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q4 ^# ]! [ T0 m2 m! B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的“三个老汉想当皇帝”的笑话,为什么到现在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它对现实太有讽刺意义了。要了解实际的意义,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笑话。
5 ` l$ q! C9 R2 ~# Q8 ]- p! y/ z$ g5 y. ]% L' ?. S
话说有三个老汉一天碰到一起了,于是就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皇帝身上。
- F) {$ X1 X% Z3 o. T3 ?
6 E' C3 I4 W# G/ A3 V5 L5 L第一个是个拾粪的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东面的粪全部归我;谁去拾就有公差来抓”。2 r5 K u( U: n; B; y G
( i6 i Y8 o8 |3 L' x第二个是个砍柴的老汉,瞪了第一个老汉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
& ^- t1 w: E- z: s {2 W
" [$ N% E: |! M Q3 {0 s2 k, F
第三个是个讨饭的老汉,听完后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真有意思,都当了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7 C/ ^, l% T, ? K+ ]+ n: H4 N" E+ f
5 p& t- V( j; O/ W
这些老汉们就是想坏了脑子,也不知道皇帝是如何生活的。4 E) f0 y3 |* p- |) d; o# H3 J4 b
# F; f1 n' e1 u( i- k
: k: Q$ R7 l0 a+ [9 W' }0 l' G: E/ s$ Y' ^0 V1 J
这个故事对我们从事质量管理和学习质量管理的人倒真能引起深思,我们身边不是经常有这样一些老汉吗?由于质量管理像雾霭一样朦胧,因而质量管理的海洋既浩瀚又神秘。但同时质量管理又像空气,经常不经意的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结果如同这三个老汉一样对质量管理并不真的知道却敢遐想的人还真不少。
2 y3 |) N1 Q! w; e* k v% V3 J
% t- ^; c" Q8 e& K这种遐想如果是聊天还可以,可怕的是有些遐想质量管理的人却有机会发挥他的遐想,结果用对质量管理的这些遐想来代替实际的质量管理,从而引发了质量管理的危机。6 o6 d; j/ L: g1 U0 p7 W9 n
" l2 c5 X* R+ R U* J" c$ T0 c
首先质量管理是什么,质量管理第一是人文科学,之所以叫质量管理,其主体对象应该是对“人”的行为才称之为质量管理。“人”是社会时代的体现,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和价值观,所以对“人”的质量管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 M5 k3 B- c& H9 ~$ d* E o
$ h( H0 e2 h; F4 o' ~' H* `) p4 |& z
其次质量管理是按质量目标设计并实施的行为,因而质量管理又与目标形成对应关系。
' |6 [: x3 d6 B7 X0 _# {
1 S: T& m3 A9 r$ L4 ?* Y) i4 h5 {第三是行为又与实施的环境紧密相连的,因而质量管理还与实现目标时的环境呈依赖关系。
0 T9 w) y( ]2 B& v$ _8 @$ L
/ H _6 E% N0 i- r这样看来,质量管理应该是一个立体三维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人”和“环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因而质量管理实际是一个四维坐标的关系图。2 {- g$ w& q: |
& h6 W5 \" x9 E+ k2 W2 |
从质量管理的理论构成可知:质量管理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因为它要有与时俱进的艺术行为,所以质量管理成果永远是一个过去式,质量管理的成果始终来源于创新。
: w& _% `% t! a' q+ M* n8 P
5 F: b+ Q1 q# ?% i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有一些仅学习了一些质量管理知识的人就敢用书本知识去指导别人的质量管理。把一个四维关系的质量管理理解成为是一个平面的二维关系(行为与结果对应)来进行质量管理应用,结果这种质量管理的曲解只能引发形式主义而无半点作用。
- @. t& ~& K+ Y/ U' p
+ [; f6 j. \% t. {% s9 }
另外还有一些人因各种原因造就了他的成功,于是为制造光芒而大势自造质量管理理论。同样他们也把自己成功的环境因素和成功时“人”的行为因素全部抛弃,断章取义的选取一些理想行为而以质量管理新理论进行销售推广应用。可惜了那些梦想成功的人,用这套永远也不可能成功的理论还在那里自欺欺人。
% c% i* V8 @# Q# n) a6 g8 l
7 U4 W$ h" l7 j
此外,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动荡很大的国家,因而一些没有任何质量管理底蕴的人也会因种种原因而走上了管理的顶端(企业老板)。这连书本上的平面质量管理知识也没有的人,由于不能屈从下属的知识,结果同样也是用自己对质量管理的想当然来指挥实际的质量管理。- p4 F# l3 g' E7 w' v% ^9 k
+ f" }; ^* e& C! Y" e8 V
* A( m0 m2 v& C. y" \
/ i" H5 l+ n1 |! }' L- S" E
有人说“中国的管理不需要职业经理人,因为一大批具有对质量管理不求甚解的人在质量管理位置上”,有人说“中国的质量管理太落后”,可又有谁知道中国质量管理落后的真正根源呢。 X# R! @5 Y: T( ]! g
8 Y+ ?& ?6 a; e) z8 Z4 y M闲聊时想象不出的遐想是笑话,可质量管理上用想当然来代替质量管理只能使生产力倒退,因为质量管理也是生产力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用想当然代替知识,更不能用想当然来制造质量管理科学。5 ]! d, u+ Q! q$ b' y( M+ Y
( W* y6 K( m0 x( L* k质量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质量管理靠想当然是不行的。成功的质量管理不能复制,质量管理的成功永远来自于创新,而创新是需要知识和艺术的结合。5 z- \, Z5 J- j
+ F; v1 z" x3 ]& e- c) i, F
清醒吧!不要再亵渎质量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