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P1 c C6 v d: L. V2 ~; u* U& h
3 ~) p9 ]2 `- Y% p. L$ {' f6 H8月12日晚,上海市南京东路“奇遇城堡”商店招牌意外坠落,砸向街道上川流如织的行人,酿成3死6伤的悲剧。
8 m5 Z' @3 [7 l Z
. H3 t; r }& L/ P" o& H
, Z4 Q& M- ~! D5 f. r; q* z就在7月,笔者刚好拜访过上海市的某安全监管部门领导。在交流过程中,他忧心忡忡地说,最担心建筑物的招牌、玻璃幕墙等附属物发生高空坠落,以致伤人。虽然近年来安全监管部门一直在牵头并督促各街镇、各部门开展相关建筑附属物的专项整治,开展了各类宣传,不时发出预警,但是由于涉及面太广,百密难免一疏,他心里没底。
y( i1 u' ]# } k$ `很不幸,1个月不到,“8·12”事故还是发生了。事实再次验证了这样一条规律:事故发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 y3 r1 k9 v4 d; F: ]8 r5 n3 x
( j5 U+ H( _" ?6 k' ]* Z8 a! ^4 ~0 L L- B- y$ {
提及上述事实,并不是在替谁辩解或推脱责任,而是想再次强调一个老生常谈却常被人忽视的事实:安全生产工作绝不是某几个人、某些部门、某些群体的事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当前,安全工作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政府热、企业凉、社会冰,长此以往,事故可能随时降临到每个人身上,包括安全监管人员。
9 q! X& b+ x; q
政府热,就是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发现问题就开展专项整治,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整治一个接着一个。区县、街镇等基层安全监管部门不是在检查整治中,就是在检查整治的路上,或者就是正在开检查整治的会。基层安监人员常常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政府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角色颠倒了,本应该对安全生产最关心的企业反而不如政府上心,这种错位监管被称为“保姆式”监管。究其原因,就是现行考核追责机制对监管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企业却形不成压力。
5 e& @1 w% I8 y& i
企业凉,指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一直是“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安全工作常常是被政府推着走,不推不动,有时是推了也不动。以上海市南京东路“8·12”店铺招牌事故为例,事发前,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曾向沿街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户外广告、招牌设施防台防汛安全工作,也两次提醒沿街单位加强检查。但是,血的事实证明,这种提醒所起的作用甚微。笔者长期从事事故调查工作,发现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该怎么抓真的是一无所知,常将抓安全生产当成赌运气。
: O7 Z2 w6 t( m ~3 k
社会冰,主要是指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包括参与和监督意识。笔者曾参与查处一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在这个作坊内,环境恶劣、风险极高,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不戴防毒面具,笔者待10分钟就快透不过气了,但里面的农民工对此不以为然。某社区曾组织逃生演练,很多居民不愿参加,甚至有人提出举办方给每人100元就可以去“跑一跑”,没钱不去。
6 B5 w, ~) @! @) d1 v
“政府热、企业凉、社会冰”问题的存在,是安全生产责任“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三个侧面,与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一贯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分不开。过去,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自上而下的强制容易实现,责任落实容易到位。但在当前,这一局面有了很大变动,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自上而下的指令、通知越来越难做到每个人都知晓,更别提落实“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了。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落实越来越难,政令出了政府办公楼后力度就不断衰减,导致“雷声大、雨点小,最后都旱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 c' ~3 |& k! D1 E' M, O笔者以为,包括安全生产、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在内,光靠政府方面一厢情愿,采取自上而下的强制,在得不到市场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协同下,只会事倍功半。不正视这一环境,不在思路、措施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反思和调整,只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理解、不支持。
e& N. E! ]1 ~4 T社会治理、安全监管要在自上而下推动的同时,推行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以适应安全生产多中心资源配置格局。安全监管可以借鉴安全社区建设模式,在基层社区组建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及各领域的工作组,在其中广泛吸收企业、商户、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志愿者,让大家都有参与、监督的渠道,而且能得到足够的尊重。这样做,他们既能够充分理解自上而下的指令,并结合实际予以贯彻,又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安全建议,从而把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玻璃墙”打通。由于自下而上的一些建议接地气,这样还可以促进自上而下相关措施的进一步完善,让自上而下的治理更顺畅、有效。
- e, O) C; J6 a7 E. ^% K: p2 `自下而上还有一种模式,就是通过搭建政府与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桥梁。例如,随着居委会日益“机关化”,某些地方开始创立社区群众议事会,在社区居民和政府间搭建了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把社区居民拉回自我管理的轨道,成效明显。如果参照这种模式,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就可以促成商户组成商会,把商店招牌这类的安全整治宣传教育工作交由商会推进,而不是等出事故后大家才如梦初醒。
- x* t( s7 O3 J* v4 w. j: \
本文首刊于《中国应急管理报》2018年8月21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