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v+ c. s; J; s8 Q+ ]" n5 {9 h; w2 Y5 ]1 u9 ^# {6 s. l
中国为何成为“双轨制”大国?
佚名| 文
7 b8 K1 M/ @7 R7 z; F! y! y
“双轨制”这个词肯定是中国特色,外国人估计搞什么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双轨制”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烦恼,有的“双轨制”还引发群体性不满。比如,一提起退休“双轨制”,老百姓就气不打一处来,有的还火冒三丈。
' F: [, s. N8 ]
. L( I$ J' @+ |. e% o8 c
最近,人保部提出“延迟退休”话题之后,退休“双轨制”更是遭到公众的口诛笔划,指责人保部放着退休“双轨制”这项最不公平的事情不管,却又在普遍老百姓身上榨油,不过为官员捞取更多更大的好处。
4 X0 \! O" A. v2 d退休“双轨制”割裂了干群关系,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阻碍,所以逼得政府在深圳进行公务员社会养老改革试点,以后或许公务员也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真正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其中,在中国,不仅是退休“双轨制”,还有许多“双轨制”,是世界上的“双轨制”大国。
( t0 t& `& r0 w3 W0 t2 I0 P. h
1. 最遭民怨的“双轨制”——退休“双轨制”
6 K7 x W; R* v
所谓退休金“双轨制”是指官与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政府官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之后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退休金,而企业工作人员则需要自己缴纳养老保险之后才能在退休之后由社保统一支付退休金。
! }0 _( o& _1 j7 i; D1 d0 Y这种制度安排是差别在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国家养老,而企业工作人员则是自己养老,同是中国公民,待遇如此天壤有别,由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企业工作人员自然意见极大。况且,同职级人员相比,前者的退休金往往是后者的3~5倍,这更加引起公众不满。
5 |: t- C. C6 [6 h0 x
2..时最长的“双轨制”——户籍“双轨制”
5 a. h( c3 g, Q$ M
这项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即建立,城里人一套户籍,乡下人一套户籍,人为的将公民分为二等,一等在城里,二等在乡下,形成了城乡分割,各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享受国民待遇。这个“双轨制”改革了多年,依然非常牢固,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根子可能在于某些部门为自己工作方便。
2 u& i/ }# K( a' E% V3. 最为复杂的“双轨制”——教育“双轨制”
" X, Q- f+ f, y( F3 [
中国的教育制度无疑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处处都是“双轨制”。
1 l9 y7 W% y8 B( `/ s! V3 p第一种情况是高考录取比例的“双轨制”,城市录取比例高,乡下录取比例低,特别是一些名牌高校把多数指标投到大城市,使得大城市考生录取的机率大大高于农村。
* |; Y. \+ g3 G4 d/ l第二种情况是收费“双轨制”,公办高校是一套标准,民办高校是一套标准。在民办高校中,又为国内民办和中外合作民办收费“双轨制”,后者收费标准明显高于前者。
, x+ |9 t+ f' t7 N第三种情况是学生身份“双轨制”,同样是学生,有的是公费生,有的是自费生,有的是在职学生,有的是脱产学生。
, I5 K I9 K3 k3 Q- F# U
第四情况提学校身份“双轨制”,有的是公办学校,有的是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政府保证经费。民办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只能自己寻找经费。同样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样是公益事业,差别却如此之大,实在是没有道理。
# |3 U# U% {1 j8 R1 D# m9 i1 H
4. 最生腐败的“双轨制”——土地供给“双轨制”
7 T, o' P: [% j虽然同为土地供给,却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无偿划拨国有土地给使用单位,一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主要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出让土地)。这种“双轨制”形成了巨大寻租空间,导致土地方面的大案要案频发。
9 O, g5 e5 a! V! w. q
5. 最有区分的“双轨制”——医疗保险“双轨制”
1 d' Z: ^9 L' x8 s' ]- Y2 A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为中国公民,在医疗保险方面也是两套:城市一套,农村一套,待遇不一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保障水平低,医疗条件差,涉及全国人口中的多数。
; c+ Z+ }) }; \( l) v& A& j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保障水平高,涉及全国在职职工。此外还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它是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的又一项医疗保障制度。
, M3 P( N4 l2 W6. 最显官职的“双轨制”——住房标准“双轨制”
; m) e3 r" l8 Z0 L1 V0 E3 ~
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住房标准双轨制,官员一套住房标准,职工一套住房标准,官员住房标准远远大于职工。
) t$ S+ k$ P5 f' Z) ^
第二种情况官员住房标准双轨制,高级官员高标准,低级官员低标准,体现了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封建意识。
# j+ g' K/ V) @6 `6 a+ N6 j第三种情况是,同样是租房住,高官由政府租房,低官由自己租房。
1 ? E9 Z5 a6 _8 i% @, H
2011年1月有一个段子,广州市长万庆良表示,人们的观念要转变,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他自称工作20多年,还没买房,现在住在市政府在珠江帝景的宿舍,130多平米,月租600元。结果惹来公众一片嘲笑,许多市民说,“我也想600元租这样豪宅”,有的甚至说“我加价250元,您能转租给我吗?”
