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s& F. x4 A0 @4 R1 p
/ V+ K; C& N$ a- J杰克·韦尔奇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因为我们只考虑到会计成本,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到人的成本。为什么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
8 E' `% U+ E( v# A6 m& G* [老板的第一要义,就是复制出像自己一样操心的人!
5 ]( M. h5 \4 V" F, E# _& B
老板让员工吃亏,员工就让客户吃亏,客户就让老板吃亏。
9 T, X; g" q K: Q1 y
企业基层员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流动性大,总是处在找工作状态,很难把心静在企业上。
+ ~" s0 H; @. h9 n中高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太操心,没有把企业当做自己终生的事情。不安心,带团队没有感觉。
" i4 ~# _$ W" I8 r. N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4 w0 S2 w+ \9 K6 z, }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河南胖东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 K$ x4 j) J% Z5 P7 q i0 u6 d
$ I4 L, t& m3 o" l( T. E4 G: E; V0 Q▲2016年第一天开业的新乡胖东来
01
“胖东来”:从许昌到新乡
% r9 A' _6 X. J y/ M
胖东来在河南许昌,为什么要讲他呢?因为这个老板和我们一样,起点差不多,一个农村来的孩子,16岁走向社会,做民工,盖房子,后来做小买卖,跟着他哥哥打工,然后,从1993年开始,从别人手里接下一个40平米的烟酒店,到今天,年销售额50亿以上,这个人就是于东来。
' n: Z) Z# v4 {8 u- B1 c( i8 T: L于东来年龄不大,也没有什么特殊资源、背景,就靠自己做出来的。他能做到50亿,这是其次。
$ L4 P! G) p8 x7 b. ~. O
关键是,2008年,中国零售业有一个数据显示,他的企业人效、评效在中国民营商业企业排名第一名,也就是按人算的平均销售额或利润、按面积算的平均销售额或利润,在中国第一名,在中国所有商业企业也在前十名之列,包括我们所知的世界知名品牌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
9 E& P7 m1 X2 T% Y' V& |9 y+ O9 Y4 Y7 v
胖东来在中国知名度极高。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中国连锁协会会长郭戈平参观完胖东来,说:“这绝对是中国最好的店。”
4 v$ \# W' s7 B) F8 p+ f
这句话说在上海,再正常不过。关键许昌是个什么城市,在河南只能排到第5名,郑州、洛阳、开封,前面还有个新乡,还有南阳这样的重镇,以及信阳这样的城市,在河南这样一个不到100万人口的小小的许昌,就有这样一个企业,可见一斑。
% M, J, j* x0 a
而且,他在当地做生意做到什么程度,他做哪一行,其他人就很艰难。他卖手机,其他卖手机的都没法做;他卖珠宝,其他做珠宝的都在压缩;卖家电,国美、苏宁在当地都做不下去。有人说,咋回事呢?是不是有高人,职业经理人,空降兵呢?没有,他不像其他企业,大量聘用国外空降兵。他的8个高管,几乎都是他的下岗同事,只有一个人上过高中,其他全部是初中小学水平,于东来本人也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
: E3 ]# K1 `' O2 e5 J3 J" V. O) A- K5 F
有人说他是不是在当地熟,对,他在当地熟到什么程度?他卖什么,老百姓就认什么。我这样说,很多人不相信,从义乌、福建、广西,几十人去河南看,回来后跟我说,真棒,比你讲的还棒。
: s+ Y+ w- f+ _2 ]1 K ~
后来,胖东来去新乡发展。当时我想,他在许昌熟,到外地不一定行吧。新乡也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当时已经有一个台湾企业叫丹尼斯,在河南商业第一名,销售额在百亿以上。
# i2 _, U* r' S. e; ~. x% Q
还有一个世纪联华,在中国商业企业也是龙头老大,还有一个沃尔玛在筹备。于东来看中的位置就夹在这三者中间,简直就是十面埋伏。所有看过这个位置的人,都建议于东来枪毙,连停车位都没有,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
6 J$ c; i. n% e. {; L2 ~
于东来力排众议,开业了。
* A- `. M* B1 w
一年不到,市场发生巨变。河南第一品牌丹尼斯关门,搬到另一个位置,后来一个好朋友告诉我,过年前,进了丹尼斯,几乎没什么客人,客人跟营业员差不多,进了胖东来,门都进不去,好像胖东来东西不要钱一样。当时我就想,谁要是在丹尼斯买东西谁脑子里进水了,谁要是在胖东来不买东西谁脑子里进水了。
! u) @) R' w- T" \ ]5 @; @/ A
后来,又有人告诉我,世纪联华新乡店直接关门,卖给胖东来,改名胖东来百货。沃尔玛筹备6年,到现在都没开业。
6 U6 g8 s3 F! _
一个小小的草根企业家,一个小小的河南民营企业家,这么牛,是不是吹的?
