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管工厂、管生产、管改善,用好这10大法则你也是专家! W- k. z7 s! g$ M- d% ]+ I9 Z
* Z& z3 k ?% @6 x2 ~
2018-01-24 工厂托管 朗欧企管9 u5 i- r8 m& `8 R* K/ Z% U
# i* p! {( M; F8 K( ?3 u; T8 X! c
管理用好这10大法则你也是专家
5 k: ^. m' J/ b9 b来自朗欧企管
/ ]. ?, R9 F( K) e- k2 I00:0012:58
6 ~5 [. b! d0 c' p法则 q9 w" T: o$ b6 D; l2 p
导读:现场管理千头万绪,基本要素却只有三个:人、物、场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归结起来只有“两流”:物流和信息流;作为现场管理者,不论是生产经理、生产主管、车间主任、领班、班组长,还是改善工程师、IE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必须对这三要素和两流作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来。
/ Z8 V1 J5 V! y1 I) ~& C, E& T f* B h" E* I6 V7 a2 @
本文为现场管理者提供一个对现场管理分析和创造的思路和工具,这样就可以少些资金投入,先从科学管理中要效率和效益。( p. S' L9 t, U/ A4 _- U
1. 工艺流程查一查
* o$ b1 Z1 ^% A- |. ^3 m9 _3 Z6 b: z# b3 E1 x$ Z0 S# w
描述一个过程的步骤和传递路线的图示叫流程图。它包括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两大类,但实质是一样的,用它可以将复杂的过程用形象的图示来表示。2 S( c3 Z* W% ^2 T$ h- c
' I5 ^; H/ d. ~$ D& o. P* t' M工艺流程或工作流程是一个单位工艺或工作的总路线,它形象反映了工艺或工作的程序、部门和工序的连接、判定或检查后的处理程序,到一个企业或某一部门查找问题,应该从流程开始,“顺藤摸瓜”分析现有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哪些工艺流程不合理,哪些地方出现了倒流,哪些地方出现了停顿,哪些工艺路线和环节可以取消、合并、简化?分析判断流程图每个环节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是否能起到把关作用?各部门横向联系是否到位?是否通畅?是否需要构建或增加新的通路?由流程图的各个环节及传递路线,分析现有各部门的工作职能是否到位,是否要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或重组?( K& t4 a" @' a" _( }! i& k% k
2. 平面图上调一调
9 B% ^% T7 k8 C0 s
! V9 H$ j% {! Z; m, H( B3 |有些工厂在建厂初期就没有对工地布置和设备布置进行过精心设计,或是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不断添置,打乱了布局,或是由于产品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厂房或设备布置不合理,从而使产品和工件在生产时运输路线过长,这是每时每刻都在制造浪费的隐患,必须下决心改变。5 S9 C5 I% b1 {
w! V+ g6 ^' G* n" d
在工艺流程图上是看不到平面路线的,流程图上一个箭头实际可能走几十米,所以还要进一步在平面布置图上去找效益。5 \: {6 Y& u2 X; l4 d
) U f) v. D7 F% s8 o5 a# {9 r) R4 b* M: B通过分析作业方式和设备的配置,按生产流程的流动方向,有无重复路线和倒流情况,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合理调整和设计一种新的布局,来缩短工艺路线和操作者的行走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惊讶,一个小小的改动,结果是一台设备的移动会带来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距离的节省,甚至节省出更多的空间。0 q3 k4 X" q( K6 @! x
3. 流水线上算一算
4 a) p z w1 R( K: B/ m; Z: U# V0 k a$ c
生产线和流水线应该按照一致的节拍进行,生产才能均衡。有的企业生产常常出现“前面干,后面看,前面提前走,后面在加班”的局面。造成的原因一个是移动方式不合理,另一个就是节拍不均衡。# i4 P; d# C0 P) N
$ d# M# V* _4 @3 i- K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在流水线上,干得最慢的人就是决定流水线最终效率的人。生产线或流水线的平衡效率=各工序净作业时间的总和/最长工序的作业时间×人员数。很多生产流水线的平衡率常常不到50%,如果把时间长的工序通过简化,提速、换人、或拆分的方法,对时间短的工序通过裁并、增加等等手法来平衡流水线。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个别工序缓慢而导致的窝工和堆积就会消除。
( A, C; s: M6 g: \5 B 4. 动作要素减一减
# R7 I/ D3 N% |- `4 H$ W
: J! y$ u6 b3 V5 G7 J7 E任何操作都是以人工的动作为基本单元,组装工序、加工工序等这些以手工劳动为主体的工序,动作是产生效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W* c* F3 U& }% h
/ Z- r. X7 A, o9 l8 l+ r. m! {进行动作分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除多余的动作、无效动作或缓慢动作,如弯腰作业、蹲着作业、作业场所不畅、没有适合的工具、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等,以最省力的方法实现最大的工作效率。* s- h/ Y+ O2 _ j4 A! l
& |6 t' @" r. U这个研究几乎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包饺子会比一般人快很多?为什么有的人插秧会比一般人快很多?那都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诀窍,以最经济的动作来完成任务。5 N. `; F, k" j% n+ c
5. 搬运时空压一压. O9 T* U* X y8 m) O( P/ x
% D% A! k. x* @1 O) t据统计,加工费的25%到40%是搬运费;工序的时间,有70%到80%是搬运和停顿的时间;工厂的灾害,又有85%是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的。可见对搬运进行压缩是非常重要的。改善搬运要对搬运进行优化,从搬运数量、搬运空间、搬运时间上改善。