+ t; _( u8 Q7 n8 ?1 [
万市长所住的珠江帝景项目的介绍:珠江帝景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与广州横轴珠江交汇处、城市绿化生态轴线的核心区域,65万平方米超大型欧陆经典生活社区。左拥11万平方米中轴线广场——赤岗塔广场、观光塔,右邻广交会新址琶州会展中心,与CBD珠江新城中央广场、海心沙市民广场隔江相望,独享未来CBD核心位置,商务生活便利、升值潜力无限。当时,最新成交价格:35000元/平方米。这证明,即使是官员,住房也是双轨制的。
1 R, }; A2 H- Z/ X, I9 d. G, D7. 最会欺骗的“双轨制”——配车标准“双轨制”
2 z, H! ^3 E, M# D/ O, E9 O- |- _2012年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公众以为包括所有公务用车,结果这只是一般公务用车,不包括领导干部用车,结果是中国人看不懂中国政府的文件,由许多中国人自愧难当。
% x1 W2 |' {( D由此可见,在官员配车方面也是“双轨制”,一套低标准,一套高标准。最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布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决算情况显示,去年中央国家机关购置部级干部专车124辆,车均购置费约为30.8万元,而一般公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这已经证明官员配车标准“双轨制”的存在。
' f! [ F; L; m- X
8. 最为无赖的“双轨制”——用人“双轨制”
2 K. Q- T' Y' V5 K- z5 c6 W包括两种情况。
* o- \2 N( f' L
第一种情况,就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一种用人歧视制度,一部分工作人员处于编制之内,一部分工作人员处于编制之外,两者工作要求一样,而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相差很多。
2 W U- }. P; F第二种情况,就是国有企业的一种用人歧视制度,一部分工作人员是聘用制,是企业自己的人,一部分工作人员是劳务派遣制,不是企业自己的人,两者待遇也是相差一大截。明明是受到歧视,但为了活命,也没有办法。
/ c) n1 q R+ x' P) o$ E% N; v
9. 最为荒唐的“双轨制”——死亡“双轨制”
7 G& s8 e t# p也就是官员与职工死亡之后的补助标准“双轨制”。“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退休职工的死亡抚恤金标准是多少呢?他们是2000元的丧葬费加十个月的退休费。
5 C3 L" [$ f9 K% z) s0 |
10. 最新创立的“双轨制”——接待标准“双轨制”
$ M# {" L; C5 c7 j7 V温州市出台了接待标准,一套是工作餐标准,一套是公务宴标准。仅从名称就知道其中的差别,一个是餐,一个是宴,无论从规格与规模都是不一样的。
5 j3 y: E) a' g7 C' s+ U2 Z8 {
估计餐只适用于科级以下人员,每人每餐60元,而宴则可能适用于处级或厅级以上人员,因为什么是“上级”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个宴则就没有标准了,估计由接待者视情况而定,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当然,这也不是温州市的发明,全国各地在接待标准方面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没有公开发布。
& O& Z( _" Y& m% m) y. z! n. l纵观上述十种“双轨制”(事实上还有许多“双轨制”,比如官员选拔任命制和买卖制并存),核心内容是将官与民区别开来,体现官的特殊性,显示官的贵族化,维护官员的特权,无疑这是封建社会典型的官为贵、民为践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 O! ]8 F1 c4 O' z# p这十种“双轨制”还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意识,那就是官本位,无论是工资收入、住房标准、车辆配置、医疗保障甚至死亡补助都是按照职务计发,官员本位已经深入骨髓,与共产党人的主张格格不入。在封建社会里,官员的轿子、服饰、俸禄等等都是有严格区分的,这一切在今天的官场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更加细致、更加严格。
, B7 Y7 N: ]' s i这说明,中国现在虽然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可是官员的思想观念还远远地停留在几千年前的封建时代。“双轨制”的大量存在,将社会割裂成许多碎片,抵消了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所有努力,因为“双轨制”更具有制度性,更是硬碰硬的客观现实,具有强制力。
& Q' W1 l! b' j2 g7 P0 ~4 z2 ?3 p
“双轨制”暴露出来的问题,足应该引起政府的深刻反思,封建思想不清除,官本位不废除,特权制度不破除,是不可能真正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执政为民的主张则难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