叹中国式管理太难做了,同样的方法在中国企业却难以奏效。
' P( N9 o* I& M( W' P% W1 y问题出在哪?有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式的企业管理就像是垒石墙,因人而异;西方企业的管理则像是在垒砖墙,讲求标准化。”李嘉诚也曾说过,“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及保存员工的干劲及热忱,无往而不利也。”
! Z5 _/ Z: ]; \/ \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深层次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找到中国式管理的突破口。 1、西方强调“先个人后集体”, 而中国人强调“先集体后个人”
# t( X5 R( X- D1 J4 q7 u西方是通过个人利益的满足来找到组织的和谐。
& \0 L8 t+ Z3 D你看好莱坞电影都是一个、两个英雄,到影片的最后几乎都在渲染个人英雄的“拯救”意识。美国的科幻大片几乎一个套路,文明世界不断受到黑暗世界的威胁,而文明世界对抗黑暗世界并没有绝对的胜算,然后影片中塑造出一个“英雄”拯救文明世界,从《钢铁侠、《白宫陷落》、《惊天危机》等无一例外。
) `8 s# t& P/ U8 x% f而我们中国人则强调“先集体后个人”,从学校教育开始我们就在学习要以组织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书中还写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2、西方强调契约精神,而中国人强调关系
! W4 i+ L0 {) m- O去过欧洲的企业家可能感触颇深,一般去欧洲谈生意的时候,在与对方商谈的过程中,旁边的助理一边做翻译一边做记录,沟通完了,这个记录就是合作框架,双方签名,这个合同就生效了,这就是契约精神。
8 u- U. x& x8 B7 U6 C' A" {再举个例子,在西方国家,总统就职时要手按《圣经》宣誓;证人在法庭上作证时,也要手按《圣经》宣誓。向谁宣誓?向上帝、向神宣誓。宣誓之后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这种宣誓事实上构成了他与神的一种契约,如果违背了誓言,他就是违背了契约,要受到神的惩罚。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有什么用,我即使撒谎了你也不知道,甚至会嘲讽西方国家的这种行为。其实,这就是一种契约精神,虽不可名状,但在西方人看来,契约就是神,你不能跟神撒谎。
" I; c5 M2 P* m+ s5 ?" L我们中国相比之下,不那么重视契约,更喜欢于讲关系、靠人情。 3、西方强调定量,而中国人习惯定性
2 u" ?8 X) |* X" ^: m我们学习西方的管理学,无论是彼得·德鲁克,还是泰勒,他们的管理理念都是基于量化的、标准化的。
4 T7 w3 I9 G9 T1 u) D, B( K比如,六西格玛(Six Sigma,6 Sigma)是一种管理策略,它是由当时在摩托罗拉任职的工程师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于1986年提出的。这种策略主要强调制定极高的目标、收集数据以及分析结果,通过这些来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缺陷。一个企业要想达到六西格玛标准,那么它的出错率不能超过百万分之3.4,这就是定量管理。
% ?' n& i1 z9 s7 T' v而我们中国人喜欢定性,我们经常讲“好人、坏人”。比如,我们小时候的印象是,戴个钢盔,穿着黄衣服的,那肯定是日本鬼子,那就是坏人。长大后,我们教育小孩子,“你要听话啊,不听话会被坏人抓走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会用“定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7 g+ y+ G9 x3 O. r
在管理过程当中也是一样,对员工的评价“很好、差不多、过得去、马马虎虎、很差……”关键是,好到什么程度?差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这就是“定性”。 4、西方强调刚性,中国人讲究柔性 * g) L. |7 G3 x9 O' x
跟外国人打交道,跟他们聊天,我们发现他们的讲话语速很快,有事说事,不像我们中国人喜欢寒暄,遇见熟人第一句通常就是“吃饭了没有?”不管是上午十点还是晚上八点,第一句话就是“吃饭了吗?”
6 L9 `- T/ L$ X n* L* P/ A西方人估计很难理解,又不是没话题说,都几点了能没吃饭吗?其实,这是体现中国人“柔性”的一个例子,问你“吃饭了没有”更多的是一种寒暄的方式。 5 G( z6 K/ P' H: f' Q8 Q# m
中美贸易战的时候,我们国家通常是外交部在新闻发布会发表声明“中方将和国际社会一道,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至于中方将具体如何反制,商务部门会及时妥善处理……”你看,中国人的发言是充满艺术的,非常“柔性”的。
4 E2 C; N6 j U6 ~8 x% Q1 Q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天天“推特治国”,今天在推特上声称要对中国的500亿商品征加关税,明天又发一条针对1000亿商品征加关税,这就是刚性和柔性体现。 5、西方强调制度,而中国式的管理考虑人情 ; t5 y+ x- @9 ~5 Q6 }: I+ v
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西方人已经走过了几百年,逐渐形成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我们现在很多的“规则意识、流程概念”都是从西方引进,引进之后,我们还要给这些管理方法扣上一个帽子“中国式管理”,因为中国人对规则、制度的理解与西方人是不同的,比起规则,中国人更讲究人情。 结语 * G/ F' {7 o7 w! r
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很多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中国企业的运用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我这里并没有贬低我们中国人的意思,反而是说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太圆融了,但用在管理上,有的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 * i# Z5 z2 F) X6 X L
从中西文化的区别,我们发现中国式管理的主要矛盾点就在于“情”和“法”的矛盾。 8 N) h+ z* w. o7 Y/ F& R
那么,中国式的管理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中国式的管理,要从注重人情、关系,转化为注重规则、制度,实施“移情于法”的管理。从“以人为本”向“以能力为本”转化,从“以岗位为本”向“以目标为本”进行转化。做到能力为本和目标为本,又需要靠以执行为本。
3 O8 \& _) s! g- O, Y"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