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676|回复: 0

反思 | 产品品质管理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2 16: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反思 | 产品品质管理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4 d1 d3 z# }' X$ V! S8 h8 n, y& X2017-07-10 8 V0 B. e1 j4 w' `; [2 A, K
8 @2 A7 d2 V9 \( V: p, g3 T3 ]

% N' N9 T/ x# p0 V9 k
序:

; m9 i8 i: \) ~+ X2 M* W3 n

都说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品质也不是生产出来的,甚至品质也不是设计出来的,品质更不仅仅靠管理出来的,品质最终要靠习惯出来。这些都对那么到底对产品品质的管理关键点到底是什么?


9 C2 z/ U  ~) j( j* P. h; ^2 d
一. 我们的迷失:
  Q! d9 @0 s( s( J6 L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是技术。可众多民营企业大量引进技术和类端设备,可依旧无法得心应手。可当我们把技术与手艺混为一谈时,导致非常多的技工恃才自傲。比如某些企业如螺丝厂的机台机长工资会比厂长都要高,因为只有他才能把机台调好。连老板都要给他陪着笑脸,这样的状况还出现在射出机台,冲压机台,热熔机台,印刷机台,喷漆线,只要是要靠经验来调试的工艺就会有少了谁谁地球就不能转的尴尬一面。直到现在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电脑程式慢慢地改变了非常多的经验主义。让很多无法量化的经验变得可沉淀可复制,也是我们对数字化管理越来越痴迷。


8 Q% G5 `" W5 z6 y

可是当自动化,数字化大行其道时。我们又忽略了一点,我们错误的认为自动化天生就会把事情做对。我们忘记了自动化的程序和各种参数设定也是要靠人来定义的,如果设定的人没有经过验证或确认自动化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高效率。

9 ?# c! V% E& B

% D3 N* ]0 N# b$ j4 _2 p
* K  w+ T8 C- c- g6 Y' E
二. 自动化还需要品质管理吗?
   

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的大量的应用和推广。我们见证的自动化数字化的强大,如自动CCD可以自动检验错漏混。自动扫描量测机可以自动批量的检验尺寸甚至是变形度,越来越多的自动检验或过程稳定的生产工艺对人工检验的需求越来越少。大量的黑灯工厂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全制程自动化。零件从投入进入,成品从产出流出。这不仅引发了太多人的联想和推测,品质管理将被自动化数字化淘汰。最终的目标就是干掉品管等等,似乎传统品管检验稽核已经走到了尽头。

0 }6 T% {0 V) K" h2 s

大家提出了一个疑问,自动化还需要品质管理吗?
  k. i0 c! g, k, {  I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在自动化时代。旧的传统品管100%人工检验,制程巡检盯着人有没有依据SOP作业,抽检等将会被大量减少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拥有QFD(质量功能展开),和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等技术的人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技术性要求事项,并最终将其定义为可控管的CTQ(Critical to quality 品质管控点)。并与程序员合作将其编程,最终开发出可自动化管理的语言。最终实现过程管理自动化和数字化,再通过信息技术对全程做监控包括过程参数和产品自动检验的数据。然后结合SPC技术来做过程变异分析和确认,从而达到预防及提前改善及调整的目的。这也是精益的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收益的精神。

% H- ~5 R. a. m, n
三. 产品品质管理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 B. V5 G; \5 }. U6 N2 v- ~

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数字化智能化普及到多么的大众化。其实有一点本质和核心不会变就是产品的特性,永远是我们要去掌握并研究透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了产品物性这个重点,我们从CTQ的角度设计检讨出有效的管控方法。所谓数字自动化只是更高效地实现它的一种手段而已。


/ Y& [# N4 \; i0 j1 J  V7 ?* t

比如说PC+ABS的塑胶物性相对比较脆,不适合高温高压。从预防塑胶结构较弱处开裂的角度来看。在射出参数设定时,我们应该采用相对比较长的射出周期和料温。相对于29秒的cycle time,270的较高料温。45秒的cycle time和255的料温就是比较适合的。

4 H  o9 O' _3 `' J/ r

那么,这些如果你没有对产品的物性做深入了研究和了解。在做完DOE验证(实验分析)后机台射出参数上做正确的设定,做再好的数字化及自动化管控也不会对品质有更好的帮助,因为源头射出参数设定就好设对。而设对的前提就是要把产品材料物性掌握的非常清楚。


# e7 ^. W) t- w' Z6 z' J/ c/ i% J8 q9 h
总结:

. p3 Q* V( K$ i: g" B( H5 N$ S0 d

产品品质管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就是要从产品材料的特性上着手。


) G& @, b, W2 G4 E

而围绕的物性而设计出来的有效管理方法才是对的方法,当然我们进一步地来研究如何防呆自动化,数字化甚至是智能化地管理这此物性(CTQ)。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互联网+品质的最终梦想。只要我们的坚持一切从产品物性出发,数字质量就会成为企业腾飞的翅膀。


. y3 M% h, b" G. A) R7 g

来源:标杆精益


" X+ \9 u; B% V$ i8 g: ]" F7 o1 T( @% k-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7-15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