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开始,本文作者就一直从事安全管理。10多年的工龄,让他对安全管理工作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是他总结的9条安全管理经验,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6 N+ L; o) Y) c8 o- A1、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 e+ r% P4 S) H0 w0 e( s9 \0 E
6 q5 T" V4 N. v' {" K. o
建立健全以法人代表为首、落实到班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立体式、全方位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经培训考试合格的懂专业安全技术知识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班组设兼职安全管理员。
实行各级主管领导负责制,将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岗位每一个人;每月根据业绩,实行工奖挂钩,按级考核,按月结算;筑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斜向到角”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网,把安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2、建章立制,严肃纪律。
( I0 i' _5 T# O! }7 E$ g; X% O# M4 W,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无拘无束。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企业实际,制订一套全面细致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会议制度》等。有些制度、规程、责任制要挂到岗位上,提醒岗位人员贯彻落实,以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思考和行为,做到以法治厂,以制度管人,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遁,有法可依。特别是停工检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制度(规定)。
3 q+ o- v1 G S; ~6 R. k) e
3、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5 K; d# X, ^4 m$ d6 `
% N8 b) o l+ g4 r7 v制订年、月度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教育计划,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内培外训方法,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专业化、系统化,提高员工的安技素质。
如职工(包括岗位调动人员和外来施工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面要达到100%,未经教育和考试不合格者禁止上岗操作;特殊工种(电工、金属焊割、起重机械、机动车辆驾驶、登高作业、压力容器、危化品等)和其它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必须严格按照行业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资质部门培训合格,做到持证上岗。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教育,确实让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变不懂安全为懂安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人人管住自己,守好“责任田”,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 R. M8 t2 a4 M/ G
4、经常检查,消除隐患。
6 H6 Z7 F- x& P# _+ x& F& D- Z4 O, M! h9 l! G& C/ k
& Q9 O/ `; R6 a' s* |
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完善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包括工艺纪律、设备安全、现场管理、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经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公司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安全主管部门至少每周一次,车间(工段)至少每日一次,严格执行日查、周查和月查安全检查制度。
检查的形式:公司可进行普检、抽检、专检;车间应进行自检、互检;公司主管领导和安全员应经常进行巡逻检、监督检;班组应进行上班检、下班检和过程检。检查的方法:以法律规程为依据,针对检查对象,制作好检查表,逐项逐点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检查的目的要明确,方法要灵活,并做好安全交接班。检查要有记录,业绩列入月度考核,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跟踪检查,限期完成,最后进行验收。
9 X& L6 ^5 O# i, U$ J8 J5、尊重科学,按规操作。
( I+ P/ b$ s \% R+ U7 l7 A6 t* q, ]$ |, {
制订一套科学、系统、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及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和设备的安全操作。平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安装、维修质量,定期进行检查检测;严肃劳动纪律,严格按规操作,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预见性,落实事前防范措施,将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事故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 y& b: s7 v. p" \8 ^
6、安全装置,完整好用。
5 U/ O, ]& l% p
$ X+ r+ f: c" C6 x* {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如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等)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完好、灵敏、可靠;消防器材和事故应急处理器具,必须按规定标准设置配备,并实行严格的“定置管理”制度,无故不得随便动用。
对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附件、消防器材和事故应急处理器具,要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安全装置、附件和消防器材、应急器具随时处于“待机状态”,完整好用。
( j3 c5 ~* d. Z4 Y. I
7、票证管理,从严把关。
$ ?( W6 R. O4 g+ f0 v
5 @' K5 |) M( }0 o厂区内进行各项作业,必须办理相关的安全作业证,并实行严格的危险作业票证管理制度。如“动火安全作业证”、“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高处安全作业证”、“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吊装安全作业证”、“断路安全作业证”等。8 ]& U1 |9 f. I( J. x' l5 q3 p
必须严格按照安监局发布的《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办事,程序要清,控制要严,防范要紧,责任一定要明确,措施一定要落实,禁止搞形式、走过场和未批先做、盲目蛮干的冒险作业。要实行专事专证、专人专证、专人签字确认、专人检查监护。
; C; W- b2 @; z. x5 d. ^
8、安全例会,定期召开。
" r8 Y3 }7 C( f" r
9 x5 o( L6 [, T( q% R
定期召开公司安全例会,认真总结、提高、交流、反馈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教训,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制订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并对隐患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检查,使之落到实处。安全例会,公司至少每月一次,车间(工段)至少每周一次,重点项目实施、发生事故或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等特殊情况应随时召开,会议必须有内容、有重点、有 措施、有检查、有结果、有记录,便于实施和责任追查。
+ i7 e! T& t8 w, k& f. ?, Q9、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9 l( Z; K( Z! H& i+ s
, n" [6 `5 |" ^9 Y
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禁止瞒报、谎报、漏报。事故处理(含未遂事故),一定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有些事故(问题)处理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教育整改面。事故处理要“实、细、严”,所谓“实”: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弄虚作假,不草率从事;“细”:要认真细致,不漏蛛丝马迹,不放过任何可疑迹象;“严”:对事故责任人要从严处理,不姑息迁就,不敷衍了事。有些事故在追查责任时,还要上下联系,左右挂钩,以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 x; Q5 z4 M* n% b: d1 K
6 U, [% Q. l# Y$ S* Q来源:化工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