8 Y" v' _, h, }/ P6 T( A8 y4 l: l9 K5 N2 P; E# t
第一,要减少搬运的数量和搬运的次数; A( F4 C: w' B1 F0 z% v& R
1 ^! V7 z. Q/ w1 K$ B9 F
第二,在搬运空间上要尽可能缩短搬运距离、减少搬运路线和次数;
' I; s: f8 N: h7 N5 `! ^" w) ?7 ^- e
第三,在搬运时间上要缩短时间、减少次数;在方法上要注意管理协调,尽量采用非动力如利用重力在斜坡滑行或在输送带上搬运。
8 z7 D3 L2 ]$ g8 d9 k6 @
. C- U( l0 O& @% H- D$ P搬运合理化的原则是要做到对被搬运物料几乎无损耗;搬运方法要科学、文明、杜绝野蛮粗暴;搬运环境安全、适可、杜绝冒险;减少暂时放置现象的发生机会,尽可能做到一次到位;合理规划工厂布局,可以有效缩短搬运距离。在工厂规划已经定局时,通过合理化规划流程,也可有效缩短搬运距离。; e: k, I$ U- Z: ]! U% Z6 n1 ]; O
6. 人机效率提一提3 Z& c; o/ J1 a: P% l
$ F8 a" x' _, R' m' X" \. F$ {人和设备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不是人等机器就是机器等人。人和设备构成了人机工程的关系,在分析时要分析作业者和机器在同一时间内的工作情况,有无窝工、等待、无效时间,通过调整工作顺序改进人机配合,寻求合理的方法,使人的操作和机器的运转协调配合,将等待时间减少到最大限度,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效率。就象挤水分一样将互相等待的时间挤出去,这就是向人机联合作业要效益。3 C: _- t% z/ O$ B: y
7. 关键路线缩一缩
. P8 P& C! ^2 G: y5 X2 X8 G/ d/ b" l3 R' k; s2 b( V2 F" s4 g# Y
几乎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若干零件组成,通常要分几条线或几个工序生产,而且到后期都要把零件一点一点组装起来,在形成零件、部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工序工作量大小不一的情况。6 t1 w5 ^' T' n% K; O' t: L" s
: m( [. l' N7 i( t
这就会在后期的生产中带来互相制约,工作量小的工序就会有很多空闲时间,而工作量大的工序就会没有一刻休息时间,换句话说就是时差为零,成了生产上的瓶颈。时差为零的工序就叫关键路线,它制约了车间的产能和交货期,我们在找出关键路线后,要从非关键路线上抽调人财物,加强关键路线,或采用平行作业、交叉作业等等形式,缩短关键路线,不断修改和优化计划、达到缩短日程节省费用的最佳目标。
+ k5 ]+ B0 {+ H* D4 ?1 _
5 @' Q" r' J! P3 A8 f d生产主管的基本功一是能根据计划和生产能力推算和找出关键路线。二是不断压缩关键路线和其它路线,达到时间、费用的综合优化。这里有两种方法:
+ d( n) p, O. z/ l$ E$ A* a
9 p# O* h* x- g: _, u4 j) d第一种方法:时间优化。就是在人力、设备、资金等有保证的条件下,寻求最短的工作周期。它可以争取时间,迅速发挥投资效果。利用时差,从非关键路线上抽调部分人力、物力集中用于关键路线,或分解作业,增加作业之间的平行交叉程度,增加投入的人力和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来缩短关键路线的延续时间。
; V0 E u4 M9 F
( u1 K- e/ p1 i' m第二种方法:时间—费用优化。工程项目的费用支出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直接费用是指与各项作业直接有关的费用如布料或辅料费,间接费用是指管理费用等不与各项活动直接有关,但随时间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工程周期越短,间接费用越小。时间—费用优化就是寻求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之和最低时的工程周期。
' |7 I) @ m1 i4 M/ X. U% d8 \ |. ?8. 场所环境变一变& _/ D3 |5 |) \2 o, J7 r3 P
8 ?0 c: F( D1 A! Q
分析生产、工作环境是否满足生产、工作需要和人的生理需要,分析现场还缺少什么物品和媒介物,针对不同类别场所的问题,分别提出改进建议,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项活动,做到永远保持A状态,不断改善B状态,随时清除C状态,使员工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技能,所需物品随手可取,不需要之物随时得到清除,现场环境通畅、整洁、美化、安全、文明,使场所和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整体优化。
- L5 b. n) V6 Y9 A# _9. 目视管理看一看4 q" p4 c: N, `8 K- v% Z+ F0 e- H
& j* L' e/ e: m) y
人类大脑来自视觉方面的信息高达80%。因此用视觉来沟通和指挥的方法更为直接了当。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以图表、图画、照片、文字注解、标志、符号、作为目视管理的工具。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解释、认知、警告、判断、行动等功能。所以目视管理也可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可视化管理”。' S& b: A, x8 w: U5 Q% v+ Y
10. 问题根源找一找
( V/ K, H) { ^. i3 r6 O) A6 a$ g5 Z8 B6 J6 {
每日寻找差距,以求第二天干得更好——这是海尔模式独创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永不休止地对现场进行改进,这是质量改进、8D工作法、CIP等活动的共性。正是这一点推动着管理运作过程,使企业处于不断向上的良性循环中。( U' J4 E# `& y+ Q
结语9 h2 z! S8 w, w& j) h
+ f6 ~, Q! a- `/ j9 ^7 C! A. s
这些现场改善的十大法则,如果你实实在在利用它,你就会发现,这些利器神力非凡,你会惊喜地看到:工艺路线顺畅了、平面布置合理了,流水线上窝工消失了,节拍更均匀了、工人操作效率高了、搬运便捷了、生产均衡了、人机结合密切了,管理简单了,一个更快、更好、更短、更顺的精益生产局面已悄然降临!
+ l2 C" U$ N5 b; O5 G: }! o- ]6 ^8 Q, d0 F( z ?$ _.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