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561|回复: 0

他30岁弃美回国,41岁成最年轻工程院院士,"中国芯之父"还在续写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20 12: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他30岁弃美回国,41岁成最年轻工程院院士,"中国芯之父"还在续写传奇$ u+ ?2 [% u, K/ ^9 ?# G
2018-04-19 直观学机械
  g, [; n2 A/ l" `5 b
点上面蓝色字体直观学机械可长期订阅我们
法律顾问:赵建英律师
他颜值颇高,言语亲和
有张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庞
在科学家队伍里特别抢眼
他是“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
中星微集团创建人、董事长
被称为“中国芯之父”
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历史
他41岁新增入院士名单
刷新了工程院院士的年龄线

- h& j( a, S; C

) I, D" p7 Z  E$ Z+ `! |5 t2 h& W& N( [; g& D! z; H

' G1 v# Y5 _/ h4 ?+ M3 E2 n
古今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他很巧地兼而有之
他的人生书写着一段传奇

! Z) M: M6 }0 C
挑战的价值
他在年少时
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就读于地球与空间物理系
大学期间破格进入
黄培华教授的研究小组做科研
  用量子力学解释了空间射线
对地球矿产物质的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
论文刊发在核心期刊《科学通报》上
并获得共青团中央及中国科协
颁发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奖”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从懵懂无知的阶段
到懂得自己的价值

4 i: q8 g7 e! X1 M
/ R' x4 H% V% B# u- a* g5 ~9 ~% g$ o
% s7 [% @- @: ?1 p/ M4 l- G
人生当壮阔
$ V$ ?  I8 ^' Y- t
1992年
他留学美国
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物理学
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多年来
首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毕业生
留学期间
一次跟导师去日本出差
让他的人生再次转向
他对“社会责任”四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 A) F, J. P2 z7 [  T
放弃巅峰
1997年
在IBM工作一年后
他返回硅谷,创办Pimix公司
研制高端平行数码成像技术
2000年时创造了
每秒成像8万次的世界纪录
1998年,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找到他
邀请他探索中国半导体工业新的道路
面对周老的邀请
他放弃当时市值已达1.5亿美元Pimix公司
回国创业
 1999年,他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中星微电子
/ a: }2 V( E( C+ S6 b0 F0 a' ^

) P5 t8 \' X% L' n! c6 C/ p, _& {7 m( D1 K; m) o- m
搭建“充满友谊的团队”
他的创业条件是艰苦的
为了节省资金
办公室里甚至没有暖气
他先找到了
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博士杨晓东
之后
又找到南京师大附中的同学金兆玮
搭建初始班子
三人合理分工
正是这个团队使得中星微的星光
闪烁在世界的天空
% N( g5 X3 k7 ?
极致专注去努力
2001年
“星光一号”研发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
这是中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百万门级超大规模的数字多媒体芯片
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
国际大厂商都对“中国有芯片”表示怀疑
# k% T* z: F7 g* `* E) ~, q6 k

# v  t0 Y6 m, ]0 x

  x0 u7 h& @$ a! u, e  |) H. m) c
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
时隔四年之后
2005年夏
索尼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
已经开始运行中星微的“星光5号”
当年,“星光”芯片已被
三星、飞利浦、罗技、
创新科技、富士通、联想等
国内外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
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
60%以上的份额
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专注
很专注的去做每一件事

3 n- A% r9 B4 E& w$ P) y$ J$ h$ z+ }$ a% X
之后的几年
中星微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星光一号”到“星光五号”
数字多媒体芯片接连推出
2005年11月
在美国成功上市
成为中国第一家凭借核心技术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大陆高科技公司
3 a' O8 x8 U: X
如今
中星微电子多媒体芯片
全球销量更是突破了几亿枚
成功占领
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份额65%以上

4 @& C! V- t, ^9 `& u" c
% m+ Z4 L2 U' }. C' q) `
他在书写传奇
只是自己一直“浑然不觉”
每当遇到外界的褒扬
他总是保持着一副“当之有愧”的谦逊
他更像一名科学家
一名具备企业家敏锐嗅觉的中国科学家
作为科技工作者
他的责任更大了
End
: `  p% E, d5 G8 x( y1 G/ R
来源: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8 }6 N. D$ ^+ `6 b, I/ U
8 v+ Z: S9 z1 w: Q" ~7 {) U1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5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