: l' G6 I! o- z, \& P
后来又有一个大企业——大连大商来了,接连开了两家店,结果半死不活。
( F' u2 }/ N/ N
2008年中旬,大连大商总裁在郑州改革开放30周年商业企业高峰论坛上说,今天我不想讲大连大商,就想讲讲胖东来现象。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见过像胖东来这么好的生意,你见过人排队吗?见过汽车排队吗?见过电动车排队吗?烈日炎炎下,妇女顶着太阳,打着遮阳伞,推着电动车排15分钟,前面出去一辆,这边才能进去一辆,方圆一公里之内都没有商店,人家就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 L: U/ N @9 H( r
汽车也是这样,一到周末整个街都封路,不管是许昌,还是新乡。前几年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不服不行!
% m/ b; O! X4 {
02
胖东来的企业文化
8 T- V; O l3 O9 q0 Z0 x
进入胖东来,你看到的营业员在全国各地都很少见,全部喜笑颜开,发自内心,跟你说话没有不喊哥不喊姐的,你只要抱着孩子,提着东西,上下楼梯,马上有人帮着你。
6 F; A9 L q' H, G: `7 I/ e
在生鲜区卖水果很脏的地方,我看到两个阿姨,一个跪在地板上拿着毛巾擦地,一个拿着扇子扇干,两个人说说笑笑、高高兴兴。
8 D7 {- D: H0 e+ B2 `* J
我就问是老板要求你们跪在地板上擦地的吗?他们回答说不是。那是为什么呢?他们说这样擦得干净。回答得太自然了。我在我们企业也要求员工这样做,可我们的员工是咬着牙干的。请问什么人会跪在地板上擦地板?家人,只有擦自己家地板才这样啊。
2 [" K- ~( |1 C& v
我在全国做了一个实验,问保安购物券在哪里买,好一点的告诉我在8楼,差一点的说问总台,最差的说不知道。, P9 ~- G, a+ K: A
G* p5 ~+ ^8 S1 I. Z2 r4 G
看看胖东来的保安怎么说,胖东来保安说,哥你要买购物券吗,说完拉着我就走,一直拉到8楼总台。说,姐,他要买购物券。我本来就是问一问,被人家的服务热情所打动,实在是不好意思,最后买了500块的购物券。
0 B7 d$ q6 \ ^4 C
什么人会像胖东来保安一样?自己家里人。
0 P* @" V0 S- o) t# [2 Y7 [
所以说,管理的第一要义就是复制出像自己一样操心的人。人为什么会操心,因为这件事和他有关系。
6 E5 C# I2 B$ J/ b. m
胖东来为什么这样做呢?大连大商总裁也不理解。我就问大连大商总经理年薪多少钱,他说28万,一年最高收入不到50万。
9 z: p# d3 }2 s4 f% @
我就说你猜胖东来店长年薪多少?100万!
