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底捞,人们最能想到的就是海底捞的服务,我们试想,有多少人第二次、第三次······再一次成为海底捞的顾客,我想很多人是冲着他的服务而去。在刚刚过去的8月25日,一条曝光餐饮巨头海底捞的餐厅后厨的卫生状况的新闻被网友疯狂转发:厨房里污水横流、老鼠乱窜、扫垃圾的簸箕放洗碗池中清洗、餐用漏勺掏下水道……于是,这个号称"人类已经阻止不了"的餐饮企业一时之间被拉下神坛,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在食品安全事件曝光3小时后,海底捞没有撕逼,相反发出致歉信,称媒体报道中披露的问题属实,公司对此十分愧疚,向顾客表示诚挚的歉意。又3小时后,海底捞对这一危机发布了7条处理通报。
& ] i% _% F, E/ A( z# `
从“海底捞”事件,谈谈个人对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2 J; I$ q2 R# d& h* z0 y& w: {
; v- J# U- K# O( L% P8 w% B
时间观念
7 Y$ M* k& ]8 L“海底捞”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就发出致歉信,6个小时内发出事件处理通报和整改措施。海底捞反馈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有人说:上午,海底捞沦陷;下午,海底捞逆袭。而我们在安全管理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时间管理意识呢?
2 L# S/ r. L. a4 h7 Z 比如说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3个小时能上报那级呢?被相关部门检查的问题,企业能在3个小时内能做出什么样的回应?······等等的3个小时内,我们在安全管理上是否也应该学习海底捞的精神呢?事故上报时能缩短时间、隐患整改时能够及时等等,时间就是生命。
4 g: E/ W' Z8 ]! R# _5 Z
. r+ Y& g% T3 W V4 @; l责任和担当
/ |7 R8 j8 M$ g6 I6 t
从海底捞的致歉信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海底捞承认称媒体报道中披露的问题属实,同时表明卫生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以及以前对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处理通报。打开海底捞官网,既可以看到致歉信、处理通报、相关声明,也能直接看到每月食品安全检查处理通报,更有对员工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处理通报,我很少从别的企业官网能看到这种类似通报,是别的企业没有相关问题吗?一切平平安安吗?我想不是!
8 v9 [* c# Z: z& S
我们从海底捞处理通报中又能看出一个现象,就是海底捞提出的整改措施责任人全部是公司高层管理者,更甚写到涉事店的干部和员工无需恐慌,更深层问题原因是公司管理的问题,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这就是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对社会、员工的责任感。我们反过来思考下安全管理中,企业在安全问题整改时是否也将责任人定为高层管理呢?如果公司高层管理者为责任人,是否在问题整改时更能及时呢?大家能更在乎呢?若发生安全事件,现实安全管理中是如何整改及面对的呢?
^: H3 w6 f, i) S6 z3 k
2 U A. h$ u4 p& d% a( c安全才是企业的生命线
0 E+ A i9 U1 l n. ~$ }6 s
* ]; k/ y0 P! s( ]4 R 打开海底捞官网,我们看到下面一段话: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我们明白,抓好食品安全这条路虽然曲折而艰辛,但不会白走。这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正是出自海底捞董事长之口。
1 l. H! F0 |/ l/ I& b" S
2 g! m) F5 P) l* [1 D( \' \& H/ m v 然而在近期事件发生后,海底捞的做法,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点赞”。此次舆情的逆袭更被称为“教科书级”公关,除了消费者的迅速原谅,还有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与以往出现负面事件导致公司股价暴跌的情形不同,海底捞事件曝出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夫妇实控的港股上市公司、海底捞旗下底料供应公司颐海国际股价上涨2.45%。
' G4 l& H& ]. S+ a { 企业发展中,有多少企业是因为发生安全事故被强制关闭,又有多少企业因为安全事故使企业一夜之间失去所有,还有多少企业老板因为安全事故走向监狱,被定性为犯罪。
0 A+ C7 v- m7 \9 h+ N 个人认为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毫不夸张,安全指导服务于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要兴旺,要发展,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 c; @4 [' S7 x% E: @' h% `8 a# r/ 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