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质量专业高等教育大盘点!) J/ W+ o$ I/ ~* @3 u
2017-04-17 minweiwei21 质量与认证( q& p" S8 g3 M; Z6 X6 a# G7 G
' l [# l9 P+ ?& [& I8 [; D/ H; |
. J0 t( [; D8 F. ]6 n认证君曾被问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质量时代”即将到来,为什么大学里质量专业还那么少?确实,一边是质量时代的到来,一边是质量人才的稀缺,面对这样一个局面,质量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 k6 d: C7 W" {, w( r. V6 F6 F3 R ]7 D" l
' X5 N) t9 B, I2 \" c& i
大约在2010年左右,笔者那时候在网上查找招收质量管理的研究生信息,记得只查到两个信息:一家是同济大学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联合招生的工业工程(质量管理方向)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另一家是浙江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办的品质管理理学硕士项目。
: B+ o1 M* S \$ U0 |$ Y2 \
( x. n/ ~- H6 t7 O: T( `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的网站并没有大量篇幅介绍这个硕士项目,项目始于2005年,可以说在国内应当属于开展比较早的一家,占了市场的先机,按理来讲平台并不差,然而10年过去了,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品牌呢?可以说寥寥无几。7 ?! X2 ]& M, {. y
5 q0 _- V q! R- r9 C
再来说说浙江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办的品质管理理学硕士项目,不得不承认浙江人总是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应当是开启和境外学校联合办学模式的样板。项目始于2006年,由独立的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中心运作,从网站更新的信息来看,应当是运作得较为成功的。课程清单涉及:
9 J* B5 X6 `' D" \' s# E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组织与人事管理(Managing Organizations and People)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Executives)六西格玛及品质管理技术 (Six Sigma and Quality Management Techniques),管理人员会计实务 (Accounting for Managers)当前质量管理课题研讨 (Contemporary Issues in Quality Management)质量管理调研:原理和技巧(有待批核) (QM Investigation: Principles & Techniques (To be approved))国际商业物流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ogistics)ISO 9000及国际质量认证 (ISO 9000 and Inter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 B+ M& c% U+ w, e* D0 ?9 N" n
/ p- E! y* `3 d+ b$ p回到现在,我在网上再次查询质量管理的高等教育信息时,首先发现开设这个专业的本科院校增加了许多。有中国计量学院、西华大学、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铜陵学院、安徽工程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南宁学院等,其中前5家是网上排名前5的学校。: H+ m7 h6 \. @/ ^: N
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2004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计量学院开设产品质量工程(简称QE)本科专业,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产品质量工程专业。而排名第二的西华大学呢,2007年才开设。很多人大概都有一个印象,有一个叫做《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的东西曾经热闹过,它是由国务院1996年12月24日发布,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指导质量工作而制定的。
3 i2 c5 C: \2 O' C% g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国家一下子意识到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威胁到了子孙后代,再不管社会稳定都成问题了,于是2012年3月1日《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应运而生。请注意用词:摒弃了“质量振兴纲要”,使用了“质量发展纲要”的字眼,在我看来不单单是说法的改变。我想这份清单里的学校开设质量专业应当和这些历史背景有关,这是令人欣喜的,同时应当注意到这份清单里几乎没有名校(211和985),因此可以说质量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5 e7 T# Z' i- |9 M7 Q6 B) A9 Z8 U, |+ W- C" g' R9 m; N: ^
本科教育如此,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又如何呢?首先说说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1月9日,学校为了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组建成立了以质量、标准化、品牌、知识产权管理为研究特色校级开放性研究机构“质量发展研究院”。这里的发展二字和上面的历史背景就呼应了。不过从学院背景来看,计量和标准化才是它的强项,质量管理发展理论未必是其核心科目。. Z9 d+ X# D% G' j7 s- V% ]
$ D0 j2 v% G" u% [2 `( l
在这里,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应当值得说一下,2007年12月29日成立。它是由武汉大学与政府部门共建的一家以研究为中心,集科学研究、咨询服务、人才培训为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其基本定位是研究“中国制造”质量的国际化比较、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湖北质量发展的战略。学院主打宏观质量管理学科,同时还有经济增长质量研究、质量治理研究、质量大数据研究、质量文化研究等,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完全围绕质量战略开展研究的学术机构,值得关注。, E. o$ \4 u/ z. Q% e% b
0 _' Y u9 _: |2 A* J% e$ q除此之外,昆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是另一家这种类型的学术机构,昆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7月23日,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共建。质量发展研究院是以科学研究和高层次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集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在职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教学机构。现有“质量工程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质量统计”、“质量法学”、“质量工程与管理”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7 f0 m$ f$ Q# s M ^. p# \' \* N' ~
由此可以看出,三个质量发展研究院刚好位于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不知道是国家有意的战略布局,还是实属巧合,我想这个布局应当是有利于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的。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以及优势的教育资源相比,质量发展研究院居然是成立最晚的,而且不是知名院校,这一点显得格格不入。
+ E: _+ l- `8 v* w非常有意思的是2016年的两条新闻,一条是2016年6月1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的宁波质量发展研究院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另一条是2016年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旨在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围绕质量强国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致力于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力争成为国家质量科学研究、政策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打造成国内顶级、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智库。3 g5 n6 ?- a# ^5 {
我想这两条新闻似乎就是应对刚刚谈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层面的质量发展研究机构再次放弃中国北方,选择落户上海,对于北方质量发展可能是不利的。据我了解,北方开设质量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科研的仅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工业工程领域(质量管理方向),显然,在质量发展研究机构发展这个层面,北方又落后了。$ n$ s9 e6 A2 M* q4 C9 p+ K' @
: n |3 Y/ F; U7 c/ D9 `& k
另外,依托名牌大学背景,从事质量管理研究的高校机构还有浙江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质量管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等。
/ p& c: m. m) A# H2 z8 A& ?, `; x9 [( P' p+ A
以上是对目前国内质量专业高等教育的梳理和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2 e2 {! @7 O3 Z0 |
- End -
" Q! U+ J: @$ b' v9 |& b0 o" I3 x1 D8 l* E. d
- |5 W+ j. |+ L/ {! y* ^7 N" S7 y* T2 }7 ?
|