2 u3 w# [ x# `9 [. ~5 E
再看看其他人,副总、总监级别——50万~80万;处长,生鲜处、百货处、采购处等——30万~50万;课长,管5~20个人——10万~30万,换一句话说,胖东来有几十个拿着像大连大商总经理工资一样的人在操心。
& g- h6 o x! [; P# F# E( Y+ b
你知道胖东来保安和打扫卫生的女工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吗?2200元,三险一金。这个工资在上海估计是毛毛雨,在河南可是不得了。
) t; ~" d! `) I
河南打扫卫生女工工资普遍在600~800元,最高档小区保卫月薪1100元,工作12小时。一个女工两年前拿到2000块钱,她心里会怎么想,她一定想,我要好好干,千万别把工作丢了。
& [! v; x: E+ f8 o
员工什么时候不走?他在这里干的时候,多少人排着队要进公司的时候。胖东来招50个女工,报名5000个,人家怎么就没有用工荒。
2 |% j0 G# ~2 W# b5 ]
胖东来中高层干部会想什么,他们会跟其他人一样也去创业吗?一个高管十年就是一个千万富翁。胖东来待遇是一人一辆车,一人一栋别墅。
0 |1 N6 v q- S. P5 @9 d
你说他还想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跟着于东来走吧。底下处长、课长,两年三年就是百万富翁,处长助理以上全部配有汽车。
. Z/ f3 e9 F& S/ W
我总结了一个工资操作核心如下:
, t& s- D- P. _9 V
满足基层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体面生活,他们就不再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了,就会安心,这就是安心机制B、让一部分先富起来,把核心层变成小老板,其他人舍不得走,他们就不再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了,放在创业上了,就会安心,操心,这就是操心机制;胖东来规定所有中高层干部,每周只许工作40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8小时,商业企业最忙是晚上和周末,还有节假日,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又规定,下班6点必须离开企业,谁要是出现,抓住一次罚款5000,在此期间必须关闭手机,接通一次,罚款200。而我们的企业规定只要手机24小时不开,无法接通,一次罚款50。他还规定,每周必须跟父母吃一次饭,每月必须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一次,每年强制休假20天。老板能做到这样吗?简直比老板还老板。所以说,工资就是这样发的。把员工变成小老板,这就是一个核心点。
- l& S& ^9 F8 ^7 {- {
03
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
( ?% L* A$ p1 o2 F* x
有人说这个道理我也懂,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惜我开不起这个钱,我要像胖东来一样有钱,早就开了,可我一开就赔。
% L0 I/ h$ ^9 V4 P: q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胖东来高工资高成本风险太大,适合他,不适合别人。胖东来新乡店开业,我就说,这下东来一定死得很难看,结果开业第一年4个亿,到7个亿、12个亿、17个亿,生意越来越好,把我的脸都打肿了,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 R* Q" H& }6 r! a; A
河南洛阳、南阳、信阳有三家企业,和胖东来形成中国零售业四业连锁组织,这三家企业老板也想跟于东来学习,就是不敢跟他的工资制度接轨,都害怕赔钱。结果后来差距越来越大,这几个老板沉不住气,就跟于东来商量说,你得帮帮我。
% Q' k* J& Z: J: P9 `. Z
于东来说,帮忙可以,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
1、我给你们每一个企业代管一年,我要当董事长兼总经理,你们全都退位,我制定的任何管理规章制度都不许改3 B5 b0 P0 k/ K3 u8 `6 U/ q- |' r7 {
" _, _8 z' Z C* y4 A
2、如果这一年出现亏损,亏多少钱,我赔多少钱。
3 S$ f8 x0 Q0 _
大家一听,坚决同意。于东来就上任了,第一站,到了河南南阳王献忠的万德隆。王献忠有20家店,销售额1.5亿~2亿,利润800万。很多老板处在这个瓶颈上,不发展等死,往上走找死。
& C* s) I! j3 t3 q" c- i
于东来来了,先是轰走王献忠,然后召开中高层会议,大家充满期盼,不想于东来穿着大裤衩、大汗衫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王让我给大家涨工资来了。大家看看怎么涨的:
理货员:700~1200,涨幅70%中层干部:2000~5000,涨幅150%20个店长:5000~年薪20万,涨幅200%
另外,于东来自己带着一张200万支票,给20个店长一人买了一辆车,规定,第一,只要干过6年,6年以后走人可以把车带走,6年以内走人,车留下。第二,取消万德隆所有罚款制度。最后宣布散会。
员工听了这个结果什么感觉,那是相当兴奋,员工都疯了,结果有两个人真疯了,王献忠的妹妹财务总监,她当时就懵了,说真埋怨东来,你们这样做显得很有爱心,也得先跟我们经营班子商量商量,我大概算了算,今年得亏1000万。
" j5 T" e* D6 E! {3 m9 H- H( R8 S
王献忠听说也疯了,几分钟说不出话来,突然想起于东来说的,亏多少,赔多少,反正他有钱,让他去折腾吧。
; m6 k4 h4 h& l# B1 e3 l/ d1 _' q
结果是,企业当月销售提升40%,你能想象员工中蕴藏多大力量,那一年下来,不仅没有亏一千万,反而挣了1000万,这个1000万比去年800万,不止增加200万,一正一负将近2000万,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 m1 Y7 w7 @; r
去年8月,中国零售业民营企业总裁研讨会在广西召开,王献忠在会上发言,我现在有23个店,销售额8个亿,他说我以前对涨工资也信,但是半信半疑,我也想涨但就怕赔,我想慢慢来,如果一步接上于东来,说不定瞬间赔钱,这一次完全是被涨工资,于东来一来,没打招呼,突然把工资涨上去了,没想到,就这么好效果。现在回头看怎么涨怎么赔,向前看就不会赔。
' ?; R, r$ ]+ M. t
杰克·韦尔奇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只考虑到会计成本,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到人的成本。
, `/ E3 r" @6 R% p M4 [+ m
比如说,胖东来一个店1000平方米,100员工,商品品种10000种,销售额2000万,如果店长年薪6万,在河南南阳算高工资,他一定会认认真真履行职责,踏实工作,按时按量,让老板找不到毛病,团队带得好,产品经营得好,但是,他心里会不会很甘心,会不会有自己创业的打算。
4 `! X; i( K: L* Y) u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跟他谈判,给他8万,他动不动心,他不一定马上走,因为老板培养他,有恩于他,但他心里会想着这件事,总会找到一个机会,突然对老板说,别看我水平不怎么样,有人拿8万来挖我哩。
( W0 L( ^0 a5 X6 Z7 p Q3 g+ f9 f
老板说,不可能,胡扯。他心里心里咯噔一下,其实你不懂我啊。时间长,他也会泄气:老板怎么一点表示也没有啊。
1 I# G+ H# o- A: h: r) A
如果那个人开10万,他心里一定是一阵狂跳,他就跟老板说这阵子太辛苦了,身体不好,孩子学习有问题,想休息一段。老板没有听出核心,说休息吧。结果他前门出去,后门就去试用了。
- R3 D6 m$ e! Z- N2 P1 z+ @
经过半个月试用,他可能发现这个企业不行,去了也没用,半个月后又回来了。也有可能觉得不错,半个月后辞职了。员工就是这么走的。如果开到12万,估计当场就跟老板说拜拜,直接走人。
]& W% Q2 j/ b# o
现在,于东来给他开20万,他心里就想,老板这样待我,我还想什么,就当自己店去经营了。一个全力以赴的人跟一个认真工作的人能比吗?
$ [ F4 j% ~/ k+ R4 j& P8 F! ?
他就会潜心研究这100人的需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会研究10000个产品所有的销售,就会研究A类产品的缺货、补货,促销等,他的状态就不一样了。
8 u- U2 U1 M6 R4 x
状态决定结果。他的销售额会不会变成3000万,这不都是企业的利润嘛?他会不会操心降低企业的报损率?如果报损率降到2%,降下来的不都是利润嘛,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
. \1 y& b3 L4 K. R# P
中国企业的老板就是永远不懂这个道理,永远只在乎客户价值而不在乎员工价值,殊不知,员工价值都没有了,谁去帮你在乎客户价值?
04
高工资没有换来高回报
5 W$ h& S. j+ |5 I# {
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高工资让胖东来一度成为同行业的典范,但也成为其后来失败的一大原因。
' B4 A# B' }) X$ D: \: ]
胖东来一直想建立的是一种高付出高回报的薪酬模式,他们认为高薪能激励员工拼命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2 W) x) l! Q5 ?% [ N' C, g
这种出发点是好的,逻辑也没错。但问题在于,人性是最无法预测的东西,他们只有双赢的理想,却没有保障双赢的管理手段。他们无法保证员工在拿到高薪之后一直给企业创造高价值。
5 v B% M1 [+ f( I5 @; \
员工的高收入一旦没有与员工的付出紧密相关,那就意味着员工不付出也能拿到这么多钱。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员工在高薪的动力下拼命干,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会觉得这种高薪是理所应当的。并且人都是有惰性的,既然我不付出都能获得高回报,那我为什么不坐享其成呢?
0 Z) Q0 f; I- C; Z( W" T8 b- v7 P
所以说,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一定要给员工高薪,同时将高薪与员工的付出紧密融合:
1、给员工更多加薪的渠道和机会,只有在高薪的激励下,员工才愿意拼命干。
2、将员工的价值与薪酬融合起来,员工要获得高薪,必须拿同等的价值交换,避免让高薪成为企业的成本。
+ F+ l. T- d; ^) X' p